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文檔列表

從文學看時與贖

時間:2021-10-01 10:41:41 社會文化論文 我要投稿

從文學看時與贖

威廉.哈茲利特說:“某個時候我們不存在,對此,我們并不在意。那么,為何停止存在的時刻即將來臨時便使我們憂愁呢?我不希望活在一百年以前,或者活在安娜女王的治下,那么為何得知我不能生存在百年之后,或者生存在一個不知何許人統(tǒng)治時期,卻要感到如此遺憾呢?”[1]無論是有神論者還是無神論者都承認世俗時間中的個體在“時”中的一次性,這就正如里爾克詩云:

  ……這短暫的東西,奇異地

  與我們相關(guān)。我們,最短暫者。每一樣東西

  都是一次,只有一次。一次便不再重復。而我們

  也是一次。永無輪回。但這

  哪怕僅只一次,也是一次曾在:

  因為在塵世曾在,似乎是不可收回的。[2]

  

  (注:《里爾克全集》第2卷,第717頁。)

  

  “一次性”也就是時間意義上的限定性,它意味著宇宙萬物中的每一樣東西都是“一次”的,不可重復。同樣,人也是“一次”的,而且與其他的存在者相比,人則是“最短暫者”。就時間而言,它指的是人所處的世俗時間,“一次”總是以“不可收回”的方式在塵世展開,是每一在世個體都必須承擔的。“永無輪回”使每一個體看到身后的虛空,它對于“曾在”具有否定的功能。個體在世生存時間的不可逆性使“時”與“死”緊密相連,也使在世個體擔憂在進入“永無輪回”那一刻起的世界。

  但是,并非每一個體都有對這種時間臨近的恐懼,伊壁鳩魯就主張人要站在時間的洪流之外。他認為人不應從那些具體的目標的實現(xiàn)中尋找幸福與快樂,人主要是是要過一種被稱為“恬靜”的生活。他教導人重要的是在在心靈的生活上,使自己學會觀快樂而不要觀賞痛苦。至于痛苦,人是可以“靠著心靈的訓練以及不顧痛苦而只想念幸福事物的那種習慣來加以忍受!彼,伊壁鳩魯?shù)目鞓分皇且环N心靈體驗,快樂并不是在時間的聯(lián)結(jié)中產(chǎn)生的,人置身于這種恬靜的快樂中,就站在了時間之外,過去、現(xiàn)在。將來的區(qū)別也就消失了,時間因此也被廢除了。

  但是,在世個體并不能都象伊壁鳩魯這們恬靜地生活,他們面對生命在時間洪流中的耗損,都會發(fā)出象美國當代詩人魯濱遜一樣的感嘆:“如果今后沒有什么來世,/如果我們不過是塵泥,/而這是從所周知的—活著有何意義?”(《頂于立地的人們》)時間對人生命的無情耗損使哲學、宗教與文學都共同地關(guān)注人是如何應對消逝的時間而使自身免于被時間吞噬的。

  基督宗教的“救贖”(ATONEMENT)從字義上看是“使事物合一”。這個“合一”從時間性上來講就是要使過去、現(xiàn)在、將來達到永恒的合一,從而回到那“昔在、今在、今后永在的全能者”,所以,要達到救贖的目的首先就是要使世俗時間歸于上帝的永恒之中。對于個體,關(guān)鍵的則在于自覺地將自己的一次性融入神性的懷抱中。從B.布萊希特和漢斯.昆的兩首詩,我們就可看出“時間”對于不信者和信者的不同意義:

  

  一是B.布萊希特的《抵抗誘惑》:

  

  你們不要被誘惑!

  返回的路已不存在。

  日子佇立在門前,

  你們已能感到夜里的風:

  清晨卻不會再來。

  你們不要被欺騙!

  生命殘薄。

  盡快地啜飲生命吧!

  你們不會感到滿足,

  當你們不得不離開生命時。

  你們不要接受騙人的安慰!

  你們沒有太多的時間!

  讓腐爛成為拯救者!

  生命最偉大:

  擁有的已無多。

  你們不要被誘惑,

  去干苦役讓自己精疲力竭!

  還有什么能使你們畏懼?

  你們會與所有的動物同死,

  此后什么也不會再來。

  

  

  二是漢斯.昆的《擁有的遠不止這些》:

  

  你們不要被誘惑!

  返回的路尚存在。

  日子佇立在門前,

  你們已能感到夜里的風:

  清晨卻會再來。

  你們不要被欺騙!

  生命殘薄。

  不要過快啜飲生命吧!

  你們不會感到滿足,

  當你們不得不離開生命時。

  你們不要接受騙人的安慰!

  你們沒有太多的時間!

  腐爛能捕住得救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