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提問的讀后感

時間:2022-12-01 23:47:44 讀后感 我要投稿

學會提問的讀后感范文(精選10篇)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后感了。那么如何寫讀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學會提問的讀后感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學會提問的讀后感范文(精選10篇)

  學會提問的讀后感 篇1

  巴西教育學者弗萊雷有句名言:沒有了對話,就沒有了交流;沒有了交流,也就沒有了真正的教育。

  我國自古留傳的教育箴言中也有過類似的記述,比如“學貴知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不學不成,不問不知”。

  教育,是互動,是交流,是思維的碰撞,是思想撞擊的火花,是人與人之間心靈的叩問。

  關于提問,我一下子就想到了小時候最喜歡看的一部動畫片,日本的動畫片《一休哥》,里面生動了記述了提問回答的場面以及由此帶來的一系列精彩的故事。將軍、新一衛(wèi)門、橘梗店老板以及他的女兒等等,他們稀奇古怪的提問,以及一休的機智回答,讓我們不僅在會心一笑的同時,更是在那個時候得到了智慧的升華。

  這就是“提問”的魅力。有兩位古人,他們也是提問的典范。一位是在古希臘的.智者、圣人蘇格拉底。他的“產(chǎn)婆術”,就是提問的藝術,更是提問的完美典范。在他的教育下,有了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在古代中國,在那個戰(zhàn)亂紛飛的春秋戰(zhàn)國時代,我們偉大的至圣先師,孔子老先生,帶著他的學生們,帶著他的學說,一個國家一個國家的輾轉,闡述他的夢想,提問、回答,是那個時候最經(jīng)典的學習方式。老先生的“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讓人驚嘆于老人家的智慧和直覺。

  提問,不論是過去,還是現(xiàn)在,甚至是未來,都不會過時,因為,提問回答,是提問者和被提問者,心靈的碰撞,智慧的交鋒,是學習的反思,是知識沉淀后的精華。

  讓教師學會提問,對我們的教學,是十分有幫助和裨益的。結合自己的工作來說,我認為教師學會提問帶來的好處如下:

  第一,讓我們的教育教學更有針對性,目標性更加明顯。提問,不僅可以解決學科的基本問題,也可以很好的解決學科的延展。第二,可以讓我們更好的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以及困惑之處,以便更好地解決個別學生的個人學習困惑。第三,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積極融入到“提問”或是幫助別人“解決問題”的隊伍中去,讓提問回答良性的運行起來。

  需要注意的是:我們不能為了提問而提問,要做好提問的環(huán)境、提問的準備、學生的準備、學生對這種提問的教學方式的認可程度等。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提問是一種學習方式,這需要學習主體的認可和認同,并認真的配合起來,才會發(fā)揮“提問”作用和意義。

  學會提問的讀后感 篇2

  在四本必讀書目中,《學會提問》是最薄的一本書,也是我第一本拆開封面開始閱讀的書目。沒有按照指定的閱讀書目順序,純粹只有兩個原因,一是被最薄所吸引,因為我的閱讀速度太慢,總習慣一字一句的閱讀,為了減輕閱讀壓力,早點完成一本閱讀書目的任,;另一個原因便是被《學會提問》這個書名所吸引,看到這個書名我的第一印象是,這應該是一本講述如何問問題的書,而怎么去提問一直是我想學習和提升的內(nèi)容。但是當閱讀之后,我發(fā)現(xiàn)自己理解的片面性,它其實講的是:革命批評精神。善于對生活中的現(xiàn)象提出問題,帶著批判性的思維,學會善于向各方面提出問題,即學會去提問。在這個信息泛濫的時代,越來越多的內(nèi)容充斥網(wǎng)絡和生活,直擊我們的眼球,以至于我們很難準確把握自己真正需要的有價值的信息。而《學會提問》不止教會我們學會提問,更教會我們?nèi)绾巫晕宜伎肌⑴行缘乃伎,為我們提供了一準思維工具,讓我們可以在大量參差不齊的信息中不至于迷失自己的方向,不至于被錯誤的信息所蠱惑,篩選出自己想要的內(nèi)容。

  在工作中,會碰到很多問題,如何解決它們?提問便是第一步。提問題比回答問題更能啟發(fā)人的智慧。提問題帶動我們?nèi)ニ伎,而我們思考都有明確的'目標,提問的目的就是為了使我們的思想更有深度、更加精確,了解到那些我們沒有真正全面透徹加以了解的論證,這樣就可以兼百家之長而不至于迷失方向。也就是說,我們的智慧被啟發(fā),思想被開拓。在面對對現(xiàn)有觀點感情上的依戀時,也能更理智的思考、對待,而不是不斷地改變自己的立場,使自己處于無休止的內(nèi)部心理斗爭的內(nèi)耗之中。

  問問題,也需要講究方法。工作中的碰到的問題千種萬類,打交道的對象形形色色,如果用千篇一律的方式提出問題,不僅不利于思考,還會使得交流變得無趣而索然無味。封閉性的問題讓對話人機械的回答“是”或“不是”、“好”或“不好”等,這樣的交流是無法讓對話一直進行下去的。

  當我們問的問題引起批判性思考時便是達到了不錯的效果,因為批判性思維是一種社交活動,所以當我們對他人的看法和結論不斷質疑時,我們還得考慮他們會有什么樣的反應。只要與我們交流的人對批判性思維的主要價值觀和我們心照不宣,那么我們提的問題就會被當成新的證據(jù)而受到歡迎——大家面對的是共同的問題,一起結伴尋找最佳解答。

  問問題,也需要講究思維。一定不能舍棄了批判性思維,因為我們是在尋找更合適的解釋,而不是必須完全接受另一種他人的思想,自主性是我們在工作和學習中不能丟失的品質。所謂批判性的聆聽和閱讀,即對自己耳聞目見的一切進行系統(tǒng)的評判,其具體內(nèi)容我覺得也是有必要與大家分享一下的:

 、儆幸惶紫嗷リP聯(lián)、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關鍵問題意識;

 、谇∪缙浞值靥岢龊突卮痍P鍵問題的能力;

 、鄯e極主動地利用關鍵問題的強烈愿望。

  我們知道眼睛看到的和耳朵聽到的都不一定是真實的,要想判斷一件事是否為真實,需要我們建立自己的數(shù)據(jù)庫,提煉有用信息,逐漸形成對事物自己的看法!秾W會提問》給了我們一個思考的金庫——批判性思維,讓我受益匪淺,希望我們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都能夠始終帶著這一思維來思考、不草率、不盲從,形成屬于自己的真正獨立性思考。

  學會提問的讀后感 篇3

  《學會提問》這本書是我黨校四本必讀書目第一本讀的書,其實我不是一個愛讀書的人,一是因為閱讀速度慢,二是因為看了書后不知道作何評價,特別是一些理論性的東西,但是讀了《學會提問》這本書后對我啟發(fā)很大。

  該書以不同角度和大量的示例向我們闡述了批判性思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建立批判性思維的模式,或者更準確來說,這本書教人如何針對現(xiàn)有的事情或已經(jīng)形成的結論,用批判性思維去思考真相。例如我們讀書要帶著批判性的觀點去讀書,建立批判性思維方式后,我們能發(fā)現(xiàn)讀書的樂趣以及提高工作中碰到問題時應對問題的能力。

  批判性思維不是與生俱來的,要想建立批判性思維方式必須要有豐富的“實戰(zhàn)經(jīng)驗”。批判性思維是敢于質疑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是在主動思維中對已知或結論等積極辨析判斷,并能有根據(jù)地做出肯定接受或否定質疑的.斷定,在評判中形成主觀結論的較為全面的思維,它需要我們有大量的基礎知識作為支撐、大量的事實和各種不同的可能性為依據(jù)。

  批判性思考的人往往會對問題報以懷疑、審視的態(tài)度,他們會推敲這個問題背后所有的可能性,用自己的方式排除只留下最有用的東西,其過程相當繁瑣。生活存在著更多的可能性,批判性思維方式能幫我們做出更好的選擇,難道不是嗎?

  學會提問的讀后感 篇4

  最近利用在外學習期間見縫插針的碎片時間,快速看完了這本《學會提問》,培養(yǎng)理性、縝密的思維習慣,比較適合學工科出身的我。

  本書案例豐富、層層深入,介紹了一系列批判性思維模式,首先是如何提出好問題,因為通往合理結論的'道路往往從問題開始,并且一路都有問題相伴。

  在這個網(wǎng)絡發(fā)達、信息爆炸的時代,誰都可以發(fā)表博客、微博、微信公眾號文章、以及各種不明出處、或者所謂專家寫的小文章充斥著各種網(wǎng)站。

  很多文章看似引用官方數(shù)據(jù),權威結論、圖文并茂,但其可信度到底多少?作者是基于什么樣的個人經(jīng)歷和價值標準?論證的過程效力如何?推理過程有無謬論?調(diào)查的樣本是否合理?有沒有數(shù)據(jù)欺騙?真的需要我們擦亮雙眼。

  這本書會非常系統(tǒng)性地提供給你超強邏輯性的批判思維,教你辨別。這本書同樣適用于愛寫作的你,特別是學術寫作,研究報告,教你如何從實驗中得出合理可信數(shù)據(jù),寫出條理清晰、得出令人信服的最佳結論。寫到最后發(fā)現(xiàn)自己像在給本書打廣告了,確實這本書會讓你聰明很多;貞浧鹞铱催^的文章,很多結論我很是質疑,甚至知道是謬論,但是說不上來怎么不對,看了本書你會豁然開朗。

  這本書適合學術研究、公眾言論、專業(yè)論文領域,所以不要把這種批判性思維用在與家人、朋友的相處上,人是感情動物,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的理智,也無需時刻保持理性生活。

  學會提問的讀后感 篇5

  《學會提問》一書讀后讓我耳目一新,讓我們學會用批判性思維去思考別人的觀點和結論,而不是一味的全盤接受。我頓時發(fā)現(xiàn),原來平時我閱讀文章,都是全盤接受作者觀點的,我習慣去努力地領會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習慣去提煉文章的中心思想,自覺不自覺地會把作者的觀點當成自己的觀點。而批判性思維讓你掌握主動權,讓你帶著問題去讀書,讓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與作者的對話交流中來,以懷疑的態(tài)度去分析作者觀點的真?zhèn)巍E行运季S是讓人理性評判作者的觀點,然后在理性判斷的基礎上決定是否接受哪些思想或采取哪些行動?

  批判性思維是一個思維方式,如果學會了使用批判性思維去看待問題、思考問題、分析問題,那就會擁有良好的鑒別力,就會去偽存真,在信息的海洋中找到自己真正需要的東西,而不是人云亦云,隨波逐流。

  我們也可以使用批判性思維去處理日常工作,對自己遇到的`一切不斷提問,找出問題背后的真實原因,提出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你會發(fā)現(xiàn)哪些信息是無用的,哪些信息是有干擾的?別人的說法有沒有存在邏輯方面的問題?這樣的推理是否正確?只有用批判性思維去思考、梳理、匯總各方面的信息,才能在浩如煙海的信息海洋中解脫出來,開拓視野,理性思考,科學評判。

  學會提問的讀后感 篇6

  從小學到研究生,一直充當著學生的角色,習慣了用學生的角度看問題。除了做作業(yè)遇到難題會向老師提出疑問,其余時間似乎很少就某篇文章或某個話題人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并且,十幾年的學生生活,讓我們習慣了全盤接受書本或權威人士的觀點,而很少客觀獨立地去評判某個觀點。

  正如美國的尼爾·布朗《學會提問》一書中所言,一直以來,為了應付考試我們更多運用的是海綿式的思維去吸收書本上的知識,把所有的知識點一股腦地全部裝進腦袋里。對于閱讀教科書,海綿式的思維效果確實很好。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提升,我們不能再像閱讀教科書一樣,純粹地運用海綿式思維去閱讀學習生活中接觸到的各種信息。

  21世紀,是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每天都會通過各種媒介接收到龐大的信息,特別是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的飛速發(fā)展,各種信息鋪天蓋地迎面襲來。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要學會用淘金式的思維去分析,通過自己的思維加工轉化為自己的觀點,從而提升自己的知識儲備。

  淘金式的思維,其實是一種批判性思維,一種互動性的閱讀方式。采用批判性的思維,需要懂得質疑作者為何要提出各種各樣的主張,需要時時刻刻與自己所閱讀的材料互動,批判性地評價所讀的材料,在客觀評價的基礎上得出自己的結論。批判性思維,有一套相互關聯(lián)、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關鍵問題意識;恰如其分地提出和回答關鍵問題的能力;積極主動地利用關鍵問題的愿望。如何激發(fā)出我們的批判性思維?這就需要學會提問。

  學會提問,首先要抓住作者的論題和結論,了解文章的總體框架,從而為后續(xù)閱讀掃清障礙。然后,要明白作者的理由,即論據(jù)是什么。接下來,思考文章中的.表達是否客觀、理性,有哪些詞語意思不明確,是否存在歧義。之后,搞清楚作者的價值觀假設和描述性假設,分析文中的推理有無謬誤,以及證據(jù)的效力如何,有無替代原因,數(shù)據(jù)是否具有欺騙性,有無重要的信息被省略,根據(jù)已有的信息能得出哪些合理的結論。按照以上的思路進行閱讀,逐條提出自己的問題并進行思考,如此,才能逐漸訓練于加強對自己的批判性思維,在閱讀中獲得更大的收益。

  哈佛大學的名言:“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讓人不斷地提出問題、思索問題”。怎樣才能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學會提問》將給你一份滿意的答案。

  學會提問的讀后感 篇7

  還是在教師節(jié)的時候,為了給老師們淘書,我無意間看見了這樣一個書名《學會提問》,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說過“發(fā)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我想,到底作者會從哪些方面圍繞“提問”這個話題來大做文章呢?細讀此書,作者用非常通俗的語言,活潑的風格,深入淺出的進行講解,并配有非常生動的實例,來引導我們?nèi)绾翁岢稣_的問題,并圍繞“什么是論題,什么是結論”“理由是什么”“哪些詞句有歧義”等十二個要點,一步一步地指導我們進行批判性思維的訓練。

  我邊讀邊想,當今社會發(fā)達的.傳媒使人們每天都處于海量信息包圍中,而無法辨別真?zhèn)巍H藗冊絹碓揭蕾噷<、律師、記者、評論家,依賴的程度超乎想象。我們經(jīng)常掛在嘴邊的是“電視上說”、“報紙上說”、“網(wǎng)上說”,而唯獨沒有“我認為”。我們在被動地、不加批判地接受每天蜂擁而來的大量信息。這是一個可怕的趨勢,久而久之,我們就不知道判斷,甚至想不起來要去批判。

  我們的孩子,幼兒時期,喜歡問這問那,為什么年齡越大,提問就越少了呢?我們每次培訓活動,專家精彩的長篇大論后,總有互動環(huán)節(jié),給大家提問的機會,可為什么總是在這一剎那,大家都低下了頭呢?我想,做為老師,孩子愛提問的天性,我們不僅要激發(fā),而且要保護;做為一個教育工作者,我們首先要學會提問,才能更好的來激發(fā)和保護孩子的提問。

  閱罷此書,我想,雖然不能立即學會做出一個最聰明的判斷,至少能學會不做出一個最愚蠢的判斷。引用書中的一句話“尋求更好的結論,尋找更好的看法,做出更好的決定”和大家分享!

  學會提問的讀后感 篇8

  這本書曾經(jīng)在kindle 上讀過,不過只是粗淺過了一遍,又或許一遍都未完成?

  大概吧,時間過的有點久,讀的時候不夠認真,印象太淺。

  之所以重新?lián)炱饋恚乔耙欢螘r間在京東上買一本新出的專業(yè)書時,需要湊單免運費,正巧看見了這本書,因為之前剩下的一點印象,以及評價還不錯,就順手放了進去。

  作為一本批判性思維入門書來講,除了偶爾蹩腳的翻譯,非常不錯。

  足夠淺顯的同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從論題、結論、歧義、假設、推理、論據(jù)、因果、數(shù)據(jù)、信息完備、多元來具體講述何謂批判性思維。

  以前和別人討論問題時,不管是現(xiàn)實中還是在網(wǎng)絡中,總會覺得雙方不匹配,各說各話。又或自己寫論述性東西時,總覺不夠盡興,僅憑一時情緒。時間一過,重新讀來連自己都說服不了。

  也曾零零碎碎知道些推理謬誤的名詞,但對于如何完整合理的思考一個問題,沒有系統(tǒng)思考過,只是隱隱約約覺得自己某些方面做得不夠。

  這些隱隱約約的地方基本在這本書中形成體系,被總結出來。若說讀完如同醍醐灌頂,那便是在夸大其詞。但讀完之后,能夠使自己腦中模糊的思考模式逐漸具體、清晰,從這方面來看,這本書著實不錯。

  本書最實用也最用心的一點,個人認為是在每章后面的三篇實操訓練。這些訓練題與我自己日常接觸的一些訊息行文類似,且對于每章的'重點針對性極強。雖然有部分因為篇幅問題,沒有上下文語境,顯得比較生硬,不過作為訓練,還是不錯的材料。

  自己在生活中談話寫文時得盡量注意。

  總的來說,這本書評分四顆星,以后還可以偶爾拿出來翻翻。

  PS:kindle 還是只適合用來讀小說漫畫傳記,情節(jié)與情緒的連續(xù)在 kindle

  上很容易就能滿足。但一旦閱讀需要來回翻閱,層層迭進的非虛構類書籍,需要建立一個清晰的架構時,還是實體書更勝一籌。

  學會提問的讀后感 篇9

  本書是一本非常經(jīng)典的批判性思維讀物。通過閱讀,我收獲良多,重新開始思索問題,在一個被泛濫信息包圍的時代,我們會主動或者被動地遇到各種各樣的信息,大到涉及世界經(jīng)濟發(fā)展趨勢,小到個人生活的決策。面對這些信息你是不是不假思索的懶惰地全盤接受,還是提出關鍵問題,讓大家探討?

  首先,我平時也有這個問題,常常會不加思考的接受別人的觀點,通常是比我資深或更專業(yè)的人的觀點,大多數(shù)時候確實沒有經(jīng)過分析。

  日后需要注意:

  1.或許他的`論點是片面的,或已過時的,我沒有分析,簡單接受,時間長了會影響我的思維習慣。

  2.如果對觀點進行批判后再接受,更能將談話深入下去,能夠產(chǎn)生更多話題和火花。

  其次,我認為本書作者提出的批判性思維其實是培養(yǎng)一種思維邏輯和表達能力。

  第一點:思維邏輯的要點,首先提出問題要環(huán)環(huán)相扣,也就是討論問題時的每個提問應該和上一個提問有關聯(lián),更深入,而不能跳躍,跳躍會導致討論無法深入。

  第二點:提取關鍵字,快速做出分析(批判性的),如果沒那么快想清楚,可以問他:我對這個很好奇。這樣可以引導對象繼續(xù)就這個問題說下去,同時,給我自己思考的時間。

  第三點:提問的時候多帶上對方剛才表達過的關鍵詞,這樣一個是讓問題和回答始終不離核心。還有就是讓對方感覺我能夠聽懂他說的話,更愿意談下去。

  最后,于我來說,通過品讀這篇文章,就像是接受了一個擁有資深教歷和提問經(jīng)驗的教授所上的一課。內(nèi)心有的是觸動,思想有的是提升,提問技巧有的是積累。

  在我的人生道路中必定有學與問,正如那句俗語:小疑者小進,大疑者大進。學與問就像打開知識海洋的鑰匙,讓我們盡情地翱翔于知識的海洋!

  學會提問的讀后感 篇10

  翻開書,我的習慣是看完目錄和序言后先對自己進行提問,這一類思維提升的書更是如此,往往我的問題由如下環(huán)節(jié)構成:

  1、我希望從這本書里學到什么技能和思維方式?

  2、我在這個方面有什么成功的經(jīng)驗和心得?是否可以進行提煉?還有哪些經(jīng)驗需要作者的點撥?

  3、我在這個方面有哪些失敗的經(jīng)驗和做法?我曾嘗試過哪些技巧來克服但是并沒有作用?

  4、假設我看完這本書后,我想要對幾種不同的人群介紹這本書,我會使用什么角度?(無答案)

  良好的閱讀習慣,讓我在這一類的書本面前,不僅收獲頗豐,而且速度也明顯越來越快。因為在閱讀之前先對自己的思維進行匯總和梳理,那么在閱讀過程中,會更容易找到自己需要的相關點,甚至作者思維不同點會如同跳入眼簾一般,深深地印在腦海中。

  然而這個閱讀習慣在這一次的看書中,卻起到了一個很有意思的作用——轉變我的讀書時的思維立場。

  因為跟隨著我的老師做過的思維的鍛煉做的比較多。在很早期的時候,便已經(jīng)形成了對日常工作和生活發(fā)生的事情進行重審,模擬場景思考,從而鍛煉批判性的意識習慣。所以初讀的時候,好像是把老師教授的觀點和方法,重新模擬和熟練了一次,當然還有一些雙向的查漏補缺。讓我對這一類的方法有了更系統(tǒng)和細致思考。但是這并不是我讀此書的初衷。

  人的思維方式大多數(shù)情況下已經(jīng)定型,很難通過一兩本書的閱讀,來提升自己思維的敏銳度,提升自己閱讀的質量。而反復的錘煉與其在隨書閱讀中,不如放在每日的工作和思考中,對日常的反思和模擬,才是真正思維鍛煉的地方,也才是真正能讓我們有興趣深入下去的地方。

  第一個書外音,來自于一個自問:這本書我想要得到什么?書中給了一個很好的視角——寫作者。

  當視角發(fā)生轉變,我不再是需要進行批判的接受者,而是要說服聽眾的寫作者的時候,便發(fā)生了有意思的事情。

  不過這個有意思,不是來源于避免謬誤,而是來源于——如何有效利用這些謬誤?

  身為老師,一個普通的'老師,我們?nèi)粘R鎸Φ牟皇潜3指叨让翡J的專家,而是模棱兩可容易混淆的普通人。而在交流與寫作中合理使用一些“謬誤”,反而更加能夠清晰的傳達我們的指向性,表述我們的結論。

  比如我饒有興致地看到了我最常使用的“滑坡推理謬誤”和“不恰當?shù)卦V諸公眾意見”。在和家長的交流以及我日常的教學日志中,我經(jīng)常無意識地在巧妙使用這兩招。我會以我從初中到小學的教學經(jīng)驗,以及家長們對公眾心理的模糊定位,來對我的目標指向進行強化。在寫字中,會經(jīng)常說到字如其人,會說到寫字是在看孩子的性格,會強調(diào)到低年級練字的習慣至少會一直影響到中考,而中考字跡影響下,至少有二十多分的差距!巧妙的滑坡謬誤和訴諸公眾意見謬誤,讓家長非常輕易地接受了我對書寫的嚴格要求。

  再比如在其中某些謬誤中,我很有意思地看到了一些指導說話談判的書會經(jīng)常使用的技巧。如答非所問,如光環(huán)效應等等。

  所以在整個閱讀的過程中,我的定位角度是:我在日常的交流與反饋中,如何更有效的利用這些“謬誤”和引導,來使得他人更加輕松地接受我的看法和論點?

  第二個書外音,也是對書本內(nèi)容的補充。在閱讀此書的時候,書中給了很多思維體操的地方,但是警惕!請對書本內(nèi)容本身警惕并保持批判!他希望我們能夠看到的,雖然也有生活場景的描述,偏向于文字意義上的提問,為什么不能擴展到事物意義上的提問呢?

  不僅是在對話和交流中。其實對場景和事情發(fā)生的反思拓展,原本也應該貫穿于我們生活中。

  比如這樣一個事故中,你能夠轉換角度,去思考其中人物面對此事的心里,以及換不同的情景、人物,會發(fā)生的故事變化嗎?這是我常做的思維體操。

  例:大學女生小林去超市購物,沒注意的情況下放了一個文胸在購物筐沒有結賬就走出去了。中途被保安攔下,要求到小黑屋搜身,最終以10倍的罰款逃離現(xiàn)場。

  短短一個小的故事片段,可以進行訓練的方面太多了。如果有耐心可以嘗試一下。事情的發(fā)展,從來都不是一個方面的因素,當其中某一兩個因素變動,那么一切的結果會變得迥然不同。

  第三個書外音,其實是一種態(tài)度。強勢,意味著開放性與整體性。這算是意外的收獲,因為也是最近一直在反思的地方。

  每逢新年都要做新的規(guī)劃,以及去年的反思。與過往每一年都不一樣的是,今年的新年規(guī)劃不再是在已有基礎上進行構建,而多了很多稀奇的以往都不會想到的東西,比如今年要去潛水和滑翔,要去森林里徒步一次,要做我的2017攝影集之類。一開始的變化,來源于暑假里的一次生死之別。陷入巨大沉痛的我,從用工作麻痹自己,逐漸地變成明確自己不想浪費每一天,因為想到要帶著他人的希望活下去,所以更要活夠本。

  什么是活夠本?不是要不斷的成就,而是要不斷的成長。

  于是開始梳理我從大學至今的點滴變化,從心態(tài)到知識到行動,于是悚然意識到:呆在舒適區(qū)的輕松愉悅是老去的標志,而保持激情與好奇的探索才能是成長的開端。

  教小學的我也經(jīng)常觀察孩子們,什么樣的孩子更加容易“成熟”?毫無疑問,不是等著他人來教導的孩子,而是主動探索和發(fā)現(xiàn),保持著開放與積極的孩子。如果要比喻的話,《全職獵人》的主角小杰應該是最好的例子。

  我秉持的理念是,只有當你的世界發(fā)生改變,你才會自然地發(fā)生變化。這個世界有可能是物理環(huán)境,也有可能是心理環(huán)境。

  所以,開放是一種強勢,一種不斷保持生命力的強勢。

  就如同此書反復梳理的前提:保持批判。

  開放之外,還需要提到整體性思維。

  相比和對方說話的結論是什么,你更容易記住和對方說話的感覺。

  同樣,在看到此書的時候,也會注意將文段作為整體層層拆分的過程,上一次讓我有這樣感覺的時候,是讀叔本華,即便是哲學隨筆《人生的智慧》,他的邏輯也渾然天成,一氣呵成,簡直讓人喝彩!

  是以有了我第一個書外音的思考:作為引導者,我要如何讓對方更加容易接受我的結論?

  也有了我另外的串聯(lián),不論是結論還是自我管理,我們更需要的是一種整體性思維和調(diào)整。

  最簡單的來說,想要提升專注力和精力,都知道要從保持合理膳食和適當運動開始,而《深度工作》一書,更是將專注力比喻為大腦的肌肉:你不能只在你專注的時間段保持訓練,在閑暇的時間段則用碎片來打斷專注的肌肉能力!

  我們對一個東西的關注,需要一種整體性。一方面是時空的橫向與縱向的整體,另一方面是對于每個節(jié)點的觀察與反思。人的心理特征便是如此。

  任何一個事物,都不會是單一結構的因素促成,而是層層遞進互相交織的一張網(wǎng)。從一個方向使力,必然不如從多個節(jié)點處作用。

【學會提問的讀后感】相關文章:

讀《學會提問》有感01-03

學會提問讀后感(通用14篇)10-28

面試提問技巧04-26

如何應對提問10-25

怎么鼓勵孩子提問04-30

如何面對棘手的提問05-02

提問的技巧有哪些12-17

課堂提問“六要”03-03

面試提問的技巧有哪些04-25

女性如何面對尷尬提問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