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見庭前千歲月,長在常存散文

時間:2023-04-27 23:24:32 散文隨筆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只見庭前千歲月,長在常存散文

  先說一件可笑的事情,我在揚州三年,就從來沒見過這座月亮城最美的月亮,因為中秋小長假我都是回濟南闔家團圓,雖然也知道這團圓二字象征意義要大于實際意義,但那種千嬌百媚的揚州圓月,總是和我擦肩而過,有一個號稱自稱學貫古今的揚州大明寺老和尚喜歡月夜講禪,他講的也的確不錯,能講明白藥師經的人,可能除了廈門南普陀的希明大師就要屬他了?上н@廝有點喜歡吹牛,曾經在我和阿悟面前胡吹,說瘦西湖里有一只千年老鱉,每到中秋月圓就會浮到靠近大明寺的水域,聽他講經論道。

只見庭前千歲月,長在常存散文

  開始我們都對其仰視,只是無意中我研讀瘦西湖來歷,說是瘦西湖原名保障河,屬于運河古道的一部分,當時鹽商為了迎合乾隆皇帝下江南才疏通修建,要這樣算起來那就有問題了,乾隆屬于清朝中葉皇帝,距今滿打滿算也就是不到四百年,那只看了千年月亮的老鱉怎么可能年齡不對呀?我很認真的詢問這位大師這個問題,他惡狠狠瞪我一眼,說我太過于吹毛求疵,毫無大局觀。也就是從那個時候起,大明寺把我列入了黑名單,唉!氣的我都想找那只老鱉來理論理論,和阿悟交流這件事情,說能不能找他編一張網,抓住老鱉后讓它老實交代自己多大年齡,坦白從寬紅燒,抗拒從嚴清燉,阿悟堅決不干這種事,說我是想吃甲魚肉了,找借口而已。好吧,今天又是中秋月圓,那位大師講禪時,不知道老鱉會不會一如既往的來聽,不過我現在已經沒有了口舌之欲,對揚州只有思念和懷念了。

  仔細想想我的歷史,和月亮真的并沒有太多的緣分,印象最深就是中考之前,學校進行考試作文模板聯系,說讓大家關于太陽月亮星星等等有一種好的比喻形容,很多有詩意的物體紛紛出爐:桂花樹、白玉盤、小船等等,我的則是清一色吃的東西:月餅、油炸糕、雞蛋等等,老師不無揶揄的評價,說我肯定沒吃飽飯。他說對了!十五六歲的少年正是貪吃的時候,看著月亮覺得是個油餅該多好。不過說來也巧,那年中考作文真的是關于月亮的,我就冠冕堂皇按照自己的理解把月亮寫成了油炸糕,最后不知道會不會被閱卷老師喜歡,但那年我的語文成績并不是很高。也許老師不理解一個饑餓少年的真實想法。對于月亮或者其他的夢想中唯美的東西,我們首先要活著,然后是能吃飽肚子以后才會欣賞,很多我們現在看起來美輪美奐的東西,在那種饑餓的年代里都是笑談。只見庭前千歲月,長在常存?墒俏赖脑律荒艹匝,它不如幾塊烤地瓜唯美,也不如玉米棒子金黃,要知道人的生命基礎是活著和實用。一些嬌嫩的愛情會被門當戶對的現實擊得粉碎,一些所謂的才華橫溢不如有房有車實惠,在并不遙遠的年代,農村娶親沒有幾個人喜歡林黛玉類型的病美人,反倒是胖乎乎的丫頭能生養(yǎng)會很搶手,潑辣粗壯的女孩是不愁嫁的,在這個季節(jié)老百姓沒有幾家賞月拜月,大家最關心的是玉米棒子收回來沒有,秋收秋種糊口的東西比看著天上月影西移要重要的多。

  我也是后來慢慢離開老家那座小鎮(zhèn)之后,才有了一些高雅的興致,高中三年在縣城,且不說中秋節(jié),就是平時月圓月缺也看過很多,不過就是簡單的看看而已,《荷塘月色》寫得那么好,我并不是欣賞的角度,而是要劃分段落,總結主題思想,學習“通感”的比喻方式,要按照老師教案里理解的他有可能考試考哪兒來理解這篇名作,也只是后來高三時,喜歡上一個女孩之后,圍繞著縣城北湖邊看月影中蓮花婆娑,忽然明白荷塘月色原來寫的是一種憂傷和望而不得,好吧,很唯美,那時候覺得月亮原來可以不作為工具使用,只是慢慢蕩漾自己的心海,很浪是吧?但那種情緒是不為當時的主流所容納的,我們不能愛人,我們學生唯一的目的就是考試,只見庭前千歲月,長在常存,你會比喻形容就夠,不用和那已經存在了千百年的古月眉來眼去,它看不上我們。

  欣賞唯美,欣賞意境,就連簡單的觸物思人都需要一種環(huán)境和平臺,詩人們把凡夫俗子的“我想和你睡覺”,改頭換名成為了“我想和你一起看到明天早晨的太陽”,同樣我那個時候把月亮比作油炸糕,是我餓的難受,那我現在把月亮比作黃燦燦的金子又說明什么呢?

  我們在改變自己步伐的時候,眼里看到的可能都是原來的東西,但真正改變的是我們自己的心,一些需要仰視的,會被我們唾棄;一起看似平淡的,可能會成為我們的永遠;也許懂得我們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春來春去春復春,寒暑來頻。月生月盡月還新,又被老摧人。

  只見庭前千歲月,長在常存。不見堂上百歲人,盡總化為塵。

【只見庭前千歲月,長在常存散文】相關文章:

常存一顆愧民心04-28

歲月總有痕散文04-27

常懷千歲憂作文07-19

顧存(顧存)04-29

存謝(存謝)04-29

歲月舊曾諳散文05-01

(散文)那年少輕狂的歲月04-30

歲月很輕,歲月很重抒情散文(精選22篇)09-23

只見花開,不見你來作文04-30

荷蘭:只見農田難辯農民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