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梅盆景的啟迪散文

時間:2021-04-15 08:50:13 散文隨筆 我要投稿

病梅盆景的啟迪散文

  在植物園的盆景園中,我看到了這樣的一個盆景。那應該是一株梅吧,花,已經(jīng)凋殘盡了,但是卻有著滿樹的綠色葉片,看上去,那造型似乎是一團團空中的綠云,這一朵朵的綠葉匯成的云,在樹干上飄浮著,做出俯視人間的姿態(tài)。那些葉子綠得非常讓人心動,顯得疏密有致的樣子,讓人情不自禁地對它愛不釋手,可是,當我看見那枝椏的時候,卻忍不住叫了出來,因為,那些枝杈,完全沒有舒展灑脫的樣子,全都顯得扭曲,形成了蜿蜒狀,蛇盤一般。

病梅盆景的啟迪散文

  再看那梅的旁邊,還有另外的一個樹根,看不出是不是梅,有可能是柏樹或是楊樹之類的吧,那樹根裸露在外面,長長的根須沿著盆子扭曲著,懸垂而下,到了末端的時候,卻又高高翹起,造型格外怪異?瓷先,倒像是一個縮小版的廬山瀑布,有著“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感覺,那末端微微翹起的根須,就好像是瀑布墜落后濺起的水霧一般。

  我詫異了,這梅樹,在我的印象中應該是很大的樹吧,如今,居然被當成了盆景。更何況,據(jù)我所知,樹木的本性,應該是樹干向著天生長,樹根向著地延伸的啊?墒,這盆景中的植物卻與眾不同,它的樹枝如此蟠曲,而它的樹根竟然裸露在外,而且,還擺脫了地心對它的無限吸引力,變得微微上翹。天地間,怎會有這樣的樹呢?

  我的身邊是一個西裝筆挺的中年男子,帶著一副黑框的眼鏡,看上去倒像是一個高雅之人,他看到了這盆盆景,顯得十分欣喜,湊近來,仔細地看著。一邊看,一邊在嘴里嘖嘖稱奇,自言自語地說著:“嗯,這個病梅盆景,真的是很不錯啊,有些野趣。只可惜,這里的盆景是不賣的,要是能賣的話,買回去,放在家里,日夜欣賞,那還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啊。”

  我不由自主地多看了那個男子兩眼,心中琢磨著他的話,“野趣”,這樣的盆景,當真有野趣可言嗎?一棵被幽囚在盆子里的樹,哪里能和大自然中自然長成的樹木相提并論呢?大自然里頭,真的會有一棵樹,是長成這么古怪的造型嗎?大自然里頭的樹木,應該是自然形成的啊,應該顯得蒼勁雄渾,顯得自然灑脫,顯得飄逸豪放,顯得妙趣天成,可是,如今,在我們面前的這個盆景呢,那里面的梅,顯然是被人們刻意拗成這樣的形狀的吧,又何來“野趣”呢?

  再說了,就算真的這盆景能賣,我想,我也絕對不會買的,因為,當我走進它的時候,我仿佛聽見了,那扭曲的身體正在呻吟,于是,我便有一種奇異的感覺,我不敢直面它,因為,就算我聽見了它正對著我呼喚,可是,我卻對此無能為力,并不能夠?qū)⑺鼜哪切⌒〉呐枳永镱^救出來。啊,“病梅”,這一個“病”字,真是形容得恰恰好啊。在我的心中,那就是一棵已經(jīng)病了的梅,所以,一旦靠近,我就能聽見它的痛苦,它的呼號。

  霎時間,我覺得有些頭暈,那中年男子還在扶著眼鏡仔仔細細地看著,仿佛在看一首無聲的詩,在賞一幅立體的畫,可是,我卻覺得興味索然,于是,慢慢地退了出去,在盆景園的露天長椅上坐下。

  盆景園并不是只有盆景的,在中間有一大片草坪,旁邊有假山、荷塘、曲徑,一派江南園林的風光,我座位的正對面就是兩棵高大的梅樹,枝干挺挺的,樹葉密密麻麻的,綠意盎然。還是看這樣的樹,更讓我覺得賞心悅目啊,剛才的那種藝術(shù)品,在我看來,稍微顯得有些“虐”,這樣的美,是我所欣賞不來的。我記得清朝的大文學家龔自珍在《病梅館記》中,曾經(jīng)有過這樣的記載,說:“梅以曲為美,直則無姿;以欹為美,正則無景;以疏為美,密則無態(tài)!蔽液俸僖恍,如此看來的話,那么,我眼前的這棵梅樹,又直、又正、葉子又茂密,還真的是“無姿”、“無景”、又“無態(tài)”啊。不過,我還是喜歡這樣純天然的梅樹,看著覺得爽,看著它昂首挺立的樣子,我的心情也會變得痛快,煩心事,都會忘記了。

  再回想一下剛才看過的那盆病梅吧,或許,在很多人的眼里看來,那奇特的形貌,是美的,可是,我卻覺得,這樣的盆景即便美,那也是畸形的美。我天生便不喜歡這樣的美,我喜歡自然的、健康的、充滿野性的美,比如說《紅樓夢》吧,哪怕所有人都喜歡里頭的林黛玉,喜歡她梨花帶雨的哭,喜歡她皺眉捂胸的痛,喜歡她葬花傷情的痛,可是,我卻不喜歡,我喜歡的還是向史湘云那樣的美,大度、豁達的美。再比如說那西子湖畔的西施,都說西子捧心的時候是美的,可是,我卻并不喜歡這樣病怏怏的西施,我更喜歡的是浣紗溪頭的西施,那樣的西施,身上閃爍著一種健康的、勞動者的光芒。

  所以說,不管是何種原因,一棵種在大地上的,高大挺拔的梅樹,和一棵種在盆中的病梅,我更愿意欣賞那具有自然天性之美的樹。

  說什么巧奪天工,說什么鬼斧神工,也只不過是使用了一些遏制生長的手段而已,有違天性啊,更何況,那一個小小的盆子,又如何能讓它的根須伸展開來呢。倒還不如這生長在室外的梅樹啊,雖然會經(jīng)歷一些暴風、驟雨、烈日的考驗,但是,能夠沐浴在自由的風里、自由的雨中,時刻聽到蟬鳴、鳥叫,那也是一件不錯的事情呢。自然,這世上并沒有能夠自由行走的花,可是,那種愜意,對于樹木來說,何嘗又不能讓它們體會到“天高任鳥飛,海闊任魚躍”的`感覺呢?

  在大自然中,要造成這樣的病梅,恐怕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所以,如此的病盆景,正是人類的杰作。

  看看人類是如何制造盆景的吧。為了使一根原本挺直的樹枝彎曲,就用金屬桿與枝干捆綁起來,硬生生地將它拗成45度角。還可以在樹干上用尖刀鑿出一道小槽來,然后再加以彎曲,綁上鋼絲。至少要兩三年的時間,才能將這些金屬桿或是鋼絲去掉。有時候,為了使得植物的形狀好看,還會剝?nèi)ニ牟糠直砥。人們就這樣,根據(jù)自己的喜好,對于植物肆意進行著手術(shù),嫁接啊,修剪啊,蟠曲啊,以使一棵并不蒼老的植物,顯出遒勁蒼老之貌,以滿足自己的審美需要。

  甚至,人類還總結(jié)出了經(jīng)驗,撰寫成了文字,將自己的經(jīng)驗之談記錄下來,留給后人學習,“今人以盆盎間樹石為玩,長者屈而短之,大者削而約之,或膚寸而結(jié)果實,或咫尺而蓄蟲魚,概稱盆景!眴问强纯催@些文字,我就有一種欲哭無淚的感覺,似乎是聽見了盆景的哭喊聲。

  最要命的是,人類不僅用扭曲天性的方法,制造出來那些病盆景,而且還要為它們賦予一些定義,這個盆景是用來表現(xiàn)英雄頂天立地的豪杰氣的,那個盆景是表現(xiàn)老人老而彌堅、老驥伏櫪的堅強意志的,還有那個,是反映高士瀟灑超脫的清高氣節(jié)的……有人說,這就叫做藝術(shù),這就叫做人與大自然的和諧統(tǒng)一,這就叫做形神兼?zhèn),妙趣天成。不過,對我來講,這些我都沒有能夠看到,我所看到的,只有一種,那就是,我看到了植物們百折不撓的頑強毅力。

  可不是嗎?人類作為萬物的靈長,總是想著要馴服其他的生物,他們種植植物,馴養(yǎng)動物。但是,植物和動物的馴服之間,有一個很大的不同。對于動物,比如是一只狗吧,要是你真的馴服了它呢,它恐怕就會一輩子都認為你是它的主人,對你死心塌地,忠誠不二?墒,植物就不一樣了,哪怕你用鐵絲,用繩子捆綁它,用剪刀修建它,表面上看,它好像是被你捋順了,可是,只要一得到機會,繩子、鐵絲松開之后,新的枝葉長出來之后,它有可能依舊會按照自己原先既定的生長方式,向著藍天或是大地伸展的。植物雖然不會言語,但是,它們的性格卻更為堅毅啊。

  說實話,我并不太擔心這盆中的病梅,因為,它原比我想象的要堅強得多,我相信,任何形式的修剪,都無法阻止它依著自己的天性生長。正相反,我所擔心的,反而是創(chuàng)造出這病梅的人類自己。

  人類,會不會因為太過于迷戀這樣的病態(tài)的美,癡戀這樣壓制天性的美,而把這所謂的藝術(shù)擴大化,從植物身上,延展到自己的身上呢?

  或許,有人會說,這根本就是杞人憂天,難道,人類還能把自己像一棵樹一樣,種在盆子里頭嗎?人是動物,人的身體,要種在盆子里,顯然是不現(xiàn)實的,但是,人的思想呢?難道就從來都沒有過那些條條框框的清規(guī)戒律,來壓制人類的天性自由發(fā)展嗎?

  在我看來,人的思想,就好比是一棵樹。我必須得承認,作為一棵思想之樹,是不可能完完全全天馬行空,自由自在的,所以,它還是需要一定的規(guī)則來加以制約的,就好像真善美,這天地之間永恒的真理,還有那些必要的法律法規(guī),這些都是有必要存在的。它們的存在,就好像是泥土一般,植物只有在泥土里,才能自由生長,而人的思想,也必須要受到一定的制約,才不會想得偏了,走向極端,或鉆進小胡同。

  但是,還有那些過度制約人天性的條條框框呢,它們就好像是那些限制梅樹自由生長,把它們變成病梅的鐵絲、繩索一般,它們將人類變成了只懂得屈從而沒有想象的軀殼,就好像是小說《套中人》中的主人公那樣,那樣的人生,是可悲的。

  在人類的發(fā)展史上,這樣的事情,并不在少數(shù)啊。就說中國吧,自從朱熹朱老夫子開始講究禮法,一條一條嚴苛的規(guī)定,將人們的思想和行為,限定得死死的,這也不許做,那也不合禮,于是,人們只有枯坐在家中,什么也做不了了。男子倒還好說,對那女子的束縛就更嚴格了,從“三從四德”開始,束縛著女子的思想,用“餓死事小,失節(jié)事大”來限制女子的行為,更可恨的是,對于女子的摧殘,竟然從思想上,逐漸延伸開來,向著肉體擴展。于是,便產(chǎn)生了一個丑陋的副產(chǎn)品,裹小腳。在封建禮教的束縛下,女子們自己心甘情愿地,像一株病梅那樣,讓人用細細長長的布條,將自己的腳纏成畸形,裹成了“三寸金蓮”,然后,供人欣賞。在這一個瞬間,女子已經(jīng)不是女子了,她已然變成了一盆病盆景。

  中國是這樣,外國也沒有好到哪里去啊,比如在歐洲的中世紀,宗教嚴格地限制著人們的思想,直到文藝復興,才有所好轉(zhuǎn)。

  在那種狀態(tài)下的生活,已經(jīng)不能算是“生活”了,那只不過是了無生趣的活著,沒有了生趣的活,只能是茍活。

  誰不希冀像天上的云,流動的風,飛翔的鳥一樣自由自在呢?在說起那病梅吧,其實,在世上,也并不是只有我一個人在欣賞病梅盆景的時候,得到了啟迪,比如,那位龔自珍先生,就也感受到了病梅的痛苦。

  于是,面對著自己買回來的那幾百盆病梅盆景,他痛苦不堪,甚至為了它們而痛哭流涕;蛟S,能夠得到龔自珍的一滴淚,那些盆景也應該安心了吧。不過,龔自珍所做的,還遠遠不止是這些,他立誓要拯救這些盆景,用他自己的話來說,便是“療之,縱之,順之”。為了拯救這些盆景,他將束縛那些病梅的繩子一一松解開,不僅如此,還砸碎了那些花盆,讓那些梅樹全部都回歸大自然,種植在南山了。

  不知道那些梅樹被種植到自然環(huán)境下,還是不是能夠適應,那龔老夫子的選擇,究竟是拯救它們與水火之中,還是好心辦錯事呢?

  或許,那些病梅已經(jīng)早就習慣了在盆中的生活吧,它們或許已經(jīng)習慣了讓自己的枝干彎曲,或許,它們已經(jīng)無法承受大自然中的狂風、暴雨和烈日了。這是正常的,要從長期的壓抑和束縛中解放出來,必然是要經(jīng)歷另一番痛苦的,這痛苦,甚至可能比當初的時候,還要嚴重。就好像是那些曾經(jīng)纏足的婦女們,為了讓自己的雙腳重新恢復成一雙天足,在放腳的時候,她們承擔的痛楚,絕對不會比當初纏足的時候輕。

  然而,為了自由,這一切的犧牲,都是值得的。想想那陽光和雨露的滋潤,想想那曠野中的清新空氣,想想那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感覺,一切犧牲,都是值得的。

  所以,對于龔自珍的選擇,我表示贊同。

  然而,有一點卻是我們要注意,并時刻留心的,那就是,切不要將一棵植物,從一個盆景里解放出來,然后又栽入另一個盆景中。

  難道生活中還缺少類似的現(xiàn)象嗎?就拿學生的教育來說吧,經(jīng)常聽見社會各界人士都在說,要給孩子們減負,要讓他們從沉重的大書包下解脫出來,要讓孩子們多接觸大自然,要和諧發(fā)展,全面發(fā)展。于是,我們便搞了素質(zhì)教育,為的是使得學生從應試教育中解脫出來。

  這素質(zhì)教育,自然是非常卓有成效的,就好像當年的龔自珍那樣,將孩子們都解放了出來。但是,卻有個別家長,誤會了這素質(zhì)教育的意思,他們覺得,有必要讓孩子多學習東西,于是,便給孩子們報了這個班,那個班的。自此,在雙休日的地鐵上、公交車上,便時常能夠看見拎著大包小包的家長,送孩子去學習各種才藝,有學英語,有學繪畫,有學游泳,有學跳舞,有學鋼琴,有學圍棋,也不管這孩子是不是真的喜歡,也不管他是不是適合學習這些項目。

  這樣做的結(jié)果,無異于揠苗助長,是得不償失的,適當?shù)匾龑Ш⒆羽B(yǎng)成廣泛的興趣愛好,這是一件好事,但是,切不可將他們從應試教育的盆景里挖出來,又種進了偽素質(zhì)教育的盆景里啊。

  真正的素質(zhì)教育,應該讓孩子發(fā)展自己的天性,就好像把植物種在大自然的泥土里一樣,讓他們自由生長,自己尋找自己喜歡的事情來做。

  想到這里,我又回頭看了看遠處的那株病梅,病梅無語,不知道它是不是同意我的看法。

  回家的時候,偶爾看見植物園的親子區(qū),有一對夫婦,正帶著孩子種植小樹苗呢,那孩子圍著小樹蹦蹦跳跳,不停地問這問那的,那對夫婦都一一解答,偶爾問到連他們都不知道的事情,他們就讓這孩子用筆記錄下來,等回去之后,自己查書來解決。望著他們的笑臉,我也笑了,或許,素質(zhì)教育就是這么簡單吧,和孩子一起去種一棵樹,這就是最好的素質(zhì)教育,當然,這棵樹,是種在曠野里,而不是在盆景里。

  這個世界,依然每天都有很多盆景被制造出來,但是,我相信,總有一天,人們會發(fā)現(xiàn),大自然中的植物,才是最美的,這,就是一盆病梅盆景,給我的啟迪。

【病梅盆景的啟迪散文】相關(guān)文章:

盆景的散文06-23

病梅時代 -作文01-01

病梅館記01-21

病梅館記..01-21

病梅館記教案01-21

梅西,梅西散文01-06

梅豆散文06-08

病梅館記(網(wǎng)友來稿)01-21

《病梅館記》.B..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