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的篇章散文

時間:2023-04-30 09:45:33 散文隨筆 我要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母親的篇章散文

  一、母親和土地

母親的篇章散文

  母親那雙寬大的腳板一踩在種滿莊稼的黃土地上,仿佛渾身就有使不完的勁。任太陽火辣依舊不斷揮鋤汗如雨下,任暮色四起依然躬身勞作舍不得回家。

  小時候,我總渴望著母親的陪伴,而母親卻一直在陪伴著她親手播種的莊稼 ,從早到晚,從春到秋,只丟下我在地頭撿坷垃看螞蚱。我好羨慕母親手中緊緊握著的鋤把,可以擁著母親的溫暖,我也羨慕母親手下?lián)崦^的莊稼,在母親的關(guān)心下長大。

  很多時候,母親把土地當(dāng)成了家,把莊稼當(dāng)成了娃娃,天沒亮出門,天黑了還不曾進家。不管我孤單的童年沒人陪伴,也不管我天黑了坐在門口望著那把鐵鎖眼里涌著委屈的淚花。在模糊的暮色里迎著母親匆忙的身影,她來不及給我一個擁抱,放下肩上的鋤頭又走進廚房,哪怕是粗飯雜糧也要讓我們填飽肚子。

  村后的那塊地不方不圓還彎了幾道彎,地邊長滿荊棘遍布石頭,母親用鐵鎬鐵鍬日復(fù)一日地把它改造成伸展的方形,母親笑著說這樣又能多收一些莊稼。為了一家人吃飽穿暖,母親在這塊地里一次次奔走著重重疊疊的腳印,又一遍遍被長起的莊稼覆蓋走過的痕跡。一抹孤單的身影在陽光下長了又短,短了又長。

  春天,母親小心地播撒著一粒粒期盼的種子,數(shù)著日子等待破土而出的嫩綠染遍土地的顏色。母親總是早早地將家里積攢的土糞用板車?yán)降剡叄僖粨?dān)擔(dān)挑到地里潑灑在麥苗的空行間,用鋤頭拌勻后,點種棉籽。棉花的從種到收是一個非常繁瑣的過程。因天氣微寒,還需蓋上薄膜,兩邊用土塊壓住。待棉花苗出后,還要給棉苗澆水,上午揭開薄膜晾苗,傍晚再蓋上。直到天暖棉苗長大才除去薄膜。

  夏天,母親在炎炎烈日下?lián)]著鋤頭和瘋長的野草打游擊。正是莊稼生長的季節(jié),總盼望著下一場雨。每落一場雨,都會欣喜于莊稼拔節(jié)的成長,每落一場雨,野草也不甘示弱地抖著身子鉆出地面,張牙舞爪的刺角芽妄想作一次斗爭,母親只輕輕揮動一下鋤頭,就讓它在烈日下奄奄一息。不間斷的汗水伴著母親不停歇的揮動滑過額頭,浸濕衣衫。

  秋天,母親揮著鐮刀收割著一片金黃,彎腰的姿勢始終如一,只有讓它們?nèi)康瓜,母親才會舒口長氣挺直腰身蹣跚回家。成捆的稻子躺在板車上,沉甸甸的稻穗壓彎了母親的脊梁,肩被繩套拉出一道紅色的痕跡。母親毫不屈服地將它們拉到稻場,打場、揚谷、曬、收,這些浸透母親汗水的谷粒在母親起早貪黑的忙碌下顆粒歸倉。

  落日的余暉下,母親扶著犁,揮手揚鞭的嘶喊,在裸露的稻茬田里劃出一道道溝痕,也將我的心撕扯成一片疼痛,從來只看到母親的強大,第一次看到在兩頭無法馴服的黃牛面前,母親竟然淚流滿面。這兩頭不聽話的牛讓母親錯過了送我上學(xué)的時間,一個人迎著月色去學(xué)校,母親的淚水在心里反復(fù)翻騰的滋味像我不愛吃的苦瓜。

  母親用一生翻讀著那片深厚的黃土地, 一茬茬莊稼被母親播種、收割,一塊塊土地被母親翻耕、播撒。一道道犁溝在母親臉上刻下風(fēng)霜的痕跡。與土地打了一輩子交道的母親,重重地染了一身泥土的顏色。

  母親把一生都交給了土地,從家到地里,從地里到家,母親在這條路上走得咚咚作響。越走越長的是收獲的希望,越來越高大的是母親的身影……

  二、母親的縫紉機

  在那個經(jīng)濟貧困的年代,能夠填飽肚子就是最大的滿足,要是想有一件新衣服更是一種奢望。那時候只有鎮(zhèn)上才有縫紉店,大家是沒有錢去那里的,都是買了布料回去自己做。孩子們的衣服往往是大的穿過后又給小的穿,破了就打塊補丁,只要干凈整齊就行。就算是破的不能補了,大人們也會剪下那些完整的地方,改做成鞋底或是鞋墊。對每個熬夜在油燈下穿針引線的農(nóng)村婦女來說,縫紉機便成了一種渴望。

  雖然做教師的父親每月能領(lǐng)到一點工資,母親亦是十分的節(jié)儉,每花一分錢總是在心中盤算了又盤算,生怕浪費了這來之不易的金錢。

  手頭寬裕些時,母親終于買了縫紉機。我記得當(dāng)時的母親像是一個有了新衣服的孩子,臉上的那份歡喜實實在在地舒展著。母親有了縫紉機后輕松了許多,不再像以前那樣一針一針地用手縫制衣服。

  母親在縫紉機上給自己做了一個圍裙,其實就是一塊長方形的布縫制好邊,再縫上兩條長帶子。母親雙腳踩動著縫紉機踏板,不一會兒的功夫就做好了。盡管樣式簡單,母親還是滿意地拿著圍裙說,還是有縫紉機好啊,又快又省事。

  母親很快便對縫紉機應(yīng)用自如了,縫縫補補、做新衣、軋鞋墊。母親對這臺縫紉機十分愛惜,每次用完后,都把機頭放進機艙,還用一塊布蓋在上面,以免沾落灰塵。時不時的還拿出小油壺給縫紉機上油,以免它聲音嘶啞。

  在縫制衣服前,要先把布料裁剪好,母親不會裁剪,可是一點兒也難不倒她。母親在街上請人把布料剪好后,在家里找出舊報紙,依照布料剪成樣紙,如此琢磨下來,母親也能自己動手裁剪并做出了像樣的衣服。

  隨著那一串串噠噠噠的聲音響起,一行行整齊勻稱的針腳便從機頭下延伸出來。這單調(diào)的聲音隨著母親踩動的雙腳反復(fù)吟唱成我們童年里最溫馨的歌聲,那縝密的針腳里滲透著母親濃濃的愛。

  有一天,母親從街上買回兩塊布料,我一眼就喜歡上了那白底碎花的,素凈淡雅,不艷不鬧。母親利用空閑給我做了一件小尖領(lǐng)襯衣,袖口處還打著褶皺。做好后,母親讓我穿上試試,如她所料想的那樣衣服很合身,母親高興地說,就穿上吧,我興奮地跑出去找小伙伴讓她們看我的新衣服。

  也許是平日里看母親踩縫紉機看得多了,在我們都大一些的時候,各自學(xué)會了踩縫紉機?p個沙包,衣服開線什么的可以自己動手了。若是不小心卡了線,還是要找母親的。這時,母親極小心地扳起機頭,用剪刀一點點把卡住的線剪開,取出梭心,重新裝好線,叮囑我們要小心些。

  一段段細(xì)碎的時光在母親手中流淌著,一件件衣服伴著我們的歡笑聲,一年年我們漸漸長大。

  日子越來越好,街上流行的衣服也越來越多,新穎的款式和鮮艷的顏色撩撥著我們小小的虛榮心,母親自知她無法滿足我們對美好事物的渴望,便由著我們在一堆五彩繽紛中挑選自己稱心如意的。母親的縫紉機也因此漸漸閑置了下來。

  如今,那臺大橋牌縫紉機在母親房間的窗前,靜靜地深藏著一段悠遠(yuǎn)的時光。

  三、母親的壓面機

  夏日的傍晚,母親總是放下鋤頭便走進廚房,拿起那個白底藍(lán)花的瓷盆,舀一些面粉倒進盆里,左手端著半瓢水不時地往盆里倒上少許,右手在盆里不停地攪拌,順著一個方向攪拌成面緒子,把它們倒進壓面機的面斗里,握著搖把一圈圈轉(zhuǎn)動著壓面機的輪子,整齊的面片便從面斗下鉆了出來。

  母親把面片折疊成兩層,在正反兩面撒些面粉,以免它們會粘在一起,再放進面斗里壓。第一遍基本要 壓得厚些,然后可以單層的折疊,依次調(diào)節(jié)面片的厚薄,如此壓了三、四遍后,面片已經(jīng)變得光滑細(xì)膩了。母親便把出面條的刀架上,再小心地把面條調(diào)成薄薄的,繼續(xù)轉(zhuǎn)動輪子,一條條整齊均勻的面條便在母親手中越拉越長。母親用手把它們揪成段,撒少許面粉,放在盆里。

  因為天氣熱,母親在壓面條時常常會把衣服汗?jié),有時候我們寫完作業(yè)便會拿一把扇子在母親背后用力地扇風(fēng),也目睹著母親壓面條的過程。

  其實面條能否壓好,最關(guān)鍵的是要和好面粉,水分要不多不少,多了面片容易粘,要撒很多面粉,壓出來的面條沒有彈性;少了太干面片不成塊,全是碎片,面條也是亂糟糟的。只有掌握好水分和出軟硬適中的面,才能一氣呵成壓出絲絲順滑的面條,這樣吃起來才會有爽滑的口感。

  待鍋里的水沸騰后,母親把面條放進鍋里,看著它們在鍋里翻滾,母親會放些荊芥或是莧菜進去。煮熟之后的面條常常會浮在水面,母親用筷子把它們撈起來裝進盆里,放在院子中的木桌上涼著,再進廚房弄些簡單可口的菜,由著我們敞開肚皮吃個飽。

  有時候,母親也會在壓面機上壓出一些面片,切成同樣的長方形,把它放進鍋里用小火慢慢烘烤,一邊添柴一邊給面片翻面。不多時,面片就鼓起了一個個圓泡泡,待到面片焦黃時,有的泡泡就破了,母親把它們鏟起來,遞給在一旁等待的我們,這樣的面片吃起來是又脆又香。

  遇到天氣下雨,母親有空閑的時候,便會去菜園里割些韭菜,洗凈切碎,打幾個雞蛋,加點蔥花,炒得香噴噴的,給我們包餃子吃。

  包餃子的面皮一定要壓得精細(xì),首先面要和得稍軟些,才不會破皮露餡。其次是要多壓幾遍,這樣更有韌性,壓好后撒少許面粉切成塊,就可以包餡了。為避免餃子皮被風(fēng)吹干,母親常常會把濕毛巾擰干蓋在餃子皮上,包完一摞再拿一摞。

  從壓餃子皮到包餃子要花費很長時間,煮熟后卻很快被一掃而光,但那種美味卻一直長留在心中。

  長大后,有了大型壓面機,而且是電動的,拿幾斤面粉去,就換回一些干面條,更省去了許多麻煩。母親也年老了,不再去用那個笨重的鐵家伙。

  看著舊日的壓面機在房間的角落里蒙上了一層灰塵,我總會想起那些個夏日,母親在壓面機旁衣衫汗?jié)竦纳碛,還有那爽滑的面條和清爽的面湯。

【母親的篇章散文】相關(guān)文章:

篇章04-29

寫好新的篇章04-27

母親的牽掛散文04-27

母親與兒子散文05-01

感恩母親經(jīng)典散文04-27

預(yù)設(shè)與文學(xué)篇章的濃縮04-30

篇章語義結(jié)構(gòu)概說04-28

果然的語義與篇章分析05-03

母親不過節(jié)散文04-28

母親的手搖紡車散文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