推薦文檔列表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

時間:2023-03-02 19:41:21 讀后感作文 我要投稿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集錦15篇)

  讀完一本名著以后,你有什么領悟呢?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后感呢?但是讀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集錦15篇)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1

  說實話,我本以為《給教師的建議》是一本晦澀難懂的教育理論書籍,而且一直以來,都因為工作忙而疏于靜下心來讀書,總借口沒時間而不能夠靜下心來學習。寒假里,為了陪孩子養(yǎng)成讀書習慣,我隨手拿起老公從學校借來的《給教師的建議》一書?僧斘曳_書籍,仔細品味卻讓我有如獲至寶、如遇知音之感。讀完此書發(fā)現,雖然現在教育形勢發(fā)生了很大改變,但蘇霍姆林斯基那光輝的教育思想對現在的教育工作者來說,絲毫不顯過時。蘇霍姆林斯基不愧為偉大的教育理論大師,針對教師的困惑和不解,好象與教師面對面地交流一樣,讀完后,有豁然開朗的感覺。

  本書一開始就提出了值得教師深思的問題:“為什么在一年級就開始出現落伍的,考試不及格的學生?而到了二、三年級甚至有落伍得無可救藥的學生呢?”是這些學生太笨,是他們上課不專心聽講,還是從教師自身尋找原因?因為曾經遇到過這樣的學生,所以我不由得陷入了沉思:作為教育者,我們是否做到了教育的公平性?是否做到了面向每一個學生?特別是弱勢群體。學生再幼稚,也有他個人的思想和情操,有他獨特的思維和心靈。他們不是我們恩賜或施展個人魅力的對象,更不是等待我們塑造的蒼白魂靈。我們應該多一份關愛,多灑一些陽光給那些“落伍”得“無藥可救”的后進生。蘇霍姆林斯基曾提到,對那些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要走到他們跟前,看看他們有什么困難,提出專門為他們準備的習題。學習差的學生腦力勞動的效果如何,不能要他們光聽別的學生流利的回答,記黑板上的內容,而要設法使他們獨立思考,因為思考的過程已經包含對知識因素的利用。要促使他們在每一節(jié)課上,在腦力勞動中哪怕獲得一點點進步也好。說說容易做做難。我覺得我做得就不是很好,因為我給學生上著同樣的課,提著同樣的問題,做著同樣的作業(yè),考著同樣的試卷。

  我想,我做得不是很好,是我缺少教育素養(yǎng)的`原因吧。而蘇霍姆林斯基在《教師的教育素養(yǎng)》中恰恰提到,提高教師教育素養(yǎng)的主要途徑是讀書,讀書,再讀書,讀書是教師的精神需要。做教師的都知道,每天必須做的幾件事占用了我們絕大多數的時間:備課、上課、批改作業(yè)、管理班級、組織學生參加課外活動、處理學生之間的種種問題、應付上級領導的突擊檢查……現在還要抽出時間來讀書搞科研。我真是不知道該怎樣才能做好所有的工作。每天的工作如此忙碌,教師的時間從哪里來?在書中,蘇霍姆林斯基告訴我,教師的時間從讀書中來。只有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就像潺潺小溪,每日不斷注入思想的大河一般。就像書中那位成功的歷史教師說的:“對這節(jié)課,我準備了一輩子。而且,總的來說,對每一節(jié)課,我都是用終生的時間來備課的。不過,對這個課題的直接準備,或者說現場準備,只用了大約15分鐘。”讀到這里,我突然之間明白了,為什么有的特級教師能在課堂上得心應手、左右逢源、游刃有余,讓人覺得聽課是一種享受,而自己上課時盡管精心準備,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可謂精心,但在課堂上卻往往顯得捉襟見肘,感到語言貧乏,缺乏感染力。真是“書到用時方恨少!”原來,這是因為用一輩子來備課和用課前的幾小時來備課,效果肯定不同。大師讓我知道了讀書不是為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要知道作為教師,在科學知識的大海里,我們所教給學生的教科書里那點基礎知識,只是滄海之一粟。若我們沒有“源頭活水”,怎可能教出好學生來?所以今后,我要象要求學生那樣要求自己: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

  作為一名教師,對于教學必須全身心的投入,必須學習學習再學習,讀書讀書再讀書。作為教師,我們自己要有廣博的知識,創(chuàng)新的思維,然后才能教出具有廣博知識,能力突出的學生來。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2

  閱讀《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一書,書中給教師提出了一百條建議,每一條建議談一個問題,有生動的實際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論分析,很多都是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學中的實例,娓娓道來,有益于教師開闊眼界,提高水平,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讀后感。感受頗深,啟發(fā)非淺。教師的語言素養(yǎng)是上好課的關鍵,蘇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藝術首先包括談話的術。"教師的教學效果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他的語言表達能力,這就給教師的語言修養(yǎng)提出很高的要求。教師的語言是在教育教學實踐過程中逐步形成的符合教育教學需要、遵循語言規(guī)律的職業(yè)語言。如果教師的語言素養(yǎng)好,那么他上起課來會非常輕松,學生聽的也非常明白,課堂效率怎能不高?相反,語言能力差,就會耽誤許多時間。

  一、教師語言的純潔性

  教師的語言要純潔、文明、健康。語言純潔,就是要講普通話。語言文明,就是用語要文雅、優(yōu)美,語調要和諧、悅耳,語氣要親切、和藹,使學生聽后能產生愉快感,樂于接受教師的教誨。語言健康,就是在使用語言時,要切忌一切低級、粗俗的污言穢語。語言是一個人文明程度的表露。教師的語言修養(yǎng)是其為人師表的重要因素,會對學生的道德品質培養(yǎng)和審美修養(yǎng)產生極大影響。蘇霍姆林斯基指出:"對語言美的敏感性,是促使孩子精神世界高尚的一股巨大力量。這種敏感性是人類文明的一個源泉所在。"因此,要啟迪學生心靈,陶冶學生情操,教師就要用醇美的語言去觸動學生心弦,給學生以美的享受,使其形成純潔、文明、健康的.心靈世界。

  二、教師語言的準確性

  教師的語言要準確、鮮明、簡練。所謂準確,就是要觀點明確,語意清晰,發(fā)音標準,遣詞得當,造句符合文法,推理合邏輯,用語具有專業(yè)性和學術性。所謂鮮明,是指語言要褒貶分明,飽含真情實感,愛什么,恨什么,贊揚什么,反對什么,涇渭分明。所謂簡練,是指語言言簡意賅。論述簡明扼要,提綱摯領;分析鞭辟入里,絲絲入扣;描繪畫龍點晴,入木三分;見解獨到深刻,令人耳目一新。這樣的語言才會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才能夠像春雨一樣流入學生的心田,同時把美好的思想和科學的知識一道帶進去。

  三、教師語言的啟發(fā)性

  教師的語言要含蓄、幽默、富于啟發(fā)性。教師如果言語豐富,措辭優(yōu)美,含蓄幽默,富有魅力,讓學生置身于語言美的環(huán)境和氛圍之中,學生就會心情愉快,興味盎然,思維敏捷,從而收到良好的教育和教學效果。語言是一門科學,更是一門藝術。教師工作是創(chuàng)造性的勞動,在教師勞動的每一領域,都需伴有取得溝通教育對象心靈最佳效益的語言;教師應有一個語言庫,貯有豐富的資料,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教師還應具有很強的駕馭語言的能力,根據需要,呼之即出,信手拈來,用得妥貼。這就要研究學校教育活動每一領域的語言,要研究使用教育教學語言成功和失敗兩方面的經驗,要研究不同教育對象的語言特點,要研究不同學科教學語言的特點,還要研究其他行業(yè)可借鑒的語言,讀后感《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讀后感》。在研究中,勤于采集大量語言材料,善于分析綜合語言材料,還應持之以恒對某一語言現象進行跟蹤積累、研究,并對教學語言的效益進行評估。教師的語言修煉是無止境的,一個成功的教師,重要的標志是超強的語言表達能力,這個能力除了發(fā)音準確表述清楚明白外,就是怎么樣表述的更生動形象,幽默睿智,恰到好處.我想,這是一名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自始自終要研究和雕琢的,有人說,身為教師不知道蘇霍姆林斯基,無異于學音樂卻不知道貝多芬。說來慚愧,雖然早就對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這本著作有渴讀的欲望,但卻因自身的散漫,生活瑣事,對閱讀此書一拖再拖。直到近日拾卷細讀,才恍悟蘇霍姆林斯基能成為世界上最有影響的教育大師的原因。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3

  一本好書,如一盞明燈,啟迪人的智慧,如一縷清風,滌蕩人的靈魂。我覺得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就是這樣的一本好書。它猶如一泓清泉,清新甘甜,沁人心脾;它仿佛是我的一面鏡子,時刻映照著自己;與它相伴,猶如良師益友時時在側,時時指引和鼓勵我,為我指明努力的方向:

  一、讀書伴成長

  蘇霍姆林斯基在建議中都提到,教師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養(yǎng),就必須要讀書,讀書,再讀書。要把讀書當作第一精神需要,當作饑餓者的食物。教師應該要不斷培養(yǎng)自己讀書的興趣,要喜歡博覽群書,要能在書本面前靜下心來,善于對書本中的內容深入地思考。這在我們教育事業(yè)中尤為重要。俗話說:“要想給孩子一杯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贝_實,我們教師教給學生的知識,猶如滄海一粟,教師要想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在教學時輕車熟路游刃有余,這就需要持之以恒地讀書,不斷地補充自己的知識的儲備能量,使自己的知識海洋變得越來越寬廣,讓自己的“一桶水”永遠取之不不盡、用之不竭。

  就像大師說的:“一個真正的人應當在靈魂深處有一份精神寶藏,這就是他通宵達旦地讀過一二百本書。”

  二、關心愛護學生

  蘇霍姆林斯基寫道:“建立師生之間的友誼,是要付出巨大的勞動,花費很多精力的。教師要利用課余時間與學生進行交流、談心,了解學生在學習、生活等方面的情況,從中知道學生在想什么,需要什么!甭犉鋷熜牌涞溃ㄓ袗鄄拍軗Q來愛,換來尊重和信任,對學生真誠、坦誠和熱誠,核心一個“愛”字,愛是教育的基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也談不上師德。一個學生跌倒了,我們的一次攙扶能讓他更加堅強;學生生病了,我們的一杯溫水,一粒藥或許能讓他心靈稍許安慰;學生遇到難題,我們的一次課下輔導,或許就建立了他戰(zhàn)勝困難的信心。用博愛之心與學生真誠互待,坦誠相處,熱誠幫助,在深愛著全體學生的同時,更格外關注著個別學生。讓他們在教師母親般慈愛的關懷下健康快樂成長。

  三、賞識每個學生

  不同的個體有著不同的優(yōu)點,任何一個個體也不可能囊括所有優(yōu)點和長處,所以每一個人都會有值得肯定和學習的地方。作為教師,善于觀察和懂得欣賞學生的價值與美好,是一件比什么都重要的事情。

  作為一名特校教師的'欣賞,對殘障孩子來說更為重要。因為,我們所面對的這群孩子,如果用追求完美的眼光去看,簡直是一無事處,忍不參睹:令人頭疼的一群小孩,他們有的坐不住,有的走不穩(wěn),有的愛說小話,有的磨磨蹭蹭……他們身上有數不盡的問題,改不完的缺點。作為老師,要是一味地抓著這些“問題”不放,并想方設法把這些孩子“改造”成我們理想的模樣,那么在這個漫長而無望的過程中,孩子們勢必會經歷痛苦,而我們一定會收獲失望。反之,當我們用賞識的眼光重新審視這些學生,就會發(fā)現:小林頑皮,但勞動時特勤快,還積極幫同學收拾桌洞;小東愛說小話,但能唱出好聽的歌曲,跳起舞來也有板有眼;小夏磨磨蹭蹭,但她做起事來,不急不燥,認真穩(wěn)妥,讓人放心……我們的語氣會變得親切,態(tài)度變得溫和。久而久之,老師的一個贊許的眼神,一次真誠的微笑,一句表揚的話語,都會給孩子以鼓勵和希望,如同春雨潤澤著孩子的心田,如同陽光照亮孩子成長的路途。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告誡教師們的那樣:“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進兒童好好學習的愿望。請你注意,無論如何不要使這種內在的力量消失。缺少這種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無濟于事的!

  “知識就是力量”,確實,讀《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給了我教育好學生的信心和力量,我也會讓我的學生們從知識的海洋中獲得力量,堅定信心,用自己的微薄之力引領他們健康成長,快樂生活.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4

  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很多的教學理念、教學手段、教學方法都需要及時更新,學習新知以加強自身教學能力顯得非常重要。名師工作室為我們精心選擇了《給英語教師的101條建議》這本書,此書對我而言就是一場及時雨,讓許多平時教學中困惑的問題以及急需解決的問題都得到很好的解答,讓自己增加一些實際的操作經驗,為今后的教學工作導航。

  短短三周,對101條建議還來不及細細品讀和消化吸收。粗略翻閱全書,挑選了部分急需學習的方面認真拜讀,受益匪淺。其中第四章第83條:如何理解和落實情感態(tài)度目標給了我最為深刻的印象。

  看到這里的時候,我的思緒回到了幾年前的一節(jié)公開課。因為有教研室領導和外校教師觀摩,所以我提前準備,反復打磨,整節(jié)課下來感覺還算得心應手,在滿心歡喜的聽了前面幾位老師教科書式的夸贊后,以為會完美謝幕。這時,最后一位點評老師在肯定之后說了一句:如果再把這節(jié)課的情感教育融入進去就完美了。當時我心里一震,是呀,這不就是我課前反復修改卻總覺得缺少點什么的地方嗎?

  相信在許多教師的印象里,英語教學與思想教育似乎沒有多大的聯系。它只是傳授語言知識,教師只需要講清楚重、難點,學生只需會模仿,掌握,運用語言知識,會利用所學習的知識進行考試應答,獲取優(yōu)異的成績就可以了。層次要求更高點,會用所學習的知識與他人用英語進行溝通和交流就是許多教師和學生的最高要求。

  但是,在這個物質迅速膨脹,信息日益多元的經濟社會,中學生由于其身心發(fā)育規(guī)律的影響,往往會受到外界的不良思想風氣的侵蝕。作為一名英語教師,有責任和義務去通過英語學科的特點,向學生滲透思想教育。在教學實踐中,我們深深的感受到:英語學科不僅和其他學科一樣可以進行思想教育,而且,在某種程度上,它通過東西方文化思想、意識形態(tài)的`碰撞,給學生所展現的是一個世界性的視角,因此可以說它的影響比其他學科更深遠更廣泛。在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恰當而充分的思想教育不僅可以使學生學到基本的語言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而且能夠增進學生與他人之間的交往與交流,學會做人,學會做事。

  所以在那之后,我嘗試著使用故事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用生活用語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在學校學習中,學生通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抓住機會利用生活細節(jié)對學生進行教育,不僅可以是學生記住學習內容,也會使學生深受教育。比如:當有學生對學習產生厭倦的時候,我會說“Come on!/Keep moving!(永不止步—廣告詞);當學生有畏難情緒的時候,我會說“Just have a try!”或者“Nothing is impossible!”這些日常用語通俗易懂,學生易于接受。同時,我還會使用視頻影像、圖片、幻燈片這些直觀和簡潔的多媒體手段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有時候,我也會播放一些英美音樂。一方面,讓學生們感受英美文化的風格;另一方面,這些英語歌曲語言精練,蘊涵了許多有意義的道理。

  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挖掘英語教材的思想性,強化感染力,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思想教育,要有意識地向學生滲透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思想,引導他們愛國愛鄉(xiāng),珍惜親情,關愛他人,長大后奉獻社會。這就要求我們老師在備課時,要認真鉆研教材,細心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其實,在英語課堂中的思想教育無處不在,只要教師肯做一個“育人”的有心人,就能發(fā)掘到更多更好的思想教育方面的好辦法,思想教育這一環(huán)節(jié)就不再是輕描淡寫,無足輕重。

  101條建議,使我的心情不再浮躁,思路不再狹窄,我也會用更多的閑暇時間去仔細讀完里面的每一條,并將這些理論轉化為實踐,逐步運用到自己的教學中去。作為老師,我不但要了解我們現實中的教育,更需要了解書本中的教育。只有這樣,我的課堂才會更加智慧,教學才會更加和諧。(韓楊柳)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5

  好書猶如一泓清泉,不僅清澈明凈,可當鏡子映照自己,而且清爽甘洌,沁人心脾。

  假期在閱讀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之后,我感觸頗多?梢哉f他的一些教育方法和理念不論是過去還是現在,都值得我們廣大教師不斷思考。通過閱讀,我懂得了要成為一名合格的好教師,必須要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歌德說:你要欣賞自己的價值,就得給世界增加價值。盡力履行你的職責,那你就會立刻知道你的價值。履行責任的標準越高,其人生價值就可能越大。一名教師,只有盡到對學生的責任,才能是好教師。因此,加強教師職業(yè)道德修養(yǎng),必須從責任兩字做起。對自己應盡的責任認識得越早,越能健康快速地成長,越能在履行責任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那么,怎樣做才能更好地履行教師的責任呢?

  一、在聽課中積累教育教學經驗,提升自己

  作為一名教師,工齡工齡的長短并不一定決定經驗的豐富與否,只有不斷地進修提高的教師才是真正的教師。而課堂————是我們每一位教師教學和教育過程的主要陣地,所以聽課是我們每一位教師不斷成長、豐富經驗的重要學習方式。每位教師都有自己的長處,也有自己的不足,每堂課都有他的'成功之處和不足,我們聽課的目的就是要多發(fā)現長處,加以總結提煉形成自己的風格,或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技巧,或推廣交流,促進專業(yè)成長。蘇霍姆林斯基說“課——它不僅是以知識的內容來教育學生,同樣的知識內容,在一個教師手里能起到教育作用,而在另一個教師手里卻起不到作用!边@也在提醒我們,我們在聽課過程中學習他人經驗的同時,要進行反復的琢磨。在分析總結時要注意比較、研究,取長補短,準確地評價各種教學方法的長處和短處,并結合自己教學實際,吸收他人有益經驗,改進自己的教學。

  二、在反思中積累經驗,提升自己

  蘇霍姆林斯基在書中建議每一位教師都來寫教師日記。他說:“教師日記并不是什么對它提出某些格式要求的官方文獻,而是一種個人的隨筆記錄,在日常工作中就可以記!笨吹竭@里讓我想到了許多年前學校要求我們手寫個人自修筆記,倡議老師們寫寫自己的隨筆,一直到現在的電子博客,我們學校的教師大多都在堅持寫隨筆,這和蘇霍姆林斯基在書中說的教師日記可以說異曲同工。著名教育家葉瀾說過:“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教學反思可能成為名師!逼溆靡庠诮逃覀円匾暦此肌W鳛榻處,如果缺乏對日常課堂教學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反思和不斷積累的意識,很難掌握駕馭課堂教學的能力。只有通過反思,教師才會不斷地剖析自己在課堂教學中的優(yōu)缺點,細致地、冷靜地加以推理總結,將已有的經驗得以積累,成為下一步教學的能力,日積月累,這種駕馭課堂教學的能力將日益形成。所以我們只有通過教學反思,教師的有效經驗才能上升到一定的理論高度,才會對后續(xù)的教學行為產生積極的影響。的長短并不一定決定經驗的豐富與否,只有不斷地進修提高的教師才是真正的教師。而課堂————是我們每一位教師教學和教育過程的主要陣地,所以聽課是我們每一位教師不斷成長、豐富經驗的重要學習方式。每位教師都有自己的長處,也有自己的不足,每堂課都有他的成功之處和不足,我們聽課的目的就是要多發(fā)現長處,加以總結提煉形成自己的風格,或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技巧,或推廣交流,促進專業(yè)成長。蘇霍姆林斯基說“課————它不僅是以知識的內容來教育學生,同樣的知識內容,在一個教師手里能起到教育作用,而在另一個教師手里卻起不到作用!边@也在提醒我們,我們在聽課過程中學習他人經驗的同時,要進行反復的琢磨。在分析總結時要注意比較、研究,取長補短,準確地評價各種教學方法的長處和短處,并結合自己教學實際,吸收他人有益經驗,改進自己的教學。

  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處處滲透著這位偉大的教育家的愛生之情,以及他在教育教學研究中的真知灼見,是不可不讀的一部好書,這本書將成為我教師生涯的指路明燈。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6

  我閱讀了蘇聯聞名蘇霍姆林斯基寫的《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

  書談了一百條建議,讀著此書,就似乎一位智者站在你面前,循循善誘,給我排解煩惱,給我指點迷津,又如同一位和藹可親而又博學的老人,在我碰到困難的時候及時給我以幫助,讓我布滿信心……

  書中多理論對我影響深遠,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這樣一句話:“請記。撼晒Φ臍g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進兒童好好學習的愿望。請你注重,無論如何不要使這種內在的力量消失。缺少這種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無濟于事的!边@就集中體現了蘇霍姆林斯基賞識教育的思想,他認為教師的賞識是實現成功教育的核心所在。

  我想作為一名教師尤其要經常刷新賞識教育尤其要經常刷新賞識所告誡教們的那樣:“請記住: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進兒童好好學習的愿望。請你注重,無論如何不要使這種內在的力量消失。缺少這種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無濟于事的!

  實踐中我們不難發(fā)現,賞識教育讓自由、歡樂與愉快回歸課堂,回歸孩子的一日生活,賞識教育把自信、創(chuàng)造與成功,帶給孩子,還給孩子一個完整的自我

  我感覺我們在教學上還做的遠遠不夠,作位教師一定把愛心放在第一,對學生關心、愛護、尊重、信任、期望、賞識以及盡責的美好情感,當學生感悟到這種師愛后,便會激發(fā)出積極向上的熱情,從而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教師有了愛,才會用伯樂的眼光去發(fā)現學生的.閃光點,對自己的教育對象布滿信心和愛心,才會有追求卓越的精神和創(chuàng)新的精神。假如教師發(fā)自內心地向學生傾注真情,用真心、善意和語言去打動他們、感化他們、啟發(fā)他們、誘導他們,讓他們增強信心和勇氣,讓他們熟悉到問題的根源,奮起直追,最終他們也會成為生活和學習的強者。

  另外我們要關愛每一位孩子非凡是弱勢群體。學生再幼稚,也有他的個人思想和感情,有他獨特的思維和心靈,他們不是我們施恩或者顯示個人魅力的對象,更不是被動等待我們去塑造的蒼魂靈,我們應該多一份關愛,多灑一份陽光,給那些“無藥可救”的“后進生”。對孩子傾注全部熱情,和孩子平等相處,給他們親切感、安全感和信賴感。愛孩子,就必須善于走進孩子的情感世界,就必須把自己當作幼兒的朋友,去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以心靈感受心靈,育感情贏得感情。

  對小學生,尤其是那些學習困難者,非凡需要的不是失敗,而是別人的肯定、老師的賞識和成功的體驗,通過這些,才能促使他們產生一種內驅力,促進他們成就動機的發(fā)展,促進他們發(fā)現自己,看到自己潛在的力量和優(yōu)點,從而滿懷信心地不斷爭取成功。細細想想,其實孩子犯錯誤時,他們迫切想得到的,是老師的理解和幫助,而絕不是粗暴的批評和懲罰,孩子們正是通過不斷從錯誤中吸取教訓而成長,成熟起來的,其實孩子們看起來最不值得愛的時候,恰恰是他們最需要愛的時候,假如我們討厭孩子,那么我們的教育還沒有開始,實質上就已經結束了,正如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一書中所告誡教師們的那樣:“請記。撼晒Φ臍g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進兒童好好學習的愿望。請你注重,無論如何不要使這種內在的力量消失。缺少這種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無濟于事的!

  盡管今天的教育形勢比之蘇霍姆林斯基所寫書的年代有很大的變化,但他的閃光的思想、精練的語言,對今天的教育工作者來說,絲毫不顯過時,它仍像“場及時雨”,滋潤著一顆顆干渴的靈魂。它像與教師面對面一樣,針對著教師的苦惱與困惑娓娓道來,常讀常新,每次讀都有新的收獲與體驗。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7

  讀了這本書,我的感受頗深,也受到了很大的啟發(fā),在以后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會充分利用這100條建議,來細致深化自己的工作。教育工作是培養(yǎng)人的,而人群又是復雜多樣的,每一個個體都絕對是唯一的,而教師的工作就是把這些復雜多樣的唯一個體培養(yǎng)成為有益于社會發(fā)展的真正的人,并要求在教育過程中不泯滅其獨特的個性,以保證社會的復雜性,從而是整個社會趨向良性發(fā)展。因此,現代教師必須具有獨特的個性,從而對學生的個性,加以影響和塑造。如許多的鮮明個性的教師常常受到學生的喜愛和尊敬,并受其潛移默化的影響。

  我認為,要想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就應當從學生的生活實際中出發(fā),將要學習的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系在一起,抓住學生的認識與所要學習的內容之間的結合點,引發(fā)學生的共鳴,讓他們有的想、有的說。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前一定要充分的備好課,精心設計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深入挖掘教材與學生認識之間的結合點,以求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作者強調,要訓練學生的思維,就應該把他們帶到思維的源泉那里去,那里會展現出現象的鏈條,應該讓學生努力把握住這根鏈條,在記憶中保持住幾樣事實、事物的關系,這時候他們就是在受著無可替代的思維訓練。當然在各種現象的鏈條中,要一個接一個地進行發(fā)現,這樣才會刺激學生的思維,使他們的思維活躍起來。

  另一個感受也是很多教師頭疼的`問題是:“后進生”的問題。

  “后進生”,顧名思義,就是指那些相對于一般的學生對教材的感知很慢,知識在記憶中保持不久而且不牢固的學生。

  當我們對“后進生”,埋怨、斥責和煩惱的時候,不知我們教師有沒深入的思考過究

  誰,制造了這些“后進生”?答案可能是我們大多數教師不愿接受的,但這是個鐵的事實:如此令人煩惱,令人頭痛的“后進生”,他們的制造者可能恰恰正是我們教師!

  在實際教學工作中,我們教師由于上述的原因,大多仍然也只能沿用的是前人的老的教學思路和舊的處理問題的方法,對待教育的一些新問題,尤其是“后進生”問題,缺乏教育的技術與藝術的解決,仍然是“打、罵、罰”。在此過程中,鮮活的孩子們,在我們這些教師所謂“很負責任”的教育中,“自尊感”、“進去心”、對“學習的愛”已經漸漸消逝,他們對待學習越來越麻木。其結果就是后進的越來越后進,教師也越來越煩惱。在這惡性循環(huán)下,美妙的教育過程對于這些“后進生”和“后進生”的老師來說,都成了一種痛苦的折磨……

  于是,便發(fā)生了在那個美麗的午后,辦公室里的怨天怨地,教室里的痛苦折磨。我相信,這樣的故事,并不只在我們學校演繹,它同樣演繹在存在教育,存在學校的每個地方。

  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筆者認為,我們教師應該不斷的學習。一是讀書,讀教育的經典著作,最新的關于教育理念的雜志、報刊,從中吸取精華,不斷的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提高自己的教育理論水平。二是積極向優(yōu)秀的同行學習,學習他們新穎有創(chuàng)意的教學方法和解決實際問題好的做法,努力提高自己解決教學過程中問題的技術和能力。在對“后進生”問題的解決中,我們每位教師都應該以蘇州大學心理學博士說過的一句話“不是不可能,只是暫時還沒有找到方法”為座右銘。在對“后進生”充滿愛心、耐心的同時,更需要一份智慧的思考,在理論中學習,在實踐中反思,不斷的通過各種途徑去尋找解決的方法,而不是輕言放棄。

  當我們做到這些后,我相信,在每一位教師和每一個學生的心田上,都將會盛開教育那歡快、燦爛的花朵,同時我們每個教師、每個學生也將會再次在心頭一同共享那份教育的溫暖!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8

  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中的教學故事及案例所蘊涵的教育思想比比皆是,對我們教師是很好地啟迪。

  第一章‘請記。簺]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學生’時,他談到:教學和教育的技巧和藝術就在于,要使每一個兒童的力量和可能性發(fā)揮出來,使他享受到腦力勞動中的成功的樂趣。這其實就是提醒我們老師要相信每一位學生,要盡其所能挖掘學生的潛能,并變學生接受知識的過程是一種快樂的過程。再如書中還談到了思考的重要性:能夠在閱讀的同時進行思考和在思考的同時進行閱讀的學生,就不會在學業(yè)上落后(P11)。同樣,在第48條建議‘要思考,不要死記!’中也提及了引導學生思考的重要性。是的,教師的任務是要培養(yǎng)學生學會思考,善于思考,自己主動探究知識的能力啊,這一點是我平日里試圖努力嘗試的,可操作起來需要花費心思,由于受一定惰性思想的影響,自己在平日里所下的工夫還是不夠的。

  蘇霍姆林斯基在談到教師怎樣使學生注意力集中時,很形象地把學生的注意力比作一根絲線。他在帶領孩子們上完一堂有趣的植物課后這樣寫道:“要讓所有的孩子都圍攏來看這些植物,我就得用注意力這根很細的絲線把孩子們都栓在我的身邊來,這就好比是一根無形的韁繩,只要一個兒童的`注意力轉到一件有趣的事物上,那根絲線就斷了,于是我給他講的和所指給他要看的東西,他就再也不看,不聽了——思想開了小差!蔽以诮逃虒W中體會到,教師這個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要做到教書育人、持續(xù)穩(wěn)定地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不僅要連通學生在課堂上的注意力這根“絲線”,使用好這根“韁繩”,而且要在課堂內外連通師生之間的情感這根“絲線”,通過這根“絲線”來培養(yǎng)和尊重每個學生的人格,發(fā)展每個學生的個性,創(chuàng)建新型的師生關系,使教師與學生在親切、和諧、彼此信任的氛圍中教學相長。

  給我感觸最深的還是蘇霍姆林斯基在‘談談教師的教育素養(yǎng)’中提到了教師獲得教育素養(yǎng)的主要途徑就是讀書、讀書、再讀書。讀書應該成為教師的精神需要。而我呢?自從大學畢業(yè)后,似乎就懶得拿起一本書細細品味,有的只是看看小說雜志等閑散作品,大多數時候還是忙著批改作業(yè)、上課、備課,有多少時間經常捧著教育名著或教育雜志在閱讀呢?一個成功的老師應該是一個會讀書會思考的人,我想今后我要從繁重的教學中抬起頭來,多看,多想,多實踐。這樣,才能有更大的進步。只有當老師的知識視野比學校大綱寬廣得無可比擬的時候,教師才能成為教育過程的真正的能手,藝術家和詩人。(P412)他還說道;真正的教學能手知道的東西,要比學校里學習的東西多得多,以致于有經驗的教師注意的中心是教育過程,而不是教材內容。的確,要達到這種地步,是要建立在廣博的知識基礎之上的。我們教師教給學生的那點基礎知識,只是滄海一粟,教師要想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在教學時游刃有余,這就需要持之以恒地讀書,不斷地補充自己的知識儲備,使自己的知識海洋變得越來越寬廣。只有讀書,才能從知識的海洋里汲取營養(yǎng),才能充實我們的頭腦,提升我們的思想,才能讓我們擺脫“坐吃山空”、“無物可教”的尷尬境地!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一個真正的人應當在靈魂深處有一份精神寶藏,這就是他通宵達旦地讀過一二百本書。”書中還談到:沒有扎實的心理學基礎,就談不上教育素養(yǎng);教育素養(yǎng)還有一個方面,就是教師的語言修養(yǎng)問題。有關教師素養(yǎng)的論述,讓我深刻理會一名好老師的身后所凝聚的自身人格魅力。

  蘇霍姆林斯基歸納的有關教師的教育素養(yǎng)方面的看法,字里行間體現了對教師素養(yǎng)的深刻理解。從中我們可以感受到這位大教育家對教育事業(yè)的拳拳之愛,殷殷之情,告誡我們的是更貼近實際教學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實踐。他是一生都在做教育!教育的學問與藝術永無止境,教師的魅力在于不斷的孜孜以求。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9

  最近苦悶于班級幾個后進生的學習。每次考試,都因為最后三名學生的成績差,導致班級整體平均分被拉下。我就翻看《給教師的建議》向蘇霍姆林斯基求教。目錄中“我怎樣研究和教育學習最差的學生”這幾個字吸引了我。打開書,認真讀下去,期待能得到導師的指點。

  蘇霍姆林斯基曾在課堂生上針對落后兒童的腦力勞動開展研究。他發(fā)現能力的差的學生并不單純就是記憶力降低的兒童。而是因為他們的思維僵化。為了改變這類兒童的思維,他采用強迫兒童背誦的方法,結果失敗了。他又采用藥理學的方法,甚至在自己身上做實驗,也失敗了。最后他發(fā)現,人的思維收到心理和精神生活的和諧影響。因為就是說,落后兒童并不是單純因為我們平常所說的腦子笨造成的,而是因為他的心理造成的。比如對老師的喜好,對班級環(huán)境的感受,家長對上學的態(tài)度等。這和“親其師信其道”道理是一樣的。

  蘇霍姆林斯基接著研究了他教育過的107個落后的學生。他發(fā)現他們的智力不正常的原因好像是多種因素疊加起來導致的。多數時候是因為兒童在嬰幼兒時期生過。猴L濕病、軟骨病、腦膜炎等。但是,如果沒有第二種原因——兒童早期受到了不正確的教育,那么還不至于造成太嚴重的后果。一般是兒童早期不正確的教育加重了他們在發(fā)展方面的落后。

  兒童早期不正確的教育一般有以下幾種:

  一、不健康的,經常發(fā)生沖突的家庭關系,特別是家長的酒精中毒癥。在這種家庭里,兒童智力早期落后的征兆并不明顯,但是很快就會變得十分突出了。

  我們都知道良好和諧的家庭關系影響著孩子的性格,卻不了解他們還直接影響著孩子的思維和智力發(fā)發(fā)展!細細想想,是有道理的。我身邊就有好幾個這樣的例子。我們也經常在辦公室里聽到有同事擔憂地說班級某同學家長鬧矛盾打架慪氣,鬧離婚搶孩子的教育撫養(yǎng)權或者嫌棄孩子是拖油瓶沒人管孩子。一般情況下這樣的孩子學習習慣和學習成績會迅速滑坡。

  二、家庭智力生活的局限性和驚人的貧乏性,是兒童智力落后的原因之一。

  蘇霍姆林斯基調查過幾個不幸的兒童,他們的母親在跟孩子的交往中,所使用的語言里總過不超過20xx-300個詞匯。所以這些兒童對于人們平常從童虎、民歌里引用的那些詞的情感色彩竟然茫然無知。

  這讓我想到了我的語文課堂。有的學生對語言反應非常遲鈍,他們讀完一段話,沒有感受,寫不出批注。即使聽了別人談論的讀書感受,也迷茫麻木。就拿今天講的《窮人》這一課來說吧。當我們講到桑娜一家的貧窮是,多數同學都能從文章的環(huán)境、對話等細節(jié)描寫中感受到了這一家的窮苦。起立發(fā)言的同學有的熱烈盈眶。但是有兩個同學聽了之后毫無反應。他們的課本批注也沒有含金量高的內容。而有的學生家長的文化素養(yǎng)比較高,家長的語言表達對孩子來說就是很好的示范作用。所以,他們說話來也很有條理,關聯詞用得也非常得當。有的家長文化程度低,語言表達能力也不太強,但是他們給孩子選擇了各種有價值的書籍。學生在讀書的過程中積累的豐富的語言。所以,高素質的家長和有營養(yǎng)的書籍都有助于孩子智力的提高。所以,如果孩子有勤于學習的父母或生書香型家庭,是巨大的幸福!

  三、落后的兒童多數是因為在出生后最初的2-3沒有接受完整的母親教育。

  作者研究了幾千個家庭中兒童的智力對于母親的依賴性。他發(fā)現如果孩子在2-3歲的'時候沒有接受母親的愛撫的、慈祥的、憂慮的目光,沒有聽到過本族語言的細膩而充滿感情的音調,那么這個兒童的智力生活就會跟正確的母親教育的兒童走向完全不同的發(fā)展道路。

  這在當時是個驚人的發(fā)現,這是一般教育學里未曾開墾的處女地,這是個全新的領域——母親教育學。

  讀到這里我非常驚訝!原來孩子的智力發(fā)育和幼年時期的母親教育有這么重要的關系!這個觀點應該讓我身邊的媽媽們和即將做媽媽的朋友們好好看一看,讀一讀。讓他們認識到自己的重要性!所以,做個負責任的媽媽很重要!做個好媽媽,從陪伴孩子開始!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10

  《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是20世紀蘇聯教育經典之作,由前蘇聯著名教育家瓦·阿·蘇霍姆林斯基所著。

  蘇霍姆林斯基是前蘇聯著名教育學家,他有很多鮮明的教育觀點。他提倡教育者的使命就是讓孩子各方面和諧發(fā)展, “和諧的教育——這就是發(fā)現深藏在每一個人內心的財富。共產主義教育的明智,就在于使每一個人在他的天賦所及的一切領域中最充分地表現自己!

  蘇霍姆林斯基寫了很多關于教育的書:《要相信孩子》、《我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關于人的思考》、《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讓少年一代健康成長》、《怎樣培養(yǎng)真正的人》等等。其中的《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是蘇霍姆林斯基專為中小學教師而寫的。譯者根據我國的情況和需要,選擇了《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的精華部分,另從蘇氏的其他著作里選擇了有益于教師開闊眼界、提高水平的精彩條目作為補充,全書仍有一百條,統(tǒng)稱《給教師的建議》。書中有生動的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論,通過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學中的實例,讓教師明白了一個道理,學生應該怎樣教。

  著作涉及到教學的各個方面,有怎樣教育后進生的建議,有給未來教師的建議,有關于智力的開發(fā),有對寫教育日記的指導,有怎樣開展集體備課,有的談到作業(yè)的檢查等,寫的相當詳細。這本書共設計到100條建議,很多建議都讓我受益頗深。

  這本《給教師的建議》讓我懂得了一個教師所應明白的道理:教育需要智慧,需要藝術,需要經驗,需要技巧。

  這本《給教師的建議》書中沒有生硬的說教,沒有空泛的大道理。在書中的字里行間,在每字每句里,都滲透著蘇霍姆林斯基對學生的熱愛。他在給教師的建議中都結合了自己多年教學當中的教育事例。他對教育的闡述形象精準,加以精辟的理論分析,一針見血地點明了教育的真諦。

  通讀全書,感悟很多,但總的來說,我認為蘇霍姆林斯基是真正為學生著想的大教育家,他的教育是為人的個性全面和諧發(fā)展服務的。從他的文字中,我們隨時感到他的美育和智育非常和諧地統(tǒng)一起來。

  蘇霍姆林斯基非常重視德育。他說:“羞恥心是對于卑劣的,丑惡的東西的強有力的抗毒劑;形象地說,它是能浮載榮譽感,良心和自尊感的大船的深水。如果一個年輕的公民,沒有早在他的童年時代就體驗到對卑劣行為的蔑視和為別人的痛苦分擔憂愁,那就難以設想他會有成為一個好人的志向!闭沁@樣,他耐心地培養(yǎng)孩子的道德情感,始終堅持把德育居于首位。這種教育理念在我們今天看來,是非?扇〉摹

  在培養(yǎng)智力方面,蘇霍姆林斯基強調了思考的重要性。他說:“真正的學校應當是一個積極思考的'王國。學校的首要任務,就是教會學生善于思考和善于說話。”他建議我們逐步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腦力勞動的習慣,告誡我們“不要讓能力和知識關系失調”。他在書中寫道:“學習、上課、完成作業(yè)、經常得到分數——這一切絕不應當成為用來衡量、評價一個人的惟一的、概括一切的尺度……如果在教師看來,他只是一種頭腦里被填塞知識的生物,他就不會成為全面發(fā)展的人。如果一個人不能宣告自己的存在,不能在人類心靈的某一領域成為主宰者……那么,所謂的人就是不可思議的! 這段話對素質教育而言,不就是素質教育對我們提出的要求嗎?

  “要思考,不要死記!”這是蘇霍姆林斯基對學生的要求,也是對教師的要求和忠告。教師在課堂上不僅要想到自己學科的教學,更要關注我們的學生,要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課堂上指導學生的腦力勞動,進行有效的教學,這也是新課程的基本要求。

  讀書是知識的源泉,它會使你消融困擾,滋養(yǎng)心靈,它會給你力量,給你智慧,所以做為教師的我們更應該多讀書,讓我們每天不斷地讀書!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11

  在20xx年教科研活動月期間,我潛心閱讀了《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著使我受益匪淺。總觀全書,我將一些自己的感想歸納為以下幾點:

  一、做一個真實的人,敢于露拙也敢于表現自己。

  無論我們多么優(yōu)秀,和幾十個學生比起來,我們不如學生的地方實在太多了,學生在某個方面的知識可能遠比我們豐富的多,這是個事實。由于傳統(tǒng)的師道尊嚴,我們有時候不好意思在學生面前露拙。殊不知,這是一個誤區(qū)。其實,學生也很清楚,老師不會的東西多了,所以老師如果在學生面前假裝什么都懂,反而給學生以假的印象。

  反之,如果老師在適當的時候哼上一曲,可以調走得找不著了,在適當的時候露上一小手,哪怕有著明顯的破綻,在孩子們哈哈一笑中,讓孩子們看到了一個真實的你,一個有血有肉的你,一個和他們一樣在許多方面有著這樣那樣不足的你,孩子們和你的心理距離一下子拉近了許多。另一方面,如果你在適當的時候慷慨激昂的來幾句演講,聲情并茂地來一段朗誦,不經意間很專業(yè)地評一下當天的球賽,讓學生眼前一亮:原來我們的老師還有這么一手!學生對你的好感馬上激增。

  總之,要讓學生了解一個真實的你!

  二、做一個有情趣的`人。

  不少人說自己不會玩了,如果放兩天假,一般也就是睡個大覺。有些退了休的老同志,一天天地老的特別快,大多因為他們沒有什么業(yè)余愛好。一旦不上班了,整天沒事可干,反倒悶出病來了。因此,一個人在工作之余要有一兩種業(yè)余愛好,這是積極休息,也是提高自己生活情趣的必要的手段,如果整天只知道工作,那他的人生將是多么單調和乏味啊。

  “用藝術來‘宣泄’其實是最佳的方法。一個有情趣的老師,他的生命質量才是高的,也才可能得到學生的親近。誰也不愿意與一個索然寡味的人去和諧地溝通。誰也不愿意與一個遠離自己生活的人去溝通。

  三、做一個善于反省的人。

  文中有這樣一段話:“中國文化中有一個詞是‘反省’,荀子曰:君子日三省乎己。長期以來,我們的教學,包括我們的學生,包括我們教師自己,對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其實自身都有較全面的認識,但是真正會去反思還比較少!蔽覀冏鳛橐幻處熜枰粩嗟亟K身地學習。我們在日常教育教學工作中,總是說自己加強要自己業(yè)務與政治的學習,而實際上往往成為一種泛泛而談的“學習”。我們教師離不開終身的學習,一旦自己停止了學習,那么工作如同機械的運作,便毫無意義,沒有活力。

  鄭杰校長在書上論述:真正的學習并不是一個人關起來苦讀,或如古人那樣需要懸梁刺股地讀死書和死讀書。真正的學習借助于有效的表達和傾聽,他能很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并以開放的心靈容納別人的想法。他經常會自問和反思“為什么”,理性地分析并得出結論,然后他會和別人充分交流,并對不同于自己的觀點抱寬容和尊重的態(tài)度。而我們在學習時常常不考慮與人溝通并聽取別人的觀點,而無法超越自我的局限,或不能從錯誤中學習。

  這不是我們所應該學習的嗎?我認為,其實,我們并不是不在學習,每天教學在第一線,每位教師肯定都有所感悟,有所困惑,我們只要多一些討論,多一些表達自己的想法,多悟多寫,這不就是我們身為教師最好的學習方式嗎?對于教師來說,反思是一個積極的思維活動過程,同時也是積極的行為改進過程。

  讓教師自己承擔起學習和能力提高的責任,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教師具有學習的主動權和自主權,這又是一個不斷的自我監(jiān)督、自我調節(jié)、自我激勵、自我強化的過程。反思是教師成長和自我發(fā)展的基礎,教師從經驗中學習,在反思中成長,這正是反思的理論支點。反思強調“學以致用,學用結合”。教師通過反思,自覺地探索教育教學過程,在學中教,在教中學,這是教師自我提高的最佳途徑。

  總之,讀了本書,給了我很大的影響,其中的新一百條建議都比較有其獨特的內涵,還需不斷地學習以充實和發(fā)展。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12

  20xx年6月29日收到了教師成長學院寄的《吳正憲給小學數學教師的建議》這本書。假期里我?guī)е鵁o比崇敬的心情,拜讀了這本書,感觸頗多。吳正憲老師從16歲走上三尺講臺,在教育工作崗位上默默耕耘了40余年,在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付出、奉獻與收獲中,用心體驗著教師職業(yè)帶的幸福和快樂,在數學堂上綻放獨特的色彩。吳老師用自己親身經歷的過程詮釋了教育的真諦。

  吳老師說:"做教師,要愛教育,愛孩子;做數學教師,要愛數學,愛數學教育。只有熱數學的人,才能被數學的魅力深深吸引;只有熱愛數學的人,才能被數學的神奇深深打動。"是啊,愛工作,才能感受到工作給自己帶無比的快樂;愛學生,才能體會到教育中的幸福。作為教師,我們只有真心地愛事業(yè)、愛身邊的每個孩子,才能使自己的內心永遠充滿激情,才能使工作的每一天都陽光燦爛。

  讀吳老師的這本書,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吳老師的堂是和諧的堂,師生之間,生生之間,是輕松和諧的氛圍,是充滿激情的對話,是心靈和心靈的溝通。吳老師重視創(chuàng)造既好吃又有營養(yǎng)的數學,本枯燥無味的數學知識,通過吳老師的講授變得妙趣橫生,簡直是一種"藝術的享受"這些都是從讀懂學生開始的,而要做到讀懂學生,就必須是一個充滿人情味的老師,才能被學生喜歡,做學生的朋友。

  讀完這本書,我不禁反思數學教育的價值是什么?孩子需要什么樣的數學學習?我們能為數學學習做點什么……而吳老師的字里行間都在告訴我們"教書育人"是數學教育的使命和責任。數學教學不僅僅只是教學生會計算、會解題、會考試,而是數學思想和方法的掌握、智慧的啟迪、潛能的激發(fā)、人格的培養(yǎng)。使數學教學由單純的數學學科走向豐富的數學教育,達到學生全面發(fā)展的目的。

  每一位優(yōu)秀教師的成長都是在讀懂兒童的基礎上。這個"讀懂",不是作者的意圖,而是孩子的感悟。設計一節(jié)不在于出奇,更多的是孩子的理解。作為一線教師要學會觀察學生思維的過程,學會和全班孩子共享,把重要的時間放在重要的崗位上。

  回想自己的堂,常常出現這樣的場面:老師喋喋不休地講解,知識越越難、越越深。殊不知特堂上還有一些"聽天書"的學生,或許眼睛直直的盯著老師,腦子卻是一片空白;或許思想開小差,早已游離堂。堂上,我們要學會交流。要充分關注學生的差異,滿足孩子個性化的學習需求。鼓勵學生敢講話、敢追問,善于對話與交流,鼓勵他們用自己原生態(tài)的、甚至有些粗糙的語言詮釋對數學學習的理解。讓學生的語言、思維、動作在交流分享中得到更豐富的體驗。使"板著臉"的.嚴肅數學變得有趣而鮮活;使"抽象乏味"的學習變得"好吃又營養(yǎng)";使"一堂言"的數學變得師生互動交流的"群言堂"

  吳老師的這本書向我展示了小學數學的魅力,小學數學的學習是一種通識的學習,數學教育重在培養(yǎng)學生基本的數學素養(yǎng),為學生提供基本的數學思維方式,引導學生學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客觀世界,以數學的思維方式分析解決問題,為科學態(tài)度打下重要的基礎。作為一線教師,我要學會贊賞每一位學生,學會挖掘學生身上的的閃光點,用心對待每一位孩子,從讀懂孩子做起,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師素養(yǎng),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向吳老師學習,滿懷激情和憧憬追逐教育夢想,在教育路上幸福地行走!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13

  有人說:“書籍就像你的朋友!焙玫臅軌驇椭,鼓勵你!督o教師的一百條建議》就是這樣一本書。自從學校發(fā)下這本書后我仔細的讀一部分,雖然沒有讀完但已經是獲益匪淺了。中給教師提出了一百條建議,每一條建議談一個問題,有生動的實際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論分析,很多都是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學中的實例,我現在只讀了期中的一多半。期中有許多度我?guī)椭艽蟮挠幸韵聨讞l:

  一〃時間

  我覺得第二條教師的時間從哪里來?一晝夜只有24小時和第三條建議:教師的時間和教學各階段的相互依存性對我現階段的幫助是最大的,F在我最深刻的感觸就是時間不夠用,每天就是備課、改作業(yè)、看孩子?傆X得時間就像口袋里的`錢一樣不夠用。一直覺得備課就應該老老實實坐在那里、看教材、做練習、備學生、備課堂?墒翘K霍姆林斯基的教學實踐告訴我時間不取決于它的長度取決于它的寬度,就像哪位歷史老師說的那樣“對這節(jié)課,我準備了一輩子。而且,總的來說。對每一節(jié)課,我都是用終生的時間來備課。”我的時間從哪里來?不能只依靠上班那一點時間來備課,要把備課滲透到生活的任意空閑。用終生的時間來準備這節(jié)課。每天都讀書、做題尤其是高考題,而且要在這些的基礎上多思考怎么樣把這些都教給學生。

  蘇霍姆林斯基說“敬愛的小學教師們,你們的工作做得怎么樣,這直接影響著中年級和高年級教師的時間預算表!钡菍τ谖覀兊膶W生來說他們的小學時代已經過去,我們無法改變已經成立的事實,只能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彌補。我們的學生絕大多數都是在小學時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沒有良好的學習基礎。初中甚至小學的最基本的知識都沒有把握能夠掌握住,比如我曾經帶的一個學生,讓他計算三分之一加四分之一等于都少的時候,他是這樣算的。因為分母相同是分子相加,故分子相同是分母相加得七分之一。而且不知道這樣做錯在哪里了。而且學生的讀寫能力也有很大問題。以前我只是抱怨想改變學生的這種現象但又不知從何做起總是出力不討好,給學生叫得越來越多越來越細,可就是不出成績。心里著急,總是覺得學生知己不知道學沒有想過重新培養(yǎng)孩子們的學習能力。現在通過閱讀《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一書我認識到一定要讓學生在讀寫的同時會思考、會學習、會表達。不要只關注學生的成績,要看到他們的每一次進步,表揚他們的每一次成功,鼓勵他們的每一次嘗試。

  二〃學困生如何教育

  如果說時間是現階段對我?guī)徒M最大的那么第十九條建議:閱讀是多“學習困難的”學生進行治愈的重要手段和第五十一條要使知識“活起來”就是對我影響最深遠的。在以往包括現在的教學過程中我最感覺難辦的,也是最想辦到的就是怎么樣讓學困生能夠進步以前沒有看這本書的時候對這個問題總感覺束手無策,心有余而力不足。不知道該從哪里入手。學生記不住知識總是抱怨學生不努力,懶惰,沒有進取心,F在我有些理解學生啦,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特點,也有自己擅長的內容。雖然學生們小學的時候有缺失但不代表就一直缺失。學困生的產生不在于學生本身,而在于他們的腦力勞動不夠豐富,只有閱讀才能提高。這里的閱讀并不是說單純意義上的看課外是,理科的閱讀應該來源于習題和科普書籍。就像蘇霍姆林斯基說的那樣:“正是這一點(閱讀)在”學習困難的“學生的腦力勞動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閱讀不僅能挽救某些學生免于考試不及格,而且可以借助閱讀發(fā)展學生的治理!睂W習困難的“學生讀書越多,他的思考就越清晰,他的智慧力量就越活躍。在學校生活實踐中多后進生個別施教的工作,其要點就在于經過周密考慮的、有見地的、有組織的讓學習較差的學生閱讀一些科普讀物。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14

  從參加工作到現在,接觸過不少教育書籍,有教育學的、心理學的,班主任兵法的,學科教育理論的,名師教育寶典的。有些書讀過了,隨風而逝了;有些書讀過了,留下了一絲影蹤。有一本書卻沉淀了下來,留存在心底,那就是蘇聯當代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它不愧為一部教育的經典名作,被一代代的教育者閱讀、吸收,稱道,運用,顯露于當時的環(huán)境中。如他在書中一而再,再而三地提到的“閱讀”理念,至今還閃耀著迷人的光輝,在新頒布的語文課程標準里,我們可以看到大師這一理念的再現:“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材料。”再如“請記。簺]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學生!薄跋肟朔摀^重的現象,就得使學生有自由支配的時間”“教師的時間從哪里來?一晝夜只有24小時”……這一條條建議無一不閃現著大師智慧的靈光,指引著為師者前行的方向。它是一本適合各個層次教師閱讀的作品,深刻的理念蘊藏于直白而簡約的文字、生動而翔實的案例,讓人在輕松的閱讀中得到啟迪。每一條建議都植根于實踐的土壤中,具有很強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與大師對話,每每受益匪淺。

  如大師在第19條建議提到:“閱讀是對‘學習困難的’學生進行智育的重要手段…”,大師說:“有些教師相信,要減輕這些學生的學習,只有把他們的腦力勞動的范圍壓縮到最低限度(有時候,教師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說:你只要讀教科書就行了,不要去讀其他的什么東西,以免分心。)這種意見是完全錯誤的。學生學習越感到困難,他在腦力勞動中遇到的困難越多,他就越需要多閱讀:正像敏感度差的照相底片需要較長時間的曝光一樣,學習成績差的學生的頭腦也需要科學知識之光給以更鮮明、更長久的照耀。不要靠補課,也不要靠沒完沒了的“拉一把”,而要靠閱讀、閱讀、再閱讀!贝髱煹脑捑腿缫坏缽姽獯┻^層層迷霧直射教學的田園。一直以來,我們基于“上不封頂,下要保底”的思想,提倡學有余力的.或能勝任學習任務的學生多多閱讀。對于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我們更多的是沒完沒了的補差,拉一把,困守在機械練習的泥沼中不能自拔,以求他們能掌握書本上最基礎的知識。何曾想過要讓書籍這一清泉滋養(yǎng)他們干涸的心田?曾經聽過管建剛老師的一個故事:一學生的語文學習成績差,老師去家訪,對學生說:“只要你每天大聲讀一篇課文和讀1000字左右的課外讀物給你爸爸聽,一年下來,你的語文成績肯定頂呱呱。”學生有點不相信。老師說:“那你參加我的保險公司吧!睂W生有點莫名其妙,老師解釋說:“

  你投50元的保險費。如果堅持做一年,語文不能頂呱呱,老師賠你300元。干不干?”小家伙覺得事情滿合算,一口答應,師生間慎重簽下了合同。曾驚詫于老師的奇招,后來才恍然大悟,管老師已然得到大師神韻,明了這是只“賺”不“賠”的生意,斷然與學生訂下這一紙合約。

  《愛的教育》的書名使我思考,在這紛紜的世界里,愛究竟是什么?帶著這個思考,我與這個意大利小學生一起跋涉,去探尋一個未知的答案。一個四年級小學生在一個學年十個月中所記的日記,包含了同學之間的愛,姐弟之間的愛,子女與父母間的愛,師生之間的愛,對祖國的愛使人讀之,尤如在愛的懷抱中成長。

  愛,像空氣,每天在我們身邊,因其無影無形常常會被我們所忽略,可是我們的生活不能缺少它,其實他的意義已經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愛,恩里科有本與父母共同讀寫的日記,而現在很多學生的日記上還掛著一把小鎖。最簡單的東西卻最容易忽略,正如這博大的愛中深沉的親子之愛,很多人都無法感受到。愛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它不僅僅對個人而言,更是以整個民族為榮的尊嚴與情緒。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15

  讀完了《給英語教師的101條建議》這本書。盡管它的理論性較強,比較適合初、高中英語教師閱讀,但我還是頗受啟發(fā)。特別是看了“英語課堂教學中如何糾錯”這一條,恍然大悟,結合自己的教學經歷及觀摩名師們的課堂糾錯高招,才真正知道怎樣做。

  1.Never say “No “,Just say “Maybe” with smile.

  當學生回答問題出錯時,仍帶著微笑,Never say “No “,Just say “Maybe”,然后插上一兩句話加以提醒,這樣照顧學生的自尊心,學生還會在下一次勇于回答問題。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盡管教師該講的都講了,學生該練的都練了,可是學生運用所學的語言知識時,往往還會錯誤百出。這時我們教師也許會驚慌失措,灰心喪氣(特別是公開課時),或許還會責怪學生。其實學習過程中學生犯錯是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正因為會犯錯,他才是學生,他才需要學習,教師才會知道哪些知識學生掌握不牢固。我們可以了解學生個體接受能力方面差異及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這樣把學生的錯誤當成學生學習的資源,我們講究適時、適度、得法,在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下,巧妙地糾正了學生的.錯誤!

  2.Ues “Would you repeat ? &Say it again,please.”…

  發(fā)現學生講錯了,有時可以要求其重復。如及時、婉轉、耐心、客氣地對他說:“Would you repeat ?”” Say it again,please.”這樣一來可以暗示學生,“你的句子有問題”;二來學生很愿意接受,他明白后一般就會自己改正。有時“Again.”” Would you repeat ?”之類的話還不足以引起學生對錯誤的注意,這時,我們就可以用疑問的語調重復學生有錯誤的話,還可以強調句子中錯誤的部分。

  3.Use different ways for asking questions.

  發(fā)現錯誤時,我們可以提問說錯了的學生,也可以提問其他學生。如,“Is that correct ?””Is he right ?”這樣做的好處是:既可以讓說錯的學生改正錯誤,又可以讓更多的學生注意。如果這個學生仍不能自己改正,我們可以試控性地問其他學生:“Who can help him?’,這樣激發(fā)全班學生積極參與,主動思考,一般也不會傷害這個學生的自尊心。很多時候,我們在組織操練(如對話)時,應要求學生邊聽邊注意其他學生的錯誤,互相糾錯,從而自覺地把糾正錯誤作為英語學習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

  4.Use expression or gesture to implie.

  用表情或手勢給予暗示,這樣比較含蓄,學生容易接受。但是,我們的表情或手勢一定要讓學生能夠理解,否則會適得其反。因此,用表情或手勢暗示學生時一定要適度,并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形成習慣,使之容易被學生理解。如,一年級小朋友說“This is my ears ,this is my eyes ”,這時我就伸出一個手指,然后用這個手指摸著一只耳朵和一只眼睛,學生馬上就能改口說“This is my ear ,this is my eye ”。

  幫助學生糾正錯誤的方法很多,但一定要講究適時、適度、得當。通過糾錯,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良好的學習習慣,改進和促進學生的學習。另外在設計內容教學時,要充分考慮學生的水平和能力,控制難度,便于學生準確表達而不至于犯太多的錯誤挫傷其學習積極性,讓學生有成就感,培養(yǎng)上進心,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語言的好習慣,提高準確使用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