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學的三個層次懂會悟?qū)W科論文

時間:2023-04-27 11:50:30 物理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初中物理教學的三個層次懂會悟?qū)W科論文

  摘要:教學是引導學生從不懂到懂、從懂到會、從會到悟的循序漸進的過程。真懂的學生能對各種關于概念、規(guī)律的似是而非的說法做出正確的判斷,并能說出理由。會是通過實驗技能的培養(yǎng)和解題訓練出來的。教師要示范,學生要做適量的練習。悟是對過程的深刻反思,要讓學生學會解決一類問題的一般思維規(guī)律。

初中物理教學的三個層次懂會悟?qū)W科論文

  關鍵詞:懂;會;悟;牛頓第一定律

  簡單地說,教學就是引導學生從不懂到懂、從懂到會、從會到悟的循序漸進的過程。

  一、懂

 。ㄒ唬┦裁词嵌

  懂不是死記硬背。因為即使記住了,也可能還是不懂。是否把某塊知識搞懂了,首先要看學生能否用簡潔的語言把概念、規(guī)律或其他知識性的材料表達清楚,并能說出這段文字的關鍵性的要點,而且這僅僅是懂的最低層次。

  例如:學習“牛頓第一定律”時,學生僅能記住“物體在不受力時將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边@句話,并不表示他已經(jīng)懂了。至少,學生應該能用自己的語言概括:原來靜止的物體,如果不受力,將繼續(xù)保持靜止狀態(tài);原來運動的物體,如果不受力,將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并能抓住“不受力”、“靜止”和“勻速直線運動”等關鍵詞。

 。ǘ┰鯓咏蹋瑢W生才能懂

  只有當教師的教學內(nèi)容貼近于學生的認知實際,教師的引導分析貼近學生的思維水平,學生才會容易懂。我們要從學生熟悉的生活經(jīng)驗及事實出發(fā),引導學生親自實驗,得出結論。

  例如:在學習“牛頓第一定律”時,我首先讓學生自主探究摩擦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得出結論:小車從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時,水平面越光滑,小車滑行的距離越遠。進而推理:如果水平面絕對光滑,小車將一直運動下去。

  (三)如何判斷學生是真懂

  真懂的學生能對各種關于概念、規(guī)律的似是而非的說法做出正確的判斷,并能說出對的依據(jù),錯的理由,能應用概念、規(guī)律解釋生活、生產(chǎn)中簡單的現(xiàn)象。

  例如:真懂“牛頓第一定律”的學生能判斷出“力是維持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這個說法是錯誤的,并能說出理由:因為力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所以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慣性才是維持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能解釋“跳遠時,運動員助跑速度越快,跳得越遠”和“司機行車時要佩帶安全帶”的道理。

  二、會

 。ㄒ唬┦裁词菚

  會就是在懂的基礎上,能進行推理、分析、綜合,能獨立地解決新情境下的問題。會是通過實驗技能的培養(yǎng)和解題訓練出來的。要使學生會解決問題,首先教師要很好地示范。示范什么?示范符合邏輯的解決問題的科學思維過程。就拿解題來說吧,審題完畢后,整個解題思維過程的起點在哪里?這個起點應是設問。示范不是簡單的告訴,而是要揭示整個思維過程各細節(jié)間的內(nèi)在的必然的聯(lián)系。為什么這樣想而不那樣想?物理學猶如迷宮,教師在示范思維的過程中,思維每推進一步,最好在此處做上一個醒目的記號,等待示范完畢后再引導學生回頭看,這時學生會更清晰地看清教師的思維軌跡,進而自行總結出解決一類問題的思維程序。教師講完一道典型例題后,不妨讓學生再獨立地做一遍,并與教師的解題過程進行對比,從而內(nèi)化為學生自己的解題思維,但此時的做不應是機械地重復,而應在解題過程中自覺地體會解題思維的內(nèi)在必然性,關注解題過程的關鍵點。

  在講解一道電學計算題時,我進行了如下的教學設計:

  例題:標有“6V 3W”字樣的小燈泡與一只12Ω的定值電阻串聯(lián)在電路中,燈泡正常發(fā)光。求:燈泡電阻和電源電壓。

  思路引導:根據(jù)燈泡正常發(fā)光,可求出什么?——燈泡電阻和電路中的電流;根據(jù)小燈泡與定值電阻串聯(lián),可求出什么?——總電阻;怎樣求電源電壓?——U電源=IR總。

  解:∵R燈=U額2/P額=(6V)2/3W=12Ω

  ∴R總= R燈+R定=12Ω+12Ω=24Ω

  ∵I= P額/U額 = 3W/6V=0.5A

  ∴ U電源=IR總=0.5A×24Ω=12V

  (二)做適量的練習

  練習什么?——練習變式題。練習多少為宜?——變式題的量以1~2道為宜。通過作業(yè)反饋,教師會發(fā)現(xiàn)學生是否真正會了,還會發(fā)現(xiàn)自身教學中的問題,這也是教師不斷進步的開始。若發(fā)現(xiàn)學生尚未真正會,則在評講時要點破導致錯誤的細節(jié),再用一道題來矯正、鞏固。其實,學生做錯了一道題,并非是他完全不會。若解一道題需要做好五個細節(jié),往往由于一個細節(jié)的錯誤就導致“全線崩潰、全軍覆沒”。因此,發(fā)現(xiàn)錯誤的細節(jié),進行針對性的處理,才是提高教學效率的關鍵。另外,備例題的同時至少要備3~4道變式題,一是供作業(yè)用,二是供鞏固矯正、拓展提高用。還需說明的是,用題海戰(zhàn)術能提高學生的解題熟練程度,能提高應試分數(shù),但不會提高思維能力,同時會使學生產(chǎn)生枯燥、乏味之感,而且使其學習缺乏“后勁”。

  例如:在講完上面的例題后,我進行了如下的變式訓練:

  變式題1:標有“6V 3W”字樣的小燈泡與最大阻值是30Ω的滑動變阻串器串聯(lián)在電路中,當連入電路的電阻是18Ω時,燈泡正常發(fā)光。求電源電壓。(轉(zhuǎn)上頁)

 。ń酉马摚

  分析與解答:∵R燈=U額2/P額=(6V)2/3W=12Ω,∴R總= R燈+R變=12Ω+18Ω=30Ω,∵I= P額/U額 = 3W/6V=0.5A,∴ U電源=IR總=0.5A×30Ω=15V。

  變式題2:接上題,當連入電路的電阻是38Ω時,燈泡的實際功率是多少?(電源電壓不變,不考慮燈泡的電阻受溫度的影響)

  分析與解答:∵R燈=U額2/P額=(6V)2/3W=12Ω,∴當R變=18Ω時,R總= R燈+R變=12Ω+18Ω=30Ω,∵I= P額/U額 = 3W/6V=0.5A,∴ U電源=IR總=0.5A×30Ω=15V∴當R變=38Ω時,R總= R燈+R變=12Ω+38Ω=50Ω,I= U電源/R總=15V/50Ω=0.3A,P實=I2R燈=(0.3A)2×12Ω=1.08W。

  變式題3:電源電壓是24V,標有“6V 3W”燈泡與標有“50Ω 1A”的滑動變阻串器串聯(lián)在電路中,當燈泡正常發(fā)光時,滑動變阻串器連入電路的電阻是多少?

  點評:將結論改作已知條件,訓練逆向思維。

  三、悟

  悟什么?——通過適量練習,發(fā)現(xiàn)并總結出解決一類問題的一般思維規(guī)律,進而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悟是對過程的深刻反思。一節(jié)課結束,學生的收獲不僅是學會解幾道題,而應是能解決一類問題。我們應該教會學生“以不變應萬變”的方法。只有這樣,在新情境下的問題呈現(xiàn)時,學生才會以良好的心態(tài)去面對,而不至于手忙腳亂。

  例如:學生做了適量的“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習題后,應能悟出一般的解題思路:滑輪組豎直放置時,W有=G物h物,W總=F拉S繩,W總=(G物+G動)h物(不計繩重和摩擦時);滑輪組水平放置時,W有=fS物,W總=F拉S繩。(f是物體受到的摩擦力)

  綜上所述,我們要想方設法讓學生從不懂到懂,從懂到會,從會到悟,讓學生自行發(fā)現(xiàn)并總結出解決一類問題的一般思維規(guī)律,進而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初中物理教學的三個層次懂會悟?qū)W科論文】相關文章:

初中物理教學論文01-21

初中物理教學論文07-15

語文教學的三個層次05-01

初中物理教學論文15篇06-01

初中物理教學論文(15篇)06-02

初中物理教學論文[通用15篇]07-21

初中物理論文02-24

學科物理教學計劃02-18

從三個層次看技術實在04-29

達爾文道德理論的三個層次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