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教案

時間:2023-03-25 13:50:51 小學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精品】小學數學教案范文集錦五篇

  作為一名老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jié)點。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數學教案5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品】小學數學教案范文集錦五篇

小學數學教案 篇1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一年級實驗教科書(江蘇教育版)第16頁的例題,

  第1617頁想想做做的習題。

  [教材簡析]

  幾和第幾實際上是基數和序數的淺顯說法,幾表示事物有多少,第幾是凡事物排列的順序號。例題先通過排隊買票的場景,讓學生直接觀察、數數,看到一共5人在買票,戴帽子的小孩和不戴帽子的男孩務排在第幾個,讓學生認識幾個和第幾個的區(qū)別。

  想想做做讓學生在涂色、觀察、數數、交流等活動中,進一步識幾和第幾的區(qū)別,培養(yǎng)學生用數表示個數或順序并現同伴交流的能力。

  [教學目標]

  1、經歷觀察、活動、交流的過程,初步理解幾和第幾的不同含義。能區(qū)分幾個和第幾個,并在實際中加以運用。

  2、發(fā)展合作交流的意識和語言表達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 創(chuàng)設情境,感知新知

  1、出示排隊買票圖。

  過渡:動物園一大早就有人來排隊買票了,你們看。

  出示課件。

  2、談話。

 。1)這時有幾個人在排隊?

 。2)請小朋友數一數小明排在第幾?小剛排在第幾?

 。3)排在第1的是誰?原來老爺爺排第幾?老爺爺怎么又排到第一了呢?

 。ㄟM行禮貌教育。)

 。4)黃頭發(fā)的小姑娘前面有幾個人?后面有幾個人?

  說明:排隊的時候我們都從前面數起,在生活中有很多這樣要數第幾的時候。

  [評:緊密結合排隊買票的情境,引導學生初步感受到幾和第幾的不同,使學生初步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二.進一步感悟新知

  1.想想做做第2題(左圖)。

  過渡:小明買好票來找小麗

 。1)問:小麗住在第幾層呢,你是怎么數的?(同桌討論后交流)

  指出:一般樓房的第幾層,是從下往上數的。

 。2)問:如果小麗住在3樓應該出現在哪個陽臺?

 。3)問:老師想了解哪些同學住的是樓房?你家住幾樓?

  2.想想做做第1題。

  過渡:小明、小麗要進動物園要做對點燈籠的游戲才行?你想試一試嗎?

 。1) 老師點燈籠學生回答。

  ○●○○○問:點的是第幾個燈籠?你是怎么數的?

  注意數的'時候要說清楚是從左邊數起還是從右邊數起。

  ○○○●○問:現在點的是第幾個燈籠?

  ○○○●●問:從右邊看點了幾個燈籠?

 。2) 老師提要求學生涂色。

  左邊第3個,左邊3個。

  右邊第2個,右邊2個。

  問:這里的第2個和2個意思一樣嗎?

 。3) 書上練習。

  過渡:大家都想來點燈籠,下面我們打開書一起來涂一涂。

  從左邊起點4個燈籠?(●●●●○)指名上黑板涂色

  從左邊起點第4個燈籠?(○○○●○)

  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幾和第幾。(板書:幾和第幾)

  [評:老師在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是不僅檢驗前面對新知感悟,還著重對幾和第幾的內容通過學生動手畫一畫幫助理解能力稍差的學生。]

  3.想想做做第2題。

  過渡:來到動物園,小紅和小明首先看到了猴子撈月亮的表演。

  問:同學們看哪只猴子比較特別?它是第幾只猴子,你是怎么數的?(說:老師將這個問題交給小組討論,每組選個同學匯報你們討論出的答案)

  得出:可以從上面數起,戴帽子的是第2只,也可以從下面數起,戴帽子的是第4只。

  問:猴子能撈起月亮來嗎?為什么?讓我們來看一看。

  4.想想做做第3題。

  過渡:動物園里的小動物們聽說山那邊有場精彩的比賽,正興高采烈地去看比賽呢!

  (1) 問:上山的動物有幾只?誰第一?誰第二?

  問:上山的動物有幾只?誰第一?誰第二?

  [評:每個畫面都引導、組織學生充分地說、自由地說,在說的過程中感悟幾和第幾的不同,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同時,把想想做做第3題和第4題整合成學生喜愛的連續(xù)的動畫情境,有效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課堂氣氛更顯得生動活潑。]

  5.想想做做第4題。

  問:4號車前面有幾輛車?是哪些車?

  問:5號車前面是幾號車?后面又是幾號車?

  問:4號車前面是幾號車?后面又是幾號車?

  問:除了這幾個問題外,你還想到什么考考大家?

 。ㄐ〗M討論)

  交流:1號車前面是5號車;5號車前面是2號車;1號車后面是4號車和3號車;前3名的是2號、5號、1號車;最后一名是3號車

  追問:剛才說的是前3名和第3名一樣嗎?為什么?

  小結:幾和第幾是不一樣的,幾表示一共有多少個,第幾只表示其中的某一個。

  [評:這一段采用學生交流合作的形式教學,使學生既學會了肯定自己,又學會了聽取別人的意見,并從中補充、完善了自己的認識。另外,這里除了有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外,還注重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讓學生互幫互助,真正做學習的主人.]

  三、應用拓展

  1.想想做做第5題。

  過渡:小動物們回家了,小動物們的家住在幾樓幾室呢?說說你們是怎么看的?

  交流:豎著看有幾層,就說是幾樓。橫著看有幾家,也就說是幾室。小兔家豎著看在5樓,橫著看在第1室,所以它家住5樓1室。

  A:出示小動物的位置說住在幾樓幾室。

  B:告訴小動物住在幾樓幾室學生在電腦上點位置。

  2.你能說一句帶有幾和第幾的話嗎?在我們身邊找一找!

  引導:自己的座位是幾排幾座,紅花榜的排名,自家住房是幾樓幾室等等。

  [評:把數學知識拓展、應用到生活中來,與實際生活相聯系,逐步培養(yǎng)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培養(yǎng)學生在生活中找數學、學數學、用數學的能力。]

  3.發(fā)散練習。

  告訴同學你喜歡吃的東西是第幾個,讓同學猜猜你喜歡吃的是什么?

  五、總結評價。

  通過今天這節(jié)課,你知道了什么?安排學生相互說一說,再交流。

  [總評]

  本堂課分三步走:從買票情境圖的初步感知,到連續(xù)動畫情境的感悟,最后是游戲的深化鞏固,由易到難,步步深入,層次很清晰。在拓展應用中注意與生活實際緊密聯系,豐富了學生的學習內容,也使學生感受到在生活中學習數學的魅力。練習中采用了同桌互說、小組討論的形式,讓學生人人參與、人人表現,提高了學習興趣。

小學數學教案 篇2

  【教學內容】

  教科書100頁。

  【教學目標】

  1.整理、歸納本冊教科書所學知識,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掌握有關知識間的聯系。

  2.經歷整理與復習所學知識的過程,初步學會一些整理數學知識的方法,培養(yǎng)自覺整理與復習的意識和習慣。

  3.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判斷、概括能力,養(yǎng)成合作學習和勇于探索的良好品質。

  【教學重點】

  1.經歷整理與復習所學知識的過程,初步學會一些整理數學知識的方法。

  2.掌握萬以內數的數位順序、讀寫方法、大小比較等知識。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同學們,這學期的新課學習已結束,從現在開始,我們將對本學期所學知識進行綜合復習。(板書課題)

  二、整理全冊所學內容

  1.小組合作,初步整理

 。1)請同學們回憶一下,本學期我們學習了哪些內容?(學生回答)

  (2)想一想:你能用我們學過的整理知識的方法把這些內容整理出來嗎?怎樣整理才能使這些內容比較清楚地展現出來呢?先獨立思考,然后把自己的想法說給小組的同學聽一聽。

 。3)小組合作:小組內的同學商量一下,選擇你們喜歡的方法整理出本學期所學的知識。

  整理要求:

  A?整理結果要簡潔、清晰、有條理。

  B?整理完后,要能說出整理的過程。

  2.全班匯報交流、完善整理結果

 。1)各小組選一名代表展示、交流整理的過程、結果。

 。2)結合展示、交流的'過程,師生共同評價各組的整理情況:你喜歡哪種整理方法?為什么?有沒有需要補充的地方?哪些內容還需進一步調整?

 。3)根據評價結果,可選一種有代表性的板書。如:全冊內容數的認識:萬以內數的認識

  計算:三位數的加減法

  有余數的除法

  計量單位長度單位:千米、毫米

  時間單位:時、分、秒

  認識圖形:長方形、正方形的認識

  三、整理復習萬以內數的認識

  1.萬以內數的數位順序

  (1)出示數5555,從右往左,你能依次說出每一個數位上的“5”各表示多少嗎?

  (2)填空:10個一是(),10個十是(),10個百是(),10個千是()。

  (3)讓學生做教科書131頁第1題,然后交流。

  2.數數

  (1)一個一個地數,從九百九十八數到一千零一十二。

  一十一十地數,從一千九百八十數到二千一百。

  一百一百地數,從一千七百數到三千。

  一千一千地數,從一千數到一萬。

 。2)寫出3408后面的三個數和3001前面的三個數。

 。3)讓學生做教科書135頁第3題,并交流填的結果。

  3.讀寫方法

 。1)讀出下列各數:教科書135頁第1題。指名讀,然后說一說:怎樣讀萬以內的數。(特別強調中間有0的數的讀法)

 。2)寫出下列各數:教科書135頁第2題。學生獨立完成,然后說一說:怎樣寫萬以內的數。

  4.大小比較

 。1)寫出下列各數,并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三千零二三百零二二千三百三千二百三千零二十

  (2)說一說萬以內的數的大小比較的方法。

 。3)做教科書第136頁第5題。

  5.較大數的估計

  一個數比400大得多,比20xx少一些,這個數可能是:(在正確的數下打?)999138019005000

  四、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jié)課的復習,你最大的收獲是什么?還有什么疑惑?

小學數學教案 篇3

  一、教學內容:102頁—109頁

  二、教學目標:

  通過總復習,使學生獲得的知識更加鞏固,計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全面達到本學期規(guī)定的教學目標。

  三、教學重點:

  100以內的筆算加減法、表內乘法,長度單位和角的初步認識,觀察物體,統(tǒng)計。

  第一課時 100以內的筆算加減法

  教學內容:100以內的筆算加減法

  教學目標:

  1、復習100以內的筆算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熟練的計算,并能解決實際問題。

  2、能根據實際情況進行估算。

  教學重點:正確、熟練的計算,并能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能根據實際情況巧妙的進行估算

  教具準備:微機。

  教學過程:

  一、梳理知識點:

  1、學生看書自學,同桌討論100以內的筆算加減法這個單元學習了哪些知識。

  學生匯報。

  教師引導學生梳理:

  100以內的筆算加減法

  筆算加法 筆算減法筆算加減混合 估算

  2、教師:筆算加減法應注意什么?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1)相同數位對齊;

 。2)從個位算起;

 。3)個位滿十,向十位進一;個位不夠減,從十位退一當十再減。

  3、練習:算出下面每組數的和與差。

  42、3654、29

  4、教師:筆算加減混合運算需要注意什么?

  練習:計算。

  29+35+9 61-30+15

  75-46+31 53-9-37

  5、教師:估算兩位數加減法有什么方法?

  練習:一本80頁的書,小明第一天看了32頁,第二天看了27頁,他大約看了()頁,大約還剩()頁沒有看。

  二、綜合練習。

  1、計算比賽:105頁第1題。

  2、先估算,再筆算:105頁第4題。

  第二課時 米和厘米 角和直角

  教學內容:米和厘米 角和直角

  教學目標:

  1、復習長度單位米和厘米,形成“米”和“厘米”的觀念 ,知道他們之間的關系,能估計和測量長度。

  2、初步認識角和直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稱,會判斷直角,會畫角和直角。

  教學重點:建立米和厘米、角和直角的觀念。

  教學難點:正確的畫直角

  教具準備:微機、三角尺。

  學具:三角尺。

  教學過程:

  一、梳理知識點:

  1、學生看書自學,同桌討論米和厘米、角和直角這兩個單元學習了哪些知識。

  學生匯報。

  教師引導學生梳理:

  米和厘米

  米厘米1米=100厘米線段

  角和直角

  角直角畫角和直角

  2、教師:1米等于多少厘米?

  學生用手臂表示1米大約有多長,用手指表示1厘米大約有多長。

  3、練習:填出合適的單位。

  教學樓高12( ) 橡皮長2( )

  小明身高1( ) 課桌寬60( )

  4、教師:什么是線段?學生用自己的話表述。

  練習:完成103頁第5題。

  5、教師:什么叫角?角有幾個頂點、幾條邊?

  學生在練習本上畫一個角、一個直角。

  二、綜合練習。

  1、(1)下面的圖形有幾個角?哪幾個是直角?

 。2)在圖形里加一條線段,使它增加三個直角。

  2、完成106頁第7題。

  3、畫直角:完成106頁第8題。

小學數學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認識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長度概念,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

  2、會進行長度單位間的換算及簡單的計算。

  3、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估測意識和實踐能力。

  教學重點:

  建立1千米的長度概念,會用千米表示實際長度。

  教學準備:

  要求學生到路邊觀察路標,教師制作一塊路標。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教師提問:我們都學了哪些長度單位?

  學生回答后,讓學生具體表示一下1毫米、1厘米、1分米及1米的長度。

  2、教師說明:我們以前學過的長度單位比較大的是米。你們還見過或聽說過比米大的長度單位嗎?

  學情預設:學生可能會提到“千米”。

  二、探究新知

  1、認識千米。

  教師出示例3的情境圖。(有條件的學校也可以播放提前錄制好的視頻錄像,錄像中出現路牌標志)

  提出下面的問題:類似圖中的.情境你見過嗎?從圖中你知道了什么?

  [學情預設:看到上面的情境圖,學生一下子會調出已有的知識經驗,他們會想到周圍的路標。]

  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解釋路標上的“21千米”和“23千米”是什么意思。

  教師指出:在計量比較長的路程的時候,通常用千米作單位,千米也叫做公里。千米是比米大的長度單位。

  2、出示老師收集到的學校附近的路標,讓學生理解、體會從某路口到當地某個標志性建筑的路程是多少千米的含義。

  3、建立1千米的長度概念

  (1)師:那么1千米的路程有多遠呢?它與我們以前學過的長度單位“米”有什么關系呢?

  同學們都喜歡上體育課,(教師出示學校操場的圖片)學校操場的跑道一圈是400米(注:每個學校的跑道可能不相同,這里僅以400米為例說明大體教學思路,實際教學時,盡可能用學生身邊的數據),算一算,跑幾圈就是1000米?

  教師指出:1000米就可以用較大的長度單位來表示,就是千米。

  板書:1千米(公里)=1000米

  教師:同學們上學,有步行的,有騎自行車的,有坐公交車的,還有父母開車接送的。人步行每小時可以走5千米,騎自行車每小時可行15千米,坐公交車每小時可以行40千米。你們能估計一下從自己家到學校有多少千米嗎?

  (2)實際感受1千米。

  到操場上量出100米的距離,讓學生仔細觀察一下。并讓學生按一般的步行速度實際走一走,所需時間大約是1分十幾秒。(注:這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也可以放到課前進行)。然后告訴學生10個這樣的長度就是1千米,一般步行12分左右的距離大約是1千米,并讓學生想象一下10個100米有多遠。

  4、完成教科書第8頁上的“做一做”。

  到校門口,以小組為單位,互相說一說(估)從學校門口到什么地方大約是1千米?在確保學生安全的前提下,可以組織學生到校外走1千米的活動,感受1千米的距離。(注:如果條件不允許,此題可以作為課外作業(yè))

  5、教師出示教科書第22頁的例5。

  3千米=( )米 5000米=( )千米

  教師放手讓學生先獨立填寫,然后讓學生在組內互相說說是怎樣想的。

  通過學生回答,使學生明白:1千米是1000米,3千米是3個1000米,就是3000米;1000米是1千米,5000米是5個1000米,就是5千米。

  6、練一練。

  6000米=( )千米 4千米=( )米

  ( )米=7千米 9000米=( )千米

  [設計意圖:本節(jié)課的教學,教師沒有平均使用力量,教學時把重點放在千米的認識上,長度單位間的變換由于學生基本上屬于“教師不講就會”的狀態(tài),所以教師花費的教學時間相對就少一些。]

  三、鞏固練習

  1、指導學生完成練習二第1、2題。

  第1題,是關于物體運動速度的練習,目的是讓學生對常見物體運行速度有一定的認識?梢韵茸寣W生獨立完成,然后再進行反饋。

  第2題,目的是幫助學生進一步感受千米在生活中的應用。可以讓學生獨立完成。

  2、練習二第3題。

  學生在教科書上獨立完成,然后集體訂正。

  3、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1)老師家離學校大約有4千米的路程,如果讓你選擇,你會選擇什么交通工具來學校?為什么?大概需要多少時間?

  (2)媽媽帶小明坐長途汽車去看奶奶,途中要走308千米。他們早上8時出發(fā),汽車平均每小時行80千米,中午12時能到達嗎?

  四、課外拓展

  1、汽車在高速公路上行駛每小時不能超過( )千米,磁懸浮列車每小時可行駛( )千米,地球繞太陽每秒運行( )千米。馬拉松長跑比賽全程大約( )千米。(課后可在父母的幫助下到圖書館或網上查找這些資料。)

  2、寫一篇數學日記:《我心目中的千米》

  [設計意圖:教師在落實了教材所設定的教學目標后,課末布置了學生課后實踐調查活動,把學生帶向了研究性學習的行為中,為學生自主學習創(chuàng)造了環(huán)境。]

小學數學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一般式ax2+bx+c=0(a0)及其派生的概念;應用一元二次方程概念解決一些簡單題目.

  1.通過設置問題,建立數學模型,模仿一元一次方程概念給一元二次方程下定義.

  2.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及其有關概念.

  3.解決一些概念性的題目.

  4.通過生活學習數學,并用數學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重難點關鍵

  1.重點: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其一般形式和一元二次方程的有關概念并用這些概念解決問題.

  2.難點關鍵:通過提出問題,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數學模型,再由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遷移到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學生活動:列方程.

  問題(1)《九章算術》勾股章有一題:今有戶高多于廣六尺八寸,兩隅相去適一丈,問戶高、廣各幾何?

  大意是說:已知長方形門的高比寬多6尺8寸,門的對角線長1丈,那么門的高和寬各是多少?

  如果假設門的高為x尺,那么,這個門的寬為_______尺,根據題意,得________.

  整理、化簡,得:__________.

  問題(2)如圖,如果 ,那么點C叫做線段AB的黃金分割點.

  如果假設AB=1,AC=x,那么BC=________,根據題意,得:________.

  整理得:_________.

  問題(3)有一面積為54m2的長方形,將它的一邊剪短5m,另一邊剪短2m,恰好變成一個正方形,那么這個正方形的邊長是多少?

  如果假設剪后的正方形邊長為x,那么原來長方形長是________,寬是_____,根據題意,得:_______.

  整理,得:________.

  老師點評并分析如何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數學模型,并整理.

  二、探索新知

  學生活動:請口答下面問題.

  (1)上面三個方程整理后含有幾個未知數?

  (2)按照整式中的多項式的規(guī)定,它們最高次數是幾次?

  (3)有等號嗎?或與以前多項式一樣只有式子?

  老師點評:(1)都只含一個未知數x;(2)它們的最高次數都是2次的;(3)都有等號,是方程.

  因此,像這樣的方程兩邊都是整式,只含有一個未知數(一元),并且未知數的最高次數是2(二次)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一般地,任何一個關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經過整理,都能化成如下形式ax2+bx+c=0(a0).這種形式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一個一元二次方程經過整理化成ax2+bx+c=0(a0)后,其中ax2是二次項,a是二次項系數;bx是一次項,b是一次項系數;c是常數項.

  例1.將方程(8-2x)(5-2x)=18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并寫出其中的二次項系數、一次項系數及常數項.

  分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ax2+bx+c=0(a0).因此,方程(8-2x)(5-2x)=18必須運用整式運算進行整理,包括去括號、移項等.

  解:去括號,得:

  40-16x-10x+4x2=18

  移項,得:4x2-26x+22=0

  其中二次項系數為4,一次項系數為-26,常數項為22.

  例2.(學生活動:請二至三位同學上臺演練)將方程(x+1)2+(x-2)(x+2)=1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并寫出其中的二次項、二次項系數;一次項、一次項系數;常數項.

  分析:通過完全平方公式和平方差公式把(x+1)2+(x-2)(x+2)=1化成ax2+bx+c=0(a0)的形式.

  解:去括號,得:x2+2x+1+x2-4=1

  移項,合并得:2x2+2x-4=0

  其中:二次項2x2,二次項系數2;一次項2x,一次項系數2;常數項-4.

  三、鞏固練習

  教材P32 練習1、2

  四、應用拓展

  例3.求證:關于x的方程(m2-8m+17)x2+2mx+1=0,不論m取何值,該方程都是一元二次方程.

  分析:要證明不論m取何值,該方程都是一元二次方程,只要證明m2-8m+170即可.

  證明:m2-8m+17=(m-4)2+1

  ∵(m-4)20

  (m-4)2+10,即(m-4)2+10

  不論m取何值,該方程都是一元二次方程.

  五、歸納小結(學生總結,老師點評)

  本節(jié)課要掌握:

  (1)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2)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ax2+bx+c=0(a0)和二次項、二次項系數,一次項、一次項系數,常數項的概念及其它們的運用.

  六、布置作業(yè)

【小學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教案12-1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6

小學數學教案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