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科學教育教案

時間:2024-04-28 10:41:26 幼兒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幼兒園科學教育教案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科學教育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科學教育教案

幼兒園科學教育教案1

  一、背景

  科學教育是幼兒園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明確指出的教學內容。但是目前幼兒園科學教育存在重教師操作演示輕幼兒體驗,以教師的體驗代替幼兒的體驗;重學習結果輕幼兒的自主發(fā)現(xiàn)的過程,輕幼兒自我價值的實現(xiàn);重視幼兒獲得科學知識輕幼兒科學的態(tài)度、科學情感、科學精神的培養(yǎng)等科學教育偏差。

  《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指出:幼兒科學學習的核心是激發(fā)探究興趣,體驗探究過程,發(fā)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成人要善于發(fā)現(xiàn)和保護幼兒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實際生活機會,引導幼兒通過觀察、比較、操作、實驗等方法,學習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幫助幼兒不斷積累經驗,并運用于新的學習活動,形成受益終身的學習態(tài)度和能力。

  對照《指南》,發(fā)現(xiàn)教師科學學科素養(yǎng)不夠,教師對于幼兒在科學區(qū)的學習目標也不夠明確,急需引導教師關注科學的學科特點,了解核心科學概念,為恰當?shù)剡x取科學區(qū)活動內容和操作材料提供依據(jù)。

  二、目的

  1.了解科學區(qū)如何促進幼兒的發(fā)展,并努力將科學區(qū)的活動和課程目標做聯(lián)結,營造適宜的科學區(qū)環(huán)境,為恰當?shù)剡x取科學區(qū)活動內容和操作材料提供依據(jù)。

  2.引導教師關注科學的學科特點,了解核心科學概念,提高教師有效指導策略。

  3.引領教師的專業(yè)成長,理論聯(lián)系實際,實現(xiàn)“幼兒在前、教師在后”的目標,服務幼兒成長。

  三、流程

 。ㄒ唬┛茖W探究目標的預設

  目標1:親近自然,喜歡探究目標

  幼兒探究活動主要有三個特點:

  (1)好奇:表現(xiàn)在喜歡接觸大自然和新鮮事物。在日常生活中教師應積極支持幼兒的好奇心,如,帶領幼兒走進自然觀察小蝌蚪的變化等。

 。2)好問:幼兒常常對自己接觸和觀察到的事物和現(xiàn)象提出有關的問題。教研活動中老教師分享了關于探究麥子的案例:餐后散步,走過一簇麥子,幼兒指著麥穗問教師它是什么,長了尖尖的像針一樣。有的幼兒說像玉米,有的說像寶塔。于是教師與幼兒一起認識了麥穗、麥芒和麥花。通過這個案例,能看出教師從幼兒的交流中及時捕捉了幼兒的興趣點,積極支持了幼兒的探究,為幼兒提供了足夠的交流空間。

  (3)好探究:動手探究是幼兒滿足好奇心,找到問題答案的必經之路。教師在日常的區(qū)域、戶外等活動中,應支持幼兒不同的探究行為,如玩色活動(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毛細現(xiàn)象)與觀察向日葵活動(探究向日葵向陽的奧秘)等。

  目標2: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

  探究過程設定為:提出問題→觀察探索→思考猜測→調查驗證→收集信息→得出結論→合作交流等環(huán)節(jié)。

  從不同年齡幼兒的特征出發(fā),對幼兒在探究中使用觀察、比較、分類、概括、分析、實驗驗證、計劃和實施調查、記錄和收集信息等方法,應在多樣性和不同程度上提出不同的要求。

  日常生活中如何支持幼兒的探究呢?

  案例:蘿卜籽的故事

  最近蘿卜籽豐收了,教師帶幼兒體驗如何取籽,并提出問題:“怎么取出蘿卜籽?用什么方法可以把菜籽殼和菜籽粒分開?”

  幼兒們通過觀察、動手操作,用錘子錘、棍子敲,用手剝、攪拌、棒子打等方法取籽。然后又體驗了曬蘿卜籽——打蘿卜籽——篩蘿卜籽——收蘿卜籽——種植蘿卜籽等一系列的活動。

  蘿卜籽收獲后,幼兒們向教師發(fā)問:“蘿卜籽還可以干什么呢?”

  于是教師帶幼兒進行了油坊探秘……

  通過這個案例,能看出教師通過引導幼兒觀察、動手操作、實地考察等多種方式支持幼兒的探究,促進了幼兒探究能力的發(fā)展。

  目標3:在探究中認識周圍事物和現(xiàn)象

  幼兒的探究主要有六個方面的內容:

  ①常見的動植物;

 、诔R姷奈矬w和材料;

 、鄢R姷奈锢憩F(xiàn)象;

 、芴鞖馀c季節(jié)變化;

 、菘萍籍a品與人們生活的關系;⑥人們生活與自然環(huán)境的關系。

  這六個方面對于不同年齡段幼兒的關鍵經驗是什么呢?圍繞這六個方面,我們拋出話題進行了研討,研討的話題有:

 、俨牧贤斗艆^(qū)域中幼兒討論的問題有哪些(幼兒的興趣、幼兒的已有經驗、幼兒想深入了解等方面)?

 、谔骄恐薪處煵扇∧男┎呗灾С钟變海

 、塾變禾嵘慕涷灧较蛴钟心男

  案例1:齒輪

  投放的材料有齒輪、底板;

  預設目標有:

 、僬J識齒輪及其作用;

 、谧層變禾剿鲗⒍鄠齒輪同時轉起來。

  在觀察中,教師提出設問:怎樣使兩個或者多個齒輪轉起來?帶著問題,幼兒自主探究,不僅展開了豐富多彩的活動,同時幼兒還能聯(lián)系生活,把帶有齒輪的物品帶到班級中與伙伴一起探索、分享。

  另外,教師依據(jù)幼兒的興趣點,投放了鏈條,讓鏈條帶動齒輪進行轉動,并且也預設了下一次的活動。

  針對“齒輪”活動中教師的表現(xiàn),參與教研活動的老師們紛紛發(fā)表了自己的看法,也提出了一些建設性的意見。比如投放紙筆,供幼兒表征的需要;投放繪本,豐富幼兒經驗;提供工具拆裝,讓幼兒觀察齒輪轉動是如何帶動工作的!

  案例2:好聽的聲音

  投放的材料有各種豆子、石頭、口香糖盒子等,要求幼兒知道豆子與豆子之間碰撞可以發(fā)出聲音。

  教師的設問是豆子可以怎么玩?會發(fā)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但是通過對幼兒的觀察,教師發(fā)現(xiàn),幼兒并不是按照預設的目標開展的,他們對聲音的探索只持續(xù)了一會兒,就玩其他游戲去了。

  那么,該如何支持活動開展下去呢?

  研討中,有經驗的教師提出了建議:活動沒有捕捉到幼兒的興趣點,沒有及時給予支持,比如:當幼兒提出聲音的高低、大小不一樣時,教師要圍繞幼兒的話題,進行調整材料。同時活動中材料的投放單一,不能引起幼兒的興趣,可以投放關于聲音的繪本,支持幼兒經驗的發(fā)展。也可以投放傳聲筒,探究聲音的傳播,還可以投放樂器讓幼兒知道聲音的不同等。

  案例3:水與紙

  投放的材料有水和各種紙,教師預設的目標是辨別哪種紙最吸水,但是在幼兒的探究過程中發(fā)現(xiàn),幼兒們對紙的吸水性不感興趣而是對用不同顏色的紙放入水里會把水變成不同的顏色感興趣。因此,教師追隨幼兒的.興趣點引發(fā)新的探究活動,開展了玩色游戲。

  通過案例的分享,可以看出,教師通過預設目標投放對應材料,讓幼兒親身體驗、直接操作,教師采取了觀察、提問、添加、更換材料等方式,支持幼兒的探究活動。有時幼兒的探究活動能夠圍繞教師預設目標開展,有時會轉移,這時教師就需及時支持和調整材料,引發(fā)幼兒新的探究活動的產生。

  研討中,教師們能夠帶著日常觀察到的問題,一步一步開展線上線下的沉浸式、話題式的精準教研,轉變教育觀念、轉型教研方式,理論聯(lián)系實際,全面落實《綱要》《指南》,實現(xiàn)“幼兒在前、教師在后”的目標,促進幼兒學習與發(fā)展。

 。ǘ┛茖W探究活動的實施

  1.組織和引導幼兒進行各種探究活動

 。1)創(chuàng)設情境可以激發(fā)幼兒發(fā)現(xiàn)問題并大膽提出問題,教師要鼓勵幼兒猜想與假設,并說明理由。日常探究活動中,教師要創(chuàng)設不同的情境,支持幼兒的探究活動。比如:觀察蠶寶寶,幼兒會去測量蠶寶寶的長度;吹泡泡,幼兒會比一比誰的泡泡吹的大等。

 。2)對于新接觸事物,教師要引導幼兒觀察和進行實驗驗證,支持和引導幼兒記錄和整理獲得的信息,經過探討得出結論、形成解釋,并為幼兒提供機會進行交流。

  2.活動區(qū)域中的科學探索

  (1)在科學區(qū)為幼兒建立發(fā)現(xiàn)日志,有利于幼兒回顧經歷過的探究過程和獲得的探究結果,使探究得以延續(xù)和不斷豐富與優(yōu)化。教師要鼓勵幼兒通過圖畫、符號、數(shù)字、圖表等方式記錄探究過程,教師也可用照片或視頻的形式幫助幼兒記錄。如,教師把幼兒的哇時刻、幼兒的記錄表、教師的觀察表等制作成小冊子,通過張貼展示,供幼兒回顧、分享、相互學習與交流。

 。2)其他區(qū)域中的科學探究

  除了科學區(qū),在沙水區(qū)、美工區(qū)、建構區(qū)等區(qū)域,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支持幼兒的科學探究活動。如沙水區(qū),幼兒可以探索沙子、石頭、水流方向;建構區(qū),幼兒通過搭建天平,探索平衡關系等。

  四、收獲

  1.記錄表的設計

  記錄表的設計要簡單、便捷。如,教師們圍繞蠶寶寶的成長記錄表,討論如何讓小班幼兒簡單記錄,又能直觀的觀察到蠶寶寶的成長周期。一開始投放的是一張白紙、一支筆,幼兒拿到筆不知道記錄什么、怎么記。通過學習、討論后,投放了日歷本,并為幼兒準備了蠶寶寶的生長過程圖,上面標有點數(shù)和數(shù)字,當蠶寶寶發(fā)生變化時,幼兒可以記錄到相應的日期上,這樣不僅方便幼兒記錄,也更能直觀發(fā)現(xiàn)蠶寶寶的變化,感知其生命周期。

  2.科學區(qū)的材料投放

 。1)為一些特別的活動創(chuàng)造或循環(huán)使用一些材料,如發(fā)現(xiàn)盤、感官桌或可拆解的東西。

 。2)調整材料的陳列方式。調整前,材料都是平鋪的,沒有區(qū)分年齡段,所盛放的容器不合適;調整后,把主材料和輔助材料組合擺放,并提供了與材料相關的背景信息,如圖示、步驟圖等,方便幼兒閱讀。

  五、下一步重點

  1.借助專業(yè)書籍提升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

  2.以幼兒游戲情境中遭遇的問題為導向,圍繞材料投放、幼兒話題、教師的支持策略等方面理論聯(lián)系實際逐步開展。

幼兒園科學教育教案2

  【教案目的】

  1.讓幼兒通過自己的嘗試活動,正確地說出嘴巴、眼睛、耳朵、鼻子的名稱,知道它們的數(shù)目和用途,了解它們在頭上的位置。

  2.教育幼兒要保護好這些器官。

  【教案準備】

  幼兒頭像一幅,幼兒人手一面小鏡子。

  【教案過程】

  一、利用頭像向幼兒介紹嘴巴、眼睛、鼻子、耳朵的名稱、數(shù)目、位置

  師:昨天,有一位大哥哥到照相館照了一張像,他想請我們班上的小朋友看一看。(出示頭像)瞧,大哥哥的樣子多神氣呀,他好像在跟我們說話哩:“小弟弟、小妹妹,我想出道題考考你們,誰能知道我這圓圓的腦袋上到底長了些什么?”

  1.幼兒看頭像正確說出眼睛、耳朵、鼻子和嘴巴的名稱及其數(shù)量。

  2.告訴幼兒眼、耳、鼻、嘴在頭上的位置。

  二、發(fā)給幼兒一面小鏡子,要求幼兒從鏡子里看清自己臉上的器官幼兒第一次嘗試。

  1.幼兒人手一面小鏡子,自己觀察。

  2.教師提出問題:看看你的腦袋上長了些什么?和前面的'大哥哥是不是一樣的?

  教師小結:眼睛里有眼珠,鼻子里有兩處鼻孔,嘴巴里有牙齒和舌頭,耳朵里有耳孔,眉毛在眼睛上面,彎彎的。

  嘗試前提問:眼睛、耳朵、鼻子、嘴巴到底有什么作用?

  三、用做實驗的方法,讓幼兒知道眼、耳、鼻、嘴的作用

  1.幼兒第二次嘗試:通過嘗試,知道了鼻子可以用來呼吸,還可以聞氣味;眼睛可以用來看所有的東西;耳朵可以用來聽聲音;嘴巴可以用來吃東西、說話……

  2.教師小結:我們的眼睛、耳朵、鼻子、嘴巴是人身體上的重要器官,缺少了哪一樣都不行。如果沒有眼睛就什么東西都看不見;如果沒有嘴巴就……所以我們要保護好自己的眼睛、耳朵、鼻子、嘴巴。

  教育幼兒如何保護好自己的眼、耳、鼻、嘴。

  四、幼兒第三次嘗試:找眼、耳、鼻、嘴

  教師說眼睛,幼兒馬上用右手指到眼睛,……看誰指得又快又準確。

  五、幼兒第四次嘗試:改錯

  教師發(fā)給每個幼兒一張眼、耳、鼻、嘴不完整的頭像,讓他們自己動手把它改正過來。

  幼兒聽音樂做小鳥飛出教室。

幼兒園科學教育教案3

  一、教學目標:

  1、了解生活中各種夾子的用途和功能。

  2、嘗試用肢體動作大膽表達表現(xiàn),體驗創(chuàng)作的樂趣。

  二、教學準備: 夾子展覽(衣夾、被夾、發(fā)夾、文件夾、醫(yī)用夾、食品家、新的老鼠夾等)、分類紙、ppt、球、書、糖果、紙、盒子、夾子葵花等。

  三、教學過程:

 。ㄒ唬⒄J識各種夾子

  1、幼兒參觀夾子展覽會,區(qū)分認識的與不認識的夾子并簡單介紹夾子的用途。

  2、了解幾種特殊夾子的功用:

 。1)、醫(yī)用夾:這是誰需要的夾子?

 。2)、領夾:錄像里的爸爸告訴我們什么?領夾有什么用?

  (3)、鼻夾:看了圖片后,你知道這是什么夾子嗎?

 。4)、鼠夾:它的用處和貓的本領是一樣的,它有什么用呢?

  3、教師小結: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夾子,有的能打扮我們,讓我們變得更漂亮;有的是幫助我們的小工具,使我們的生活更方便。

  (二)、用肢體語言創(chuàng)編夾子動作

  1、幼兒自由發(fā)揮,用肢體語言來表現(xiàn)夾子。(配以輔助材料讓幼兒夾一夾)

  2、幼兒交流演示各種創(chuàng)編動作。(配合兒歌) 附兒歌:夾夾夾,夾夾夾,我的小手是夾子。夾起一張紙。

  3、教師小結:我們身體的許多部位可以變成夾子。

 。ㄈ、延伸活動:

  利用夾子進行藝術創(chuàng)作出示夾子葵花,引導幼兒在區(qū)角活動中進行藝術創(chuàng)作。

  教案設計說明

  在進行“小工具”主題活動時,幼兒收集了各種各樣不同的工具,其中有少部分幼兒帶來了一些晾衣夾,引起大家對它是否屬于工具的爭論。隨后幼兒開始收集不同種類的夾子,漸漸幼兒對夾子的不同功用產生了關注的興趣。針對這一情況,我設計了這節(jié)活動,以幫助幼兒梳理并提升已有的零星經驗,同時進一步激發(fā)幼兒的探索興趣。

  活動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了解夾子的功用,我以幼兒的認知經驗為出發(fā)點,根據(jù)幼兒對夾子的了解情況,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幫助幼兒提升經驗;第二部分考慮到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采用動靜交替的方法,讓幼兒通過肢體動作的創(chuàng)編演示了解夾子的一個共性特點:能夾住東西。同時它也是整合理念下,幼兒創(chuàng)造能力的培養(yǎng);第三部分延伸活動目的是進一步激發(fā)幼兒創(chuàng)作的興趣。

  教學反思

  活動開始部分,讓幼兒將夾子展覽會中的夾子按自己認識的和不認識的兩種情況進行分類,看似不經意,卻充分體現(xiàn)出老師對孩子知識經驗的關注,將幼兒推上活動主體的位置,老師隱藏其后并支持幼兒的探索行為。新型師生關系的建立體現(xiàn)老師觀念的轉變。

  第一環(huán)節(jié)認識夾子,通過幼兒介紹自己認識的夾子來引發(fā)生生互動,達到經驗分享的目的。老師對幾種特殊、幼兒可能不認識的'夾子估計得很準確,運用照片、實物、錄象等不同的展現(xiàn)方式來保持幼兒的學習興趣;顒幽繕1在這一環(huán)節(jié)得以充分落實。

  活動第二個環(huán)節(jié)是為目標2服務的。老師在提供讓幼兒嘗試夾一夾的材料時,非常有心地投放了一個大大的健身球,幼兒一人夾是無法夾起來的,從而激發(fā)幼兒產生合作的意識。 幼兒在介紹自己用身體創(chuàng)編的夾子時,老師過份強調用兒歌的形式來進行介紹,想著整合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卻忽略了幼兒的情緒體驗。實際可以更為寬松些,如:讓幼兒與同伴說說自己是怎樣變的;或者用動作示范一下,這樣能讓更多幼兒的表現(xiàn)欲望得到滿足。課改以后,整合意識強了,但整合應該很自然沒有痕跡,此處的整合顯得非常僵硬。

幼兒園科學教育教案4

  活動目標

  1、借助故事情節(jié),獲得一定的科學知識,了解昆蟲的主要特征。

  2、營造環(huán)境,讓幼兒對昆蟲知識產生興趣、敢于探索。

  3、幼兒能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用繪畫的方式記錄所觀察的昆蟲特征。

  重點難點

  1、借助故事情節(jié),獲得一定的科學知識,了解昆蟲的主要特征。

  2、營造環(huán)境,讓幼兒對昆蟲知識產生興趣、敢于探索。

  活動準備

  1、故事《小螞蟻的生日會》。

  2、放大鏡

  3、文件夾、白紙、筆

  4、蝴蝶、蜻蜓、蜈蚣、蜜蜂、瓢蟲、蠶寶寶圖片。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活動引入:故事《小螞蟻的生日會》

  2.出示小螞蟻和蛋糕圖片引起幼兒的興趣。

  師:噓,孩子們,我們一起往這兒看,你們看到了什么?(小螞蟻和生日蛋糕)我們在什么時候才吃生日蛋糕呢?(過生日的時候)

  師:老師告訴你們,今天就是小螞蟻的生日了,它想請其它的昆蟲朋友來參加它的生日會,那小朋友來猜一猜,到底誰會來參加呢?(幼兒猜測)到底誰會來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吧!

 。ǘ┲虚g部分

  1.幼兒欣賞故事

  (1)回顧故事名字

  (2)回顧故事內容

  (3)昆蟲分類

  師:來了這么多的朋友,可是呢,有的受到了小螞蟻的熱情招待,有的呀,卻被請了回去。那么,有哪些朋友得到了小螞蟻的熱情招待呢?(幼兒回答,師利用圖片將昆蟲逐一分類)

  師:誰又被小螞蟻給請了回去呢?(蜘蛛和蜈蚣)為什么?(因為它們的腿太多了)。

  師:蠶寶寶能參加小螞蟻的生日會嗎?為什么?(出示蠶蛾的圖片)

  2.組織幼兒討論,豐富幼兒對昆蟲的認識。

  師:小朋友仔細看看,小螞蟻請來的這些客人和它自己有哪些地方長的一樣?(出示小螞蟻的圖片)

 。1)都有頭,胸,腹。

 。2)都長著六條腿。

  師:它們有這么多一樣的'地方,那小朋友來找一找,它們和小螞蟻有沒有不一樣的地方?(有的有翅膀,有的沒有翅膀。)

  師:對了,它們中間有的有翅膀,有的沒有翅膀。長著翅膀的昆蟲,它們能夠在天空中飛翔,它們大多數(shù)就生活在空中。像蜜蜂、蝴蝶、蜻蜓、瓢蟲。有的沒有翅膀,或者它們的翅膀已經退化了,不能夠在天空中飛了,它們就在地上或者是土壤中生活了。比方說螞蟻、螳螂、蟑螂、蟋蟀。不管它們有沒有翅膀,但是,它們都有頭、胸、腹,最主要的是,它們都有六條腿,所以,它們都叫昆蟲。你們都記住了嗎?

  4.尋找昆蟲

  師:在我們的幼兒園里也有很多很多的昆蟲,現(xiàn)在老師要請小朋友去找一找,并觀察看看,它是什么樣的,有什么特征,老師給小朋友準備了一樣東西,叫放大鏡,它可以把昆蟲的樣子放的大大的,在觀察的時候,要注意了,可不要把放大鏡掉到地上了。在聽到音樂的時候就可以去觀察了,在音樂結束時,小朋友就要回來找到老師了。

  5.音樂響幼兒自由去探索

 。ㄈ⒔Y束部分

  1.音樂結束,幼兒回到原位做好

  2.師:小朋友們,你們都觀察到了些什么昆蟲呢?老師給你們準備了畫紙,現(xiàn)在請你把畫下來吧!

  3.把畫好的昆蟲和客人老師分享一下吧!

  活動總結

  幼兒對觀察活動感興趣,樂于探索、積極性高。

幼兒園科學教育教案5

  設計意圖

  幼兒的科學學習是在探究具體事物和解決實際問題中進行,教師要充分利用教育機會,引導兒童通過動手操作、觀察、提問、總結來解決問題,培養(yǎng)探究能力和態(tài)度。幼兒的思維特點以具體形象為主,應注重引導幼兒通過動手操作、親身感知進行科學學習。所以本活動利用三原色的組成與搭配進一步培養(yǎng)幼兒的科學探究能力。

  活動目標

  1.使幼兒掌握三原色的組成,理解顏料量的多少對顏色深淺的影響。

  2.培養(yǎng)幼兒根據(jù)要求調色以及自由探索調配色彩的能力。

  3.使幼兒在配色繪畫的過程中體驗色彩搭配、變化的樂趣。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認識三原色,知道三原色的組成;能利用三原色調配出不同顏色。

  教學難點:幼兒通過填寫觀察記錄表,知道三原色兩兩組合可以調配出的顏色,以及理解顏料量的多少對顏色變化的影響。

  活動準備

  材料準備:1.紅黃藍三色顏料、若干調色工具。

  2.三個透明塑料杯、一瓶純凈水。

  3.若干張畫紙。

  4.三原色實驗記錄表(如表)

  三原色實驗記錄表

  姓名:

  顏色

  實驗次數(shù)顏色1顏色2混合后的顏色?

 、

 、

  ③

 、

  ⑤

 、

 、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大家表演一個魔術,看看老師桌上放的是什么呢?

  幼:一瓶紅色的水和一瓶藍色的水,還有一個有魔法瓶子。

  師:現(xiàn)在我要把紅色的水和藍色的水倒入這個魔法瓶子中。請小朋友們猜猜會有什么奇妙的事情發(fā)生?

  師:咦,這是什么顏色呀?

  幼兒:紫色。

  師:為什么紅色的'水和藍色的水在魔法瓶里變出了紫色的水呢?

  幼:(猜測性回答)

  師:讓我們一起來做實驗研究吧!

  二、基本部分

 。ㄒ唬┨峁⿲嶒灢牧希斫庥涗洷硖顚懛椒。

  師:現(xiàn)在實驗開始了,我們要將兩種不同的顏色混合,并填好實驗記錄表。

  師:先將第一種顏色涂在記錄表第一行的左邊,再將第二種顏色涂在記錄表第一行的中間,最后混合兩種顏色,將混合后的顏色涂在記錄表第一行的右邊。

  師:請幼兒分享自己的實驗結果,重點說出是哪兩種顏色調配的。

  小結:通過實驗,我們發(fā)現(xiàn)紅色和黃色混合變成橙色,紅色和藍色混合變成紫色,藍色和黃色混合變成綠色。這些顏色都是紅黃藍三種顏色調配出來的,通過這三種顏色就可以調出許許多多不同的顏色。

 。ǘ┩殚g比較,理解顏色量對色彩的影響。

  師:現(xiàn)在請大家舉起調好的顏色,看一看有沒有小朋友使用的顏色一樣,但混合出來的顏色卻有一點不一樣呢?

  師:我們小朋友調出來的顏色有的深,有的淺,那這是為什么呢?

  小結:原來是因為我們每一個小朋友放進去的顏料的量不一樣,所以我們大家調出來的顏色才會有的深,有的淺。

  3.教師提供畫紙,讓幼兒利用已有顏色自由創(chuàng)作一幅美術作品。

  三、結束部分

  師:通過實驗我們知道了三原色是由紅黃藍三種顏色組成的,并用三原色調配出了不同顏色。而且通過實驗記錄表發(fā)現(xiàn)顏色的深淺和顏料的量有關。最后我們還創(chuàng)作了一幅美術作品。

  四、活動延伸

  讓幼兒嘗試將三原色的三種顏色混合起來,看看會變成什么顏色;將幼兒創(chuàng)作的畫作展示班級的作品墻上。

  活動總結

  科學教育在幼兒園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有利于發(fā)展幼兒的認知能力、思維能力、動手操作能力等。

  活動中按照科學探索活動的步驟即"提出問題--操作實驗--得出結論"來進行。教學目標明確,過程銜接緊密,突出教學重難點,更好地實現(xiàn)了教育目標。過程中注意培養(yǎng)幼兒使用實驗觀察記錄表的方式,能好的將實驗結果形成記錄,

  但在活動中也存在稍許不足:如果讓幼兒自由記錄實驗結果可能會更好,但防止幼兒未能按實驗步驟進行,所以給幼兒提供了實驗記錄表。

幼兒園科學教育教案6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不同的玻璃片,引起幼兒對周圍物體現(xiàn)象的探索興趣。

  2、初步培養(yǎng)幼兒自己嘗試動手制作的能力。

  活動準備

  1、圖片:小花貓

  2、三塊玻璃片(凸片、凹片、平面片)、長方形紙、玩具望遠鏡、雙面膠。

  活動過程

  1、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幼兒興趣。

 。1)觀察桌上放著的玻璃片(凸片、凹片、平面片)

 。2)小花貓圖片

  請幼兒分別用這三塊玻璃片去看小花貓圖片。

  (3)提問:透過這三塊玻璃片看到的圖片是不是跟原來的一樣大?

  (大了、小了、和原來一樣)。

  2、啟發(fā)、探索。

 。1)為什么透過三塊玻璃片看同樣的東西,大小不一樣呢?

 。2)請小朋友用手摸摸,用眼看看,這三塊玻璃片是不是一樣?

 。3)教師示范并告訴幼兒:“先摸玻璃片兩面的中間,再摸邊緣是不是一樣,

  然后把玻璃片豎起來用眼睛看。”

  3、師幼進一步探討平、凸、凹玻璃片。

 。1)請幼兒取出中間和周圍一樣厚薄的玻璃片,

  告訴幼兒這是“平玻璃片”

 。2)請幼兒取出中間厚、周圍薄的玻璃片

  告訴幼兒這是“凸玻璃片”

 。3)請幼兒取出中間薄、周圍厚的玻璃片

  告訴幼兒這是“凹玻璃片”

  4、幼兒動手操作、體驗平、凹、凸三種玻璃片的作用。

 。1)請幼兒分別用平、凹、凸三種玻璃片去看周圍的事物,講講有什么不同.

 。ㄆ剑骸獦哟;凸:放大;凹:縮。

 。2)教師小結:玻璃片真有趣,用不同的玻璃片看到的東西不一樣。

  科學家真會動腦筋,他們利用不同的玻璃片,制造出各種各樣的東西,玻璃片的作用可真大呀!

  5、嘗試制作望遠鏡,教師巡回指導。

 。1)請幼兒用玩具望遠鏡看一看周圍事物,引起幼兒制作興趣。

 。2)請小朋友動手把長方形紙卷成筒,把凹玻璃片放在紙筒后面,凸玻璃片放在紙筒前面,

  望遠鏡就做成了。教師重點指導雙面膠的用法。

 。3)請幼兒用自己制作的望遠鏡再一次看一看周圍事物的變化,

  進一步了解望遠鏡的`作用并享受自己動手制作的樂趣。

  (教師提示望遠鏡的作用。如看文藝演出、看體育比賽、看風景、解放軍瞭望。)

  活動延伸

  幼兒自由玩耍自制望遠鏡,對周圍事物進一步探索。

  幼兒園中班科學活動:有趣的規(guī)律

  幼兒園中班科學活動:有趣的規(guī)律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物體的排列規(guī)律,嘗試用符號記錄規(guī)律。

  2、激發(fā)幼兒對物體排列規(guī)律的興趣,

  活動準備:

  斑馬圖片;條形旗圖片(規(guī)律為ABCABC);每人一盒水彩筆、一張白紙;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1、教師身穿條紋上衣,吸引幼兒注意。

  師:“老師的上衣圖案是怎么樣的?”

  2、出示斑馬圖片,引導幼兒觀察花紋規(guī)律。

  3、出示條形旗圖片,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二、啟發(fā)幼兒用符號記錄規(guī)律。

  師:“我們發(fā)現(xiàn)了這么多規(guī)律,怎么樣把它們記錄下來呢?”

  1、幼兒討論記錄方法。

  2、確定簡潔的記錄方法——用簡單的符號記錄規(guī)律(如:010101、□○□○□○)或用物體的主要特點進行記錄(如:藍白藍白藍白)。

  3、幼兒嘗試用自己的符號記錄。

  4、幼兒互相交流記錄結果的含義。

  三、啟發(fā)幼兒尋找生活中的規(guī)律,并嘗試進行記錄。

  四、幼兒相互交流經驗。

  延伸活動:

  引導幼兒尋找生活中的各種規(guī)律事物及規(guī)律現(xiàn)象。(如:人行橫道、星期的輪回規(guī)律、四季的輪回規(guī)律等)

  中班科學教案:會變的顏色

  一、活動目標:

  1、通過引導幼兒自己動手做實驗,從而知道兩種顏色加在一起會變成別的顏色,初步培養(yǎng)幼兒的好奇心和觀察能力。

  2、體驗探索活動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1、黃色的水若干,紅、黃、藍三色顏料。

  2、演示記錄卡和操作記錄卡若干。

  3、操作圖若干,透明塑料紙若干,調色卡人手一份。

  4、毛筆若干,抹布若干。

  三、活動過程:

  1、設置懸念,以變魔術來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

  師:看,這是一瓶什么顏色的水呢?(黃色)

  今天,老師來當回魔術師,來變個魔術,你們想不想看?

  請小朋友仔細看魔術師要開始變魔術嘍!我們一起喊一、二、三。ń處煋u晃瓶子)

  黃色的水變成什么顏色的水了呢?

  2、自由討論:

  師:誰知道魔術師是怎樣把黃色的水變成綠色的水的?請大家相互討論一下,然后告訴老師!

  3、自由探索

 、倬烤辜尤肓耸裁搭伾膶殞毩四兀空埫课恍∨笥岩瞾懋敾啬g師:你們看老師幫你們請來了紅色寶寶、黃色寶寶、藍色寶寶三種顏色寶寶,請你們選擇其中的一種顏色寶寶把瓶子里的黃色寶寶變成綠色寶寶?

  ②誰變出了綠色寶寶?誰來說一說你是怎樣變出來的?(幼兒回答)

 、劭偨Y:我們現(xiàn)在一起來試一試,然后用記錄卡把它記錄下來。

 。ǔ鍪敬蟮氖痉墩{色卡教師邊講解邊調色,并出示記錄卡進行記錄)

  4、探索操作

  師:咦!剛才有的小朋友還變出了什么顏色?(認識橙色)

  師:那又是怎么變出來的呢?先不要說出來,老師為小朋友準備了調色卡,請小朋友試一試,怎樣可以變出橙色?再把它記錄下來。(幼兒調色并記錄)

  教師總結:請幼兒說一說,教師出示大記錄卡邊講解邊示范。

  5、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并記錄

  ①藍色寶寶和紅色寶寶也想手拉手,那它們又會變成什么顏色呢?請你們自由選擇一種材料試一試,可以用瓶子,也可以用調色卡,還可以用透明的塑料紙重疊起來看看,然后把你們的發(fā)現(xiàn)用記錄卡記錄下來。ㄓ變鹤杂蛇x材操作并記錄)

  ②變出了什么?請你把你的記錄卡講給大家聽聽。

 、劢處熆偨Y:出示大記錄卡進行記錄。

  6、操作游戲:變色眼鏡

  師:小動物們聽說小朋友學會了一樣本領,所以想考考你們,瞧!小猴戴上藍色的眼鏡看黃色的香蕉會變什么顏色了呢?小狗戴上紅色的眼鏡看藍色的藍莓會變什么顏色了呢?小貓戴上黃色的眼鏡看紅色的蘋果會變什么顏色了呢?(邊說邊出示大操作紙)請個別幼兒講解。

  四、延伸活動:

  小動物們要回家了,我們趕快到教室去用會變的顏色做一條彩色的圍巾送給它們吧。惤约眩

幼兒園科學教育教案7

  活動背景:

  在一次日常的班級積木消毒時,孩子們發(fā)現(xiàn)了浸泡在水里的許多積木有的是浮在水面上的,有的是沉在水池下的。孩子們對這個現(xiàn)象產生了很大的興趣,同樣的積木為什么有的是浮起來的?有的卻是沉下去的?圍繞著孩子們的熱點話題我們在科探區(qū)投放了《沉與浮》的探索材料。

  活動描述

  片段一:沉浮實驗開始了

  我先讓孩子一起猜測什么東西可能會浮起來、哪些可能會沉下去。孩子們信心滿滿的表示,大的重的會沉下去,小的輕的會浮起來。我再讓孩子根據(jù)自己的猜測收集實驗材料。同時我也提供了一些材料,如回形針等,期望在孩子原有經驗上造成認知沖突,引導幼兒從關注物體的外形到關注物體的材質。我提供了幾個不同功用的臉盆(一個放浮起來的物品、一個放沉下去的物品、一個放水)和記錄表,就這樣,我們的沉浮實驗就開始了;顒拥牡谝惶炀臀撕芏嗳藖韰⒓樱棱堑谝粋做實驗的人,她把物品一個一個地放入水中,仔細地觀察著物品到底是浮起來的還是沉下去的,有時分不清楚時還會把手伸入水中摸一摸,等她做完之后她拿著記錄表高興地和同伴們分享她的實驗結果。孩子們在認真地實驗著,當實驗結果和自己的猜測一致時特別有成功感,而當不一致的時候會留下小小遺憾。在孩子充分實驗的基礎上,針對孩子們的問題,如為什么回形針又輕又小,也會沉下去呢?我組織孩子展開了討論。

  分析:

  我們班級的孩子是第一次接觸“沉與浮”的活動,對于相關的一些沉浮的經驗認知還是比較少的。孩子們對于沉浮的基本經驗就是大的東西、重的東西會沉下去,小的東西、輕的東西會浮起來。然而孩子們在實驗中得到的結果卻和他們原有的經驗產生了沖突。孩子們知道了原來小的、輕的東西也可能是沉下去的,而大的重的東西也可能是浮起來的,他們不再單純從物品的外形大小和輕重來猜測它到底是沉還是浮了。另外,孩子們收集的材料中很多是塑料制品,而這些塑料制品都是浮起來了,于是孩子們也了解到從物品的屬性上看,形成了“塑料的東西會浮起來的,鐵的東西會沉下去”的經驗,并將這個關鍵經驗進行了歸納和梳理。

  片段二:都是金屬做的東西,為什么有的會浮有的會沉?

  在孩子們初步形成“塑料的東西會浮起來的,鐵的東西會沉下去”的經驗之后,我又和孩子們共同收集材料,驗證已獲得的經驗。我重點投放了不同的金屬類物品,以對孩子的已有經驗造成進一步的認知沖突。孩子們實驗后驚奇地發(fā)現(xiàn),不管什么塑料的物品確實都是浮起來的,但同樣是金屬類的物品也卻有不同的沉浮表現(xiàn),還會像魔術一樣發(fā)生變化。在一次實驗中,菲菲完成實驗后擺弄這些材料,當她把碗充滿水之后發(fā)現(xiàn)碗開始沉下去了,這與之前的實驗結果又產生了不同,碗在沒裝水之前是浮起來的,而在裝滿水之后就沉下去了。原來,物品的沉浮是可以改變的,本來沉的東西還可以讓它變得浮起來。那么怎么樣才能使物品的沉浮發(fā)生改變又成為了孩子們的一個問題。

  分析:

  通過對不同物品簡單的沉浮探索之后,孩子們對沉與浮活動有了一定的經驗,也和原有的認知經驗產生了矛盾點,于是我們圍繞著這個矛盾點繼續(xù)探索。從孩子們產生矛盾的地方入手,選擇單一的、比較有特殊性的物品——金屬類。由于金屬類的物品在孩子們的概念中都是屬于比較有重量的物品,因此對于孩子們的已有經驗和實際操作結果又一定的矛盾存在。這個矛盾點是一個非常值得去探索的內容。雖然碗、盤子、易拉罐等都是金屬物品,可是它們的形狀都是空心的,空心的物品從重量來看就比較輕了,因此呈現(xiàn)的都是浮起來的狀態(tài)。在這個階段孩子們又認識到了空心與實心所產生的不同的沉浮狀態(tài)。

  片段三:怎么改變物體的沉浮呢?

  在發(fā)現(xiàn)碗裝滿水時所改變的沉浮狀態(tài)后,孩子們的興趣不單單在于觀察不同物品的沉浮了,許多的孩子在操作中開始尋找讓物體沉浮改變的方法了。在一次活動中,昊昊一邊操作一邊詢問我是否能給他一根繩子,原來他想利用捆綁的方法將重的物品綁在輕的物品上增加重量以達到將物品從浮著的狀態(tài)變成沉下去。孩子們在這個階段的操作中將之前積累的經驗進行運用,能從重量、大小、形狀等多方位來探索改變物體沉浮的方法。

  分析:

  在前兩個階段的活動中我們圍繞著不同物品的沉與浮展開。有了這兩個階段的探索實驗,孩子們發(fā)現(xiàn)有的物品有時會沉下去有時會浮起來,也就是說物品的沉與浮不但與它本身的質量有關,也與外界的影響有關,如碗在不裝滿水的情況下是浮上去的,但是在裝滿水之后就沉下去了。因此,在這個階段孩子們更多關注的是如何改變物體的沉浮,這不單單是實驗觀察物品的沉浮情況,而是想辦法改變物體的重量或體積大小等來實現(xiàn)改變物品本身沉浮狀態(tài)的一種探索。在這階段孩子們的`探索機會會更加多,能夠選擇不同物品的組合方式,增強了實驗前的思考性和實驗中的趣味性。通過嘗試不同物品的達成來實現(xiàn)自己的實驗結果。

  片段四:有趣的沉浮游戲

  紙船、雞蛋、紙盤、泡沫板……各種不同的沉浮小游戲開始了。孩子們在紙船上、紙盤上和泡沫板上不斷地增加雪花片的數(shù)量,比比看誰的浮力大、誰的浮力小。原來,不同的材質,它們的浮力也是不同的。在清水中加入食用鹽,看看,原本沉著的雞蛋浮起來了,加入不同份量的鹽,雞蛋浮著的高度也會不同呢!

  分析:

  孩子們從一開始的觀察物體的沉浮、感知影響物體沉浮的原因到改變物體的沉浮這一過程中,了解到了物體沉浮不僅受本身條件的制約也受到了外界因素的影響,對于物體的沉浮有了比較深入的了解。在此基礎上,我們開展了各種沉浮的小游戲,通過增加物體重量、改變液體密度等方法來幫助幼兒感受不同物體所承載的不同放入浮力。如,通過在清水中不斷加入食用鹽的方法改變清水的密度來達到雞蛋沉浮的效果,這與之前通過物品捆綁、增加物體重量等方法又有很大的不同。首先物品本身沒有任何的改變,而改變的只是媒介物——水。通過這次的探索引導孩子去發(fā)現(xiàn),改變媒介物也能改變物品的沉浮。這也開闊了孩子們的思維,提供了更多的操作方法。

幼兒園科學教育教案8

  設計意圖:

  紙,雖然是幼兒平時常見的一種物品,但幼兒并不對各種紙的特性及用途進行探索,在認識紙的過程中,非常有必要給幼兒創(chuàng)設一個能充分探索、嘗試、感知的活動,以引起幼兒探索紙的秘密的興趣。

  活動目標:

  1、激發(fā)幼兒探索紙的秘密的興趣,體驗發(fā)現(xiàn)的快樂。

  2、讓幼兒感知不同紙張在水里的變化,能用語言與同伴交流探索的過程與結果。

  3、讓幼兒嘗試通過探究、討論客觀的記錄事實。

  活動準備:

  1、師生共同收集砂紙、卡紙、牛皮紙、面巾紙、電光紙、手工紙、報紙、瓦楞紙等。

  2、水盆5只,抹布5塊。

  3、記錄紙幼兒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觀察紙的外形有哪些不同之處,讓幼兒初步感知紙的不同類型,并讓幼兒根據(jù)生活經驗猜測且指出不同紙張的不同用途。

  引導詞:你們桌子上的紙看起來有哪些地方不一樣?摸一摸有什么地方不一樣?猜一下,它們都能做什么用?

  2、請幼兒先猜測紙遇到水會怎樣,然后用桌子上的操作材料一一實驗,說出不同的紙遇到水后的不同反映。

  猜猜——各種紙遇到水以后會變成怎樣。

  找找——哪些紙可能會爛,哪些紙可能不爛,將手中的紙分一分。

  試試——一張張將紙放入水里,驗證剛才猜想的結果。

  議議——紙怕不怕水。

  引導詞:如果紙到水里去了會怎樣?所有的紙到了水里以后都一樣嗎?

  3、請幼兒討論為什么有的紙怕水有的紙不怕水,教幼兒要愛惜紙張。

  比比——哪些紙(不)爛,哪些紙爛的慢(快),哪些紙不怕水。

  講講——將探索過程中的.發(fā)現(xiàn)講給大家聽一聽。

  小結:我們用的紙有的很怕水,一沾水紙就壞了,我們在用的時候一定要小心,尤其是我們的書本。

  4、引導幼兒討論不同紙的不同用途。

  想想——不同的紙有什么不一樣的用處。

  5、以小組為單位,請幼兒記錄自己觀察的結果。

  記記——將自己的發(fā)現(xiàn)用記錄紙記錄下來。

  6、與幼兒一起處理泡壞的紙,收拾桌面結束活動。

幼兒園科學教育教案9

  活動目標:

  1、通過實驗激發(fā)幼兒探索的興趣,進一步培養(yǎng)幼兒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

  2、引導幼兒通過觀察、實驗、記錄獲得有關雞蛋在鹽水中變化的具體實驗。

  活動重點:

  幼兒能通過商量、分工、合作、共同探索。

  活動難點:

  能通過猜測、實驗、記錄感受鹽的多少與雞蛋之間的變化關系。

  活動準備:

  熟雞蛋、筷子、小勺、記錄紙、鹽各6份、紙板、紙、泡沫、塑料板、瓶蓋、碟片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聽故事《瀟灑哥落水了》后提問:有什么好辦法能將瀟灑哥救上岸呢?

  1、教師:剛才小朋友都想了很多的好辦法救瀟灑哥上岸,現(xiàn)在請小朋友看一看你們的`桌子上有什么?請你們利用我們桌上的道具試著讓我們的雞蛋浮在水面上。

  2、幼兒實驗、教師進行個別指導。

  3、小朋友做完實驗后,請小朋友說出自己是用什么道具讓雞蛋浮起來的。

  1、分組小朋友都找到了自己認為很好的辦法,救了我們的瀟灑哥,但是,今天老師還帶來一個特殊的道具(鹽)想請小朋友再來試著用鹽做一次實驗看看雞蛋能不能浮起來。

  要求:

  1、三個好朋友分工合作,進行實驗,放一次鹽就要在紙上記錄一次,還要記錄下雞蛋在鹽水中的變化。

  2、幼兒實驗,教師巡視提醒幼兒做好記錄。

  3、觀察雞蛋在鹽水中浮起來的變化。請每組的組長向大家介紹自己組的記錄內容。

  教師小結:小朋友一起努力相互配合,我們發(fā)現(xiàn)雞蛋仔鹽水中會漸漸的浮起來,也成功的救了我們的瀟灑哥?墒菫t灑哥它還有一個煩惱,就是它得救了以后就不怕掉入水中了,可是他們還有其它的蛋類好朋友如(鵪鶉蛋、鴨蛋等等)它們能在鹽水中浮起來嗎?我們下次再來做實驗,小朋友再見!

幼兒園科學教育教案10

  教學主題:幼兒園地震安全教育

  教學目標:通過教育,讓幼兒了解地震的基本概念及發(fā)生過程,掌握基本的防震、避險知識與技能,掌握應對地震的正確方法,增強自我保護意識與生存技能。

  教學重點:了解地震的基本概念及發(fā)生過程、掌握防震、避險知識與技能、掌握應對地震的正確方法。

  教學難點:災難發(fā)生時,如何正確、迅速、有序地處理各種情況,如何自我保護。

  一、導入環(huán)節(jié)(10分鐘)

  1、教師引導幼兒們雙手合十,閉上眼睛,培養(yǎng)靜心思考的習慣,體驗心靈上地震給我們的激動和震撼;

  2、教師播放一段地震的視頻,讓幼兒通過視聽,初步了解地震的基本概念和發(fā)生過程;

  3、教師告訴幼兒:“地震是一種自然現(xiàn)象,其實并不可怕,只要我們了解地震的情況,知道應該怎樣自我保護,就可以在地震來臨時不驚慌,安全度過難關。”

  二、知識講解環(huán)節(jié)(20分鐘)

  1、什么是地震?

  地震是地球上地殼發(fā)生的自然震動現(xiàn)象,是由于地球內部各種地質構造和活動所產生的一種自然現(xiàn)象。

  2、地震的特點和影響?

  地震具有突然性和不可預測性,主要影響是建筑物的破壞和人員傷亡。

  3、地震時應該做些什么?

  (1)在地震發(fā)生時,注意保持鎮(zhèn)靜,不要驚慌失措,要聽從指揮、秩序井然有序;

 。2)要立即停止一切活動,就地躲避;

 。3)在教室、宿舍等室內,應迅速躲到下面或墻邊,以避免物品掉落所造成的傷害;

  (4)如果身處在逃生口、窗口或樓梯口等險地,應迅速逃出;

  (5)盡量不要隨意擠向出口,引起踩踏;

 。6)如果無法躲避,要用手捂住頭部,以減少身體受傷的機會。

  三、實操訓練環(huán)節(jié)(30分鐘)

  1、應對突發(fā)事件的常規(guī)訓練

  (1)突發(fā)事件屬于“緊急狀況”,教師需要組織學生進行模擬,演習規(guī)定時間內如何迅速、順利地安全疏散;

  (2)訓練對象:全體幼兒,分散在教室、活動室等不同場景中;

 。3)訓練方法:由教師在宣布“發(fā)生地震,進行疏散”后,提示幼兒們采取適當?shù)腵行動,幫助幼兒掌握逃生方法與技能;

  (4)訓練要點:教師在訓練過程中應時刻加強幼兒防衛(wèi)災害和自我保護的意識,培養(yǎng)幼兒對突發(fā)事件的應對能力和心理承受力。

  2、逃生避險訓練

  (1)幼兒在活動室、走道等場所之間來回走動,各就各位,等待教師指令;

 。2)教師宣布“發(fā)生地震,大家躲起來”,幼兒們迅速躲在墻角,保護好頭頸部;

  (3)教師指揮幼兒們按照近處優(yōu)先、安全第一的原則,逐一向指定地點沖出。

  3、用示意圖和實物模型講解應急物資

  告訴幼兒們有哪些應急物資需要準備,如滅火器、手電筒、應急照明燈、避震錘、救生繩索等。教師用示意圖和實物模型展示這些應急物資,并讓幼兒們模擬如何使用這些物資,提高他們應對突發(fā)事件的能力。

  四、教學總結環(huán)節(jié)(10分鐘)

  1、教師對今天的教育活動進行總結,讓幼兒對已經學過的知識及技能進行回顧;

  2、教師引導幼兒們表達對本節(jié)課內容的理解及使用、掌握情況。

  五、課后延伸活動

  1、帶幼兒到戶外參觀消防站、民防物資專賣店等地,了解更多有關避險、自救的知識;

  2、讓幼兒體驗在戶外自救和借助生命體征吸引救援的方法。

幼兒園科學教育教案11

  在幼兒園的科學教育中,電路實驗是一項既有趣又具有教育意義的活動。通過電路實驗,幼兒可以在玩耍中學習,培養(yǎng)觀察、動手、思考的能力,同時也可以初步理解電路的基本原理。

  一、前期準備

  1.教學目標

  通過本次實驗,讓幼兒初步了解電路的組成和工作原理,培養(yǎng)動手能力和觀察力,激發(fā)學習科學的興趣。

  2.教學資源準備

  銅導線、電燈泡、電池、電池盒、開關、插頭、廢舊玩具模型等。

  3.安全注意事項

  教師要提前對實驗器材進行檢查,確保沒有損壞和安全隱患。在實驗過程中,要注意防止幼兒誤碰電路,以免造成電擊傷害。

  二、實驗步驟

  1.實驗前的引入

  教師可以通過簡單的問答或故事引入電路的概念,讓幼兒對電路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和了解。

  2.實驗操作

 。1)組裝電路:讓幼兒用銅導線、電燈泡、電池、開關等器材組裝一個簡單的電路。

  (2)觀察現(xiàn)象:當電路通電時,燈泡會亮起來;

  斷開電路時,燈泡會熄滅。

 。3)討論解釋:教師引導幼兒觀察電路的現(xiàn)象,然后和他們一起探討電路的工作原理。

  3.實驗總結

  幫助幼兒總結電路實驗的過程和結果,鞏固他們對電路的認識和理解。

  三、教學方法

  1.體驗探究法

  通過自己動手組裝電路,讓幼兒親身體驗電路的工作原理,培養(yǎng)他們的動手能力和觀察力。

  2.啟發(fā)式教學法

  通過引入故事、問題等方式,啟發(fā)幼兒去思考和探究電路的奧秘,激發(fā)他們學習科學的興趣。

  四、教學反思

  1.教學效果

  通過本次實驗,幼兒是否初步了解了電路的組成和工作原理?是否培養(yǎng)了觀察、動手、思考的能力?

  2.教學建議

  針對本次實驗的教學過程和效果,提出相應的改進和完善建議,以便以后的教學實踐中更好地開展類似的科學實驗。

  個人觀點和理解:

  電路實驗是幼兒科學教育中的重要一環(huán),它不僅可以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能力和觀察力,還可以啟發(fā)他們對科學的興趣。在進行電路實驗時,教師應該注重操作的安全性和教學效果的達成,同時也要注重啟發(fā)幼兒的思考和探究能力。

  總結和回顧:

  通過本次詳細講解,相信您對幼兒園科學實驗電路教案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jù)幼兒的芳齡和實際情況適當調整教學內容和形式,讓幼兒在玩耍中快樂地學習科學。

  希望本文的內容對您有所幫助,也期待您能在實際教學中取得豐碩的`成果!

  五、教學拓展

  1.制作簡單的串聯(lián)電路和并聯(lián)電路

  在幼兒對電路有了初步的認識后,可以引導他們制作簡單的串聯(lián)電路和并聯(lián)電路。通過實際操作,讓幼兒感受不同電路的組成和工作原理,進一步加深對電路的理解。

  2.制作簡單的電動玩具

  可以引導幼兒利用廢舊玩具模型和電路器材,制作簡單的電動玩具,如小車、風車等。讓幼兒親自動手制作,體驗電路的實際運用,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

  3.利用故事和實驗結合

  可以設計一些有趣的故事情節(jié),結合實際的電路實驗,讓幼兒在參與實驗的過程中,體驗故事中的情境,更好地理解電路的工作原理。

  六、家庭作業(yè)

  為了進一步鞏固幼兒對電路的認識,可以布置一些家庭作業(yè),如讓幼兒觀察家中哪些器具是電路,或者制作一個簡單的電動玩具等。

  七、評價方式

  可以通過觀察幼兒的實際操作和參與情況,以及他們對電路的討論和解釋,來評價他們對電路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同時也可以通過畫畫、寫作品、口頭表達等形式,讓幼兒表達對電路實驗的感受和理解。

  八、教學建議

  在進行電路實驗教學時,教師要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要注重實際操作的安全性,確保幼兒在實驗中的安全;同時也要及時總結和反思教學效果,不斷改進和完善教學內容和形式。

  個人觀點和理解:

  電路實驗是一項既有趣又富有教育意義的活動,可以幫助幼兒初步了解電路的組成和工作原理,培養(yǎng)他們的動手能力和觀察力,激發(fā)他們學習科學的興趣。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引導幼兒,激發(fā)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讓他們在實驗中體驗科學的樂趣。

  總結和回顧:

  通過本次詳細講解和擴展,相信您對幼兒園科學實驗電路教案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jù)幼兒的芳齡和實際情況,以及教學目標的要求,靈活調整教學內容和形式,讓幼兒在玩耍中快樂地學習科學。

  希望本文的內容對您有所幫助,也期待您能在實際教學中取得豐碩的成果!讓幼兒在電路實驗中,收獲知識的也享受到科學探究的樂趣。

幼兒園科學教育教案12

  活動目的:

  1、通過本次活動使幼兒生活中常見的瓶蓋產生濃厚的興趣,并且能夠積極參與瓶蓋游戲。

  2、通過幾種瓶蓋游戲,了解瓶蓋的各種用途。

  3、通過對瓶蓋游戲的探索,提高幼兒的觀察力、思考力、動手能力以及平衡能力。

  教案準備:

  制作的瓶蓋樂器(每位幼兒一份)、教室的墻面擺放用繩子系好的瓶子若干、幾種帶瓶蓋的瓶子、起子、用瓶蓋鋪的路、小筐若干、課件相關磁帶。

  教案過程:

  一、每位幼兒手拿瓶蓋樂器用不同方法演奏中激發(fā)幼兒對活動興趣。

  教師引題:

  師:老師今天為小朋友帶來了有趣的瓶蓋樂器讓我們一起來演奏吧!

  1.跟著教師按教師的口令打拍2.隨著不同的音樂有節(jié)奏的.打拍師:小朋友的小手真能干,太棒了!老師為你們鼓掌。咦!你們聽到什么聲音了嗎?許多瓶子寶寶們現(xiàn)在找不到自己的瓶蓋都哭起來了,讓我們一起來給瓶寶寶們找合適的瓶蓋吧!

 。ㄓ變嚎春闷孔雍褪掷锏钠可w找出對口的瓶字把瓶蓋蓋上。)

  二、觀看課件了解不同瓶蓋的用途:

 。1)觀看水壺瓶蓋的用途師:小朋友,你們在哪兒看過這樣的瓶子?它要不蓋好瓶蓋會怎么樣?(水壺里的水會變涼的、會進很多的灰塵的…)(幼兒通過畫面觀察開蓋以后熱水降溫的過程。)小結:瓶蓋讓水壺里的水不進灰塵而且還讓瓶子的熱水涼的更慢一些。

 。2)找出食醋瓶蓋的用途師:這里的食醋瓶要是沒有瓶蓋會怎么樣呢?(它的味道很快消失的…)(讓幼兒聞一聞用瓶蓋蓋好保存的食醋和沒有瓶蓋保存的食醋在味上有什么不同.)小結:不蓋瓶蓋會跑味道,所以保存時必須要蓋好瓶蓋。

  總結:我們今天看到了瓶蓋有很多用途。不蓋好瓶蓋會撒水、瓶子里還會進灰塵、喝了這樣的水會得病、不蓋好瓶蓋還會使熱水很快變涼、會使醋很快跑味,所以這些瓶子一定要蓋好瓶蓋保存。

  三、幼兒操作中掌握起開瓶蓋的各種方法師:

  小朋友們這里有很多不同的瓶子寶寶,它們都有不同的方法來起開瓶子的。讓我們一起來試一下它們都用什么方法來起瓶蓋呢?

 。ㄓ變涸诳鹄镎易约合矚g的瓶子起蓋。了解不同瓶子的起蓋方法)放藥瓶:手抓凹進去的部位從前面用力拉到最后*玻璃藥瓶:手抓瓶蓋用力往上拔。

  啤酒瓶:用起子夾住瓶蓋往上起。

  飲料瓶:用手掌用力拍打飲料瓶底部后用力扭開瓶蓋。

  小結:除了我們今天了解的瓶子以外還有很多不同瓶子,它們起瓶蓋的方法也是不同的。

  四、用瓶蓋鋪好的"瓶蓋路"上走路師:小朋友們看一看前面有很長的"瓶蓋路",讓我們一起來走走吧!

 。ń處熀陀變涸"瓶蓋路"上走動,比一比誰走的更穩(wěn),更好。)

幼兒園科學教育教案13

  教案目的:

  1、通過操作活動,讓幼兒初步了解磁鐵能吸鐵的特性。

  2、激發(fā)幼兒對磁鐵吸鐵現(xiàn)象的探索興趣,發(fā)展觀察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教案準備:

  1、每人一個小籃子、一塊磁鐵;積木、積塑、螺絲帽、鑰匙、回形針、硬幣、紙張、布條、茶杯等物品。

  2、帶有磁鐵的文具盒、書包等實物及一些圖片。

  教案流程:

  一、游戲“尋寶“導入活動。

  1、小朋友,今天老師要帶你們去尋寶,但是去尋寶時我們小朋友都要帶上一樣東西才能尋到,我們看看我們要帶什么東西進去?(教師出示磁鐵)。磁鐵有什么用呢?人幼兒自由說說。

  2、現(xiàn)在小朋友們可以拿著磁鐵進去玩了?你們看看會發(fā)生什么事?老師巡回指導。師:小朋友看看為什么磁鐵吸不住這個東西?幼:因為它是木頭的。師:朋友聰明,那你們看看磁鐵為什么又不能吸住這個東西呢?幼:因為它是塑料的

  師:小朋友,你們玩好了嗎?現(xiàn)在時間到了,你們去找個位子坐下來,老師請小朋友說一說剛才磁鐵都吸了什么東西。坑祝河嗅斪,有夾子,有瓶蓋,有別針。

  師:哇!磁鐵的本領可真大啊!磁鐵吸了這么多東西?那你們看看磁鐵吸得東西有什么共同的特點。

  幼:他們都是鐵做的。

  教師小結:原來磁鐵可以吸住鐵的.東西。

  二、兒動手操作,發(fā)現(xiàn)磁鐵隔物吸鐵的特性

  師:現(xiàn)在老師再請你們來玩一個游戲,現(xiàn)在每個小朋友一個人拿一個紙板,把磁鐵上面的東西拿下來放在紙板里,你們再玩玩看會發(fā)生什么事?師:小朋友,你們說說看為什么這些東西在紙板上動起來啊?幼:因為紙板下面有磁鐵。老師小結:小朋友真聰明!告訴你們磁鐵還有一個秘密就是它還可以隔著物體吸鐵,但是這些物體不能太厚。

  三、創(chuàng)設情境,讓幼兒了解磁鐵在生活中用途

  1、剛才老師不小心把很多的別針掉進了這些沙子里,你們能不能幫助

  老師想想辦法撿起來?但是用手撿太麻煩了,你們有沒有更好地辦法啊?師:剛才我們剛剛學過了一個磁鐵的特點,你們可以不可以利用磁鐵來把老師的別針撿起來啊!誰來試試?!原來真的可以!

  2、原來磁鐵在我們生活中給了我們這么多的方便!那我們再來看看磁鐵還有什么用處?教師出示鉛筆盒,背包,磁性玩具和圖片引導幼兒觀看了解。

  四、活動結束

  剛才我們知道了磁鐵有這么多的本領,回家后河爸爸媽媽再找一找磁鐵還有什么本領好不好?

幼兒園科學教育教案14

  活動目標:

  1、積極主動尋找生活中用紙做的東西。

  2、了解紙的制作過程,嘗試做再生紙。

  3、增強環(huán)保意識,愛惜身邊的每一張紙。

  4、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容。

  5、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教學掛圖。

  2、空瓶子、廢紙、吸水布。

  活動過程:

  一、游戲。找找書中的紙,激發(fā)幼兒活動的興趣。

  1、用比賽的方式讓幼兒看幼兒用書第2頁。

  教師:今天,我們來比比賽,請你們找找這頁書上什么東西是使用紙做的,它們在什么地方?把它圈出來。規(guī)定時間為一分鐘,預備開始!

  2、請個別幼兒回答,其余幼兒補充。

  教師:時間到!誰來告訴老師你做的結果。他們有哪些用呢?

  教師小結:書中的這些東西好多都是用紙張做成了各種物品,為我們的生活提供了方便。

  二、遷移幼兒已有生活經驗,引導幼兒回憶生活中見過的紙,鼓勵他們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教師:平時你見過什么東西是用紙做的?它有什么用?我們想象一下,如果生活中沒有紙會怎么樣?(鼓勵幼兒自由發(fā)表意見。)

  教師小結:我們的生活中如果沒有紙,會特別的不方便,我們也沒有書看了。

  三、通過教學掛圖,了解紙的制作過程。

  1、出示掛圖。

  教師:你們知道紙是怎么來的嗎?紙的制作過程簡單嗎?它需要幾道工序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2、帶著孩子觀看教學掛圖,引導幼兒邊看掛圖邊了解紙的制作過程。

  四、激發(fā)幼兒的環(huán)保觀念,鼓勵幼兒用收集的廢紙制作再生紙。

  1、引導的幼兒說一說自己是怎樣愛惜紙的。

  教師:小朋友們都知道紙是來之不易的,平時應該怎樣愛惜紙呢?

  教師小結:平日里我們要愛惜紙,不浪費紙。

  2、激發(fā)幼兒利用廢紙做再生紙。

  教師:剛剛我們了解了紙的制作方法,孩子們想想,平時我們用完的廢紙能不能回收利用呢?

  教師小結:我們生活中的廢紙的用處可大了,有的紙箱可以回收利用制作手工作品,還有專門回收廢紙等,經過專門的加工廠加工以后再變成新的紙呢!

  五、教師和幼兒制作再生紙。

  1、師幼一起制作再生紙。

  教師:今天我們也知道了一個簡單的方法自己可以動手來制作再生紙,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跟著剛剛我們知道方法制作再生紙吧!。

  2、活動延伸。

  教師:再生紙制作好了,但是要過一天瓶里的紙再能軟化,那我們先放在區(qū)角,明天我們一起再來看看!孩子們回家后也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制作再生紙。

  小百科:紙,用植物纖維制造,是能任意折疊用來書寫的非編制物。

幼兒園科學教育教案15

  玩玩紙

  設計意圖:

  紙,雖然是幼兒平時常見的一種物品,但幼兒并不對各種紙的特性及用途進行探索,在認識紙的過程中,非常有必要給幼兒創(chuàng)設一個能充分探索、嘗試、感知的活動,以引起幼兒探索紙的秘密的興趣。

  活動目標:

 、奔ぐl(fā)幼兒探索紙的秘密的興趣,體驗發(fā)現(xiàn)的快樂。

  ⒉讓幼兒感知不同紙張在水里的變化,能用語言與同伴交流探索的過程與結果。

 、匙層變簢L試通過探究、討論客觀的記錄事實。

  活動準備:

 、睅熒餐占凹、卡紙、牛皮紙、面巾紙、電光紙、手工紙、報紙、瓦楞紙等。

 、菜5只,抹布5塊。

 、秤涗浖堄變喝耸忠环。

  活動過程

  ⒈引導幼兒觀察紙的.外形有哪些不同之處,讓幼兒初步感知紙的不同類型,并讓幼兒根據(jù)生活經驗猜測且指出不同紙張的不同用途。

  引導詞:你們桌子上的紙看起來有哪些地方不一樣?摸一摸有什么地方不一樣?猜一下,它們都能做什么用?

  ⒉請幼兒先猜測紙遇到水會怎樣,然后用桌子上的操作材料一一實驗,說出不同的紙遇到水后的不同反映。

  猜猜——各種紙遇到水以后會變成怎樣。

  找找——哪些紙可能會爛,哪些紙可能不爛,將手中的紙分一分。

  試試——一張張將紙放入水里,驗證剛才猜想的結果。

  議議——紙怕不怕水。

  引導詞:如果紙到水里去了會怎樣?所有的紙到了水里以后都一樣嗎?

 、痴堄變河懻摓槭裁从械募埮滤械募埐慌滤,教幼兒要愛惜紙張。

  比比——哪些紙(不)爛,哪些紙爛的慢(快),哪些紙不怕水。

  講講——將探索過程中的發(fā)現(xiàn)講給大家聽一聽。

  小結:我們用的紙有的很怕水,一沾水紙就壞了,我們在用的時候一定要小心,尤其是我們的書本。

 、匆龑в變河懻摬煌埖牟煌猛尽

  想想——不同的紙有什么不一樣的用處。

  ⒌以小組為單位,請幼兒記錄自己觀察的結果。

  記記——將自己的發(fā)現(xiàn)用記錄紙記錄下來。

 、杜c

  幼兒一起處理泡壞的紙,收拾桌面結束活動。

【幼兒園科學教育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科學教育教案04-03

幼兒園科學教育教案15篇04-03

幼兒園科學教育教案經典15篇12-13

大班科學教育教案01-12

幼兒園科學的教案02-04

小班科學教育活動教案03-15

大班科學教育活動教案02-20

清明節(jié)科學教育教案12-05

幼兒園教案科學教案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