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文檔列表

幫助子女成功的十路徑

時間:2021-10-05 15:36:58 家長之友 我要投稿

幫助子女成功的十路徑

  美國全國父母協(xié)會建議指出:父母對孩子的成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并舉出幫助子女成功的十種路徑。

幫助子女成功的十路徑

  1、與子女溝通

  如果我們盡早地與子女溝通,提供給他們信息與行為準則,獲得子女的信任 ,在他們到別處尋求信息前會首先與您商量。

  2、建立崇高而實際的期望

  花一點時間去注意小孩的特長、天賦和興趣以及哪些方面需要幫助,幫助他們制定可行的自我目標,從而使他們能感受到、同時也能達到成功。

 

  3、建立孩子的自尊和自信

  將孩子作為獨立的人來看待,他們自已的選擇可能失敗,但只要認識到,這就是他們的成長和成熟。

  4、確保小孩健康成長

  小孩在學校德智體全面發(fā)展非常重要。小孩只有在營養(yǎng)、休息和心情良好的條件下才能更好地學習。

  5、父母從啟蒙老師到把家當作學習的園地

  今天變化的經(jīng)濟環(huán)境,所需要的知識和技能也在更新,告訴您的子女學習的重要性,同時需要終身學習。

  6、與學校保持聯(lián)系

  保持與老師和學校的聯(lián)系對小孩的學業(yè)至關重要,出席父母會,學;顒,和學校父母協(xié)會的活動。保持與校方電話、信件、電子郵件的聯(lián)系,與學校建立友好關系都是對小孩學習的支持。

  7、鼓勵探索與發(fā)現(xiàn)

  鼓勵小孩往有興趣的方向發(fā)展,尋找機會探索新事物,應幫助他們了解周圍的世界。

  8、選擇朋友,幫助小孩開發(fā)良好的友誼關系

  所有的小孩都需要被關注、被接納,感覺有自已的位置。幫助小孩開發(fā)良好的友誼關系對將來的發(fā)展有正面的意義。

  9、保證安全

  提高對潛在風險的警惕,提醒小孩防犯這種風險,讓他們知道在遇到威脅時如何去回避危險。對小孩的安全教育有助于小孩知道什么是犯法和培養(yǎng)良好的品質。

  10、積極參與社區(qū)服務

  課堂所培養(yǎng)的智力和才能,只有應用到實踐中才能得到證明,小孩在社區(qū)服務中會學到很多有價值的學問。

    延伸閱讀: 培養(yǎng)孩子成功素質三句箴言

   第一句:“太好了!”——改變心情就改變了世界

  在了解“太好了”這句話的真正含義之前,我們先談談,什么是快樂?

  有位心理醫(yī)生做出了最精辟的解釋:快樂就是“我的思想愉悅時的一種心理狀態(tài)”。

  快樂的人并不是沒有煩惱,而是善于排解煩惱,化消極心態(tài)為積極心態(tài),盡可能保持快樂的心情;煩惱的人并不是命運不好、家庭不好,而是自己的心態(tài)不好,快樂的事到了他那里也會變成煩惱。

  一位媽媽說,她有兩個兒子,因為心態(tài)不同,命運就大不相同。大兒子心態(tài)不好,遇到什么事總說:“太糟了!”小兒子心態(tài)好,遇到什么事愛說:“太好了!”

  孩子小的時候,媽媽帶小哥倆去公園玩,不巧那天公園關門了。大兒子說:“太糟了!我怎么這么倒霉,我一來就關門!真氣人!”一整天都悶悶不樂。小兒子卻說:“太好了!我可以到別處去玩,也許別的地方會更好玩兒!”他跑到小樹林里,又抓蛐蛐又看螞蟻搬家,玩得興高采烈。兩個兒子長大了。大兒子找了個對象,他覺得媳婦這不好那不好,處處不如意,整天不高興,后來離婚了;小兒子成了家,他覺得媳婦又好看又賢惠,小兩口日子過得紅紅火火。

  “你看,”她說,“兩個兒子都是我親生的,我不偏不向,為什么他們的命運如此不同呀?”

  我說:“因為他們的心態(tài)不同。在很多情況下,人的痛苦和快樂并不是由客觀環(huán)境決定的,而是由自己的心態(tài)和情緒決定的!

  第二句:“我能行!”——改變態(tài)度就改變了命運

  成功究竟是什么?我認為,成功是一種感覺,一種態(tài)度!拔夷苄小笔浅晒φ叩膽B(tài)度,“我不行”是失敗者的態(tài)度。人改變了態(tài)度,由消極變?yōu)榉e極,由“我不行”變?yōu)椤拔夷苄小保蜁@得成功的感覺,最終改變自己的命運。

  我對“成功”新的理解,是從雙腿殘疾的“網(wǎng)絡中學生”王煥生的成長經(jīng)歷中得到的。

  王煥生1984年出生在北京通州區(qū)一個普通家庭。進入小學剛一個月,同班兩個同學打鬧時碰到他,導致大腿骨骨折,更不幸的是骨折部位有一個病灶點,被醫(yī)生診斷為骨纖維異樣增殖癥。

  從7歲開始,王煥生每年365天有100多天是穿著石膏“褲子”臥床在家,連身都不能翻,即使是拆掉石膏也必須用雙拐輔助著走路。9年當中,煥生經(jīng)歷了8次大手術。從小學到中學,盡管他在校讀書的時間只有一般人的一半,但最終以優(yōu)異的成績完成學業(yè),并且成為一個具有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性格堅強、勇于拼搏的共青團員。

  “發(fā)現(xiàn)孩子有病,您和孩子是怎么面對的呢?”我問他的母親。

  “只能靠自己!我一直是這樣告訴兒子的!睙ㄉ膵寢屵@樣說。

  孩子在第一次手術前,天真地問媽媽:“媽媽,做手術疼不疼?”媽媽沒有哄騙孩子而是直接告訴他:“很疼很疼,但你要堅強,要咬牙堅持住。”

  手術中,他的嘴唇咬破了,牙“咯咯”響,但他堅持一聲不吭,他成功了!第二次、第三次……他忍住了巨痛,8次大手術他都挺過來了。

  積極的態(tài)度能使一個人將自己的弱點視為一種挑戰(zhàn)的機會。科學證實:當我們有過一次成功的經(jīng)歷,我們大腦里便會“刻鏤”出一種行為模式。要是你設法把這個成功的模式重新喚起或“重放”,它就會自行發(fā)生作用。

  “成功”對所有的人來說都是自己與自己較量的勝利,是自己與命運抗爭的成功。“我能行”的人是最懂得生命價值的人。

  第三句:“你有困難嗎?我來幫助你!”——改變情感就改變了生活

  1996年2月,云南麗江發(fā)生大地震。震后四個月,受麗江縣政府和縣團委的邀請,我奔赴麗江災區(qū)采訪,并繼續(xù)推動“手拉手”活動。

  當時,我骨折的右腿剛好,又提著一個笨重的沒有輪子的箱子乘飛機。不巧的是,上飛機前需要在停機坪上走一大段的路程。我走上幾步,便得停下來歇一歇。

  “要是有人幫我一下就好了!”這個念頭剛剛在我腦海閃過,我身邊就傳來一聲關切的問候:“你需要幫助嗎?”說話的是一位文質彬彬的年輕人。

  我心里一陣感激,不由自主坦白地說:“我需要幫助!”

  他二話沒說,利索地拎起我的箱子,朝飛機走去。在機艙口,他又問我:“你坐哪一排?”

  “23排!

  ……

  看著放在23排座位上面的行李架上的箱子,我連句感謝的話都沒來得及說,他已經(jīng)穿行在機艙擁擠的人群之中了。

  “你需要幫助嗎?”路途中,這句話一直在我的腦;厥幹,我的心里也一直涌動著一股暖流。

  這件事,給我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我想,快樂的人生不正是在幫助別人和互相幫助中體會到的嗎?于是,“你有困難嗎?我來幫助你!”這句話便從我心里涌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