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堂教學實踐體會

時間:2023-05-05 08:23:24 心得體會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新課堂教學實踐體會

  一.利用教材,精心設計,促進生成

新課堂教學實踐體會

  新課程理念下的預設應是一種能留給教學足夠空間的預設;是一種包含著豐富生成性的預設,是一種寬容偶然性和突發(fā)性,促成多樣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預設;是一種能夠促進教師和學生共享教學的預設,不僅有高水平的思維和智力加工,而且有積極的情緒體驗和情感高峰的預設。我想我校徐老師的課就是最好的范例。例如他在教學《一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時例2的教學過程:

  師:同學們,請看,猴子也來到我們中間了!看了這幅圖,你知道什么信息?

  生1:有兩只猴子在采桃。

  生2:一只猴子采了14只,另一只猴子也采了14只。

  生3:14只桃子都是10只放在一個筐里,還有4只放在一個筐里。

  師:那么兩只猴子一共采了多少只桃子?怎樣列式解答呢?

  生1:14+14

  生2:14×2

  生3:2×14

  師:那這道題你是怎樣算的呢?同桌間可以商量下。

  生1:我是用14+14,得到28的。

  生2:我是看圖的,右邊筐里一共是8個,左邊筐里一共是20個,合起來是28個。

  生3:我是用乘法來想的,10乘2等于20,4乘2等于8,20加8等于28.

  生4:我的想法和他們不一樣,14是兩個7,乘2后就是4個7,四七二十八。

  師:哦,這種想法真好!

  在這段教學中,教師充分挖掘文本資源,留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和空間,極大程度的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性,不僅達到了預設的效果,還出現(xiàn)了超越了預設的新情境和新想法,出現(xiàn)了14是兩個7,乘2后就是4個7,四七二十八,這一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精彩想法,是課堂教學中動態(tài)生成的寶貴資源。

  二. 善于捕捉,放大生成瞬間

  課堂教學中,學生可能會涌現(xiàn)出許多新的想法、出現(xiàn)許多新的問題、暴露許多新的思維。這些新想法、新問題、新思維,不管是否估計、預料到,都是來源于學生的實際,都是學生迫切想知道的內容。我們應想學生所想,急學生所急,及時捕捉課堂教學中閃動的亮點,隨機應變,因勢利導,優(yōu)化課堂教學的每一個過程,為學生學習注入新鮮的血液。

  例如《千克的認識》教學中

  生:老師,我看我媽媽買蔬菜、水果時,總是講買了幾斤,斤就是千克嗎?

  師:這位同學真善于開動腦筋,給我們提出了一個這么好的問題。因為我們所生活的區(qū)域,都習慣用“斤”做計量單位,因此,日常生活中,我們幾乎很難聽到“千克”這個計量單位。其實,“千克”是國家法定的計量單位,而“斤”是日常生活中我們習慣使用的計量單位,同學們有誰知道“千克”與“斤”的關系嗎……

  在教學過程中,盡管要學生“掂一掂”、“稱一稱”去感知一千克物體有多重,但學生還是覺得抽象。當把“千克”與他們生活中很熟悉的計量單位“斤”聯(lián)系起來時,再要聯(lián)系生活實際說說一千克物體大約有多少,學生就爭先恐后的回答。

  生:16個雞蛋大約1千克,8個蘋果大約1千克……課堂教學過程是一個動態(tài)變化、發(fā)展的過程,也是師生、生生之間交流互動的過程。在上述教學過程中,正是積極捕捉了學生的這一意外,不僅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了知識,而且還彌補了教師教學的漏洞和不足。

  在聽《圓的周長》一課過程中,新課導入時,教師原來預設的是讓學生用繞、滾的方法測量出手中的圓片后,出示大屏幕的圓,能否用繞、滾得方法得到它的周長,說明繞、滾的方法有一定得局限性,從而揭示矛盾,那么是不是有更普遍的方法可以求圓的周長呢?由此激起學生探究知識的欲望。可是在真正的實施過程中,學生并沒有落入“圈套”,而是在討論怎樣得到圓桌周長的時候就把計算方法說出來了。對此,這位老師比較機智,在尊重學生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十分巧妙的設計了兩個問題,“那你覺得哪一種方法最好?”“對于這個公式你有沒有不明白的?”,隨機“變更”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去經歷“圓的周長計算公式”形成的全過程。正是教師這種審時度勢,相機調整教學預設的良好態(tài)度,才使學生有更加充分的時間投入到主動學習、積極探究的活動中,獲得思想啟迪,加深知識理解,促進思維拓展,真正感受自身的價值,享受知識的甜蜜,感受心靈成長的幸福。

  三. 如何把握非預設生成

  所謂非預設生成是指在課堂的師生互動中,學生提供的學習材料,學習的思維成果和學生開展操作獲得的結論等,是教師預先所沒有料到的。簡單地說就是指老師預設之外而又有意義的學習生成。因為非預設生成是課堂中最不穩(wěn)定的因素。它會給課堂帶來意外的感受,或是精彩,或是尷尬。那么,面對課堂上突發(fā)的非預設生成,教師可以采取這樣一種策略:“他剛才說的什么問題,誰聽明白了!边@是給自己一個緩沖的時機,如果學生提供的非預設生成意外能給學生帶來探究的沖動或能夠引起學生的爭論,不妨就臨時組織探究和討論。記得自己在上《分數(shù)小數(shù)的互化》一課教學中曾好幾次出現(xiàn)非預設生成。原來的教學設計讓學生計算了一些分數(shù)化小數(shù)的題目后,出示判斷題,讓學生判斷,有的分數(shù)能化成有限小數(shù),有的分數(shù)不能化成有限小數(shù),你覺得一個分數(shù)能否化成有限小數(shù)與什么有關呢?A、分子B、分母。在兩次試上過程中發(fā)現(xiàn)這個問題很簡單,全班學生都選擇B。就有老師建議不出示選擇題,口頭提問:有的分數(shù)能化成有限小數(shù),有的分數(shù)不能化成有限小數(shù),你覺得一個分數(shù)能否化成有限小數(shù)是與分子有關呢,還是與分母有關呢?本來以為很簡單的的問題,在正式上課的過程中這個問題生成了三個答案,生1說:與分子有關。生2說:與分母有關。生3說:與分子和分母都有關。而且大多數(shù)同學都認為與分子和分母都有關。這是讓我沒有想到的,于是我就讓學生仔細觀察黑板上的分數(shù)化小數(shù)的過程,再討論討論,尤其是分子相同的情況下,有的分數(shù)能化成有限小數(shù),有的不能。應該說我對這里出現(xiàn)的非預設生成把握的也不是很好,應該先肯定學生的想法非常好,來看看我們今天要研究的分數(shù)能否化成有限小數(shù)主要與誰有關,再組織他們討論一下。

  作為年輕老師我深深感到:在生成性的教學中,有效的課堂調控尤顯重要,面對不同的學生,教師把握課堂的水平就是一種教學的藝術。特別佩服那些特級教師、名師駕馭課堂的能力,他們把非預設生成的問題調控的非常好,以致成為整節(jié)課的亮點。

  四. 激勵評價,營造生成空間。

  課堂要動態(tài)生成,少不了要將學生所想的、所要說的說出來,否則生成則成無源之水。然而學生所想,有時是基于獨特且富有創(chuàng)造的精彩見解,有時是一種錯誤理解,或是一種暫時難辨真?zhèn)蔚哪:碚,怎么辦?教師要做的是首先要承認學生思路的合理性,激勵學生將這些思路展示出來,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前者是很容易得到教師的激勵評價,但對于后者來說,教師往往會流露出不耐煩的情緒,而傾向于采用否定的簡單處理方式。其實,學生錯誤或模糊的思路,正是反映了他們當前認知上的沖突,或知識遷移上的障礙所在,教師完全可以將其作為洞察、開發(fā)學生發(fā)展?jié)撃艿挠行侄,找出某些錯誤的“合理性”,以滿腔熱情,殷切期望,及時給與肯定,讓學生在由沖突走向和諧的過程中,獲得認知上的飛躍,情感上的體驗,為課堂營造一個輕松、活潑、充滿激情的學習氛圍。

  總之,我認為新課標下的教學預設要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在隨機生成中走向完善。具體而言,就是在實施教學方案時,因善于捕捉和利用課堂上的動態(tài)生成性資源,因時、因人、因勢、因情去做靈活、及時的應變處理。我們有理由相信,生成性的教學觀將使我們的教學過程成為師生互動、互促,教學相長的過程,成為激發(fā)師生的生命潛力、煥發(fā)生命激情的過程。

【新課堂教學實踐體會】相關文章:

課堂教學的新境界:新在哪里?04-30

中學數(shù)學新課堂教學心得體會11-10

優(yōu)化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實踐與體會04-30

新德育課程與課堂教學04-30

研討后的新實踐04-29

新電力與新服務下的新實踐工作總結05-03

新課標下課堂教學的新境界04-30

用新的教育理念改革課堂教學04-30

新媒體實踐心得體會(通用22篇)01-04

新實踐美學的宣言-評張玉能教授的《新實踐美學論》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