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生物《蕨類植物》教案

時間:2022-08-26 15:44:59 生物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初一生物《蕨類植物》教案

  作為一名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zhì)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初一生物《蕨類植物》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初一生物《蕨類植物》教案

初一生物《蕨類植物》教案1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能夠說出蕨類植物的形態(tài)結構和生活習性;

  2、能夠舉例說出蕨類植物的主要特征;

  3、知道蕨類植物在人類經(jīng)濟生活中的價值以及在自然界中的意義。

  能力目標

  1、通過使用放大鏡或肉眼觀察蕨類植物,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及實驗能力。

  2、通過對蕨類植物和種子植物的比較,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歸納、綜合等思維能力。

  情感目標

  1、學習蕨類植物的知識及其經(jīng)濟意義,使學生進一步關注生物科學知識在人類生活中的應用價值。

  2、了解蕨類植物形態(tài)結構和生活習性等特點,使學生進一步樹立生物體與環(huán)境相適應的生物學觀點。

  教學建議

  一、本節(jié)知識結構

  二、教材分析

  蕨類植物的生活習性及與其相適應的形態(tài)結構的特點,是學生了解蕨類植物主要特征的基礎,也是學生樹立生物體是與環(huán)境相適應的生物觀點的基礎;而蕨類植物的主要特征又能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它由于有真根,輸導組織和機械組織,決定了它是比較高等的植物,但又由于它的輸導組織和機械組織還遠不如綠色開花植物發(fā)達,這又決定了它仍只能生活在陰濕的環(huán)境里,因此比綠色開花植物低等。所以,蕨類植物的形態(tài)結構、生殖、生活習性的特點是本節(jié)的重點內(nèi)容。

  三、教法建議

  教師可以事先準備盆栽的蕨類植物的實物。通過觀察實物,讓學生認識蕨類植物的形態(tài)結構。如果沒有新鮮的蕨類植物,也可用帶有孢子囊的臘葉標本。觀察蕨類植物時,要注意腎蕨、鐵線蕨等地上部分是大型羽狀復葉,長長的葉柄和地下的根狀莖相連接。要讓學生注意不要將復葉中的小葉當作蕨的葉,不要將葉柄當作莖,不要將地下莖當作根。蕨的不定根遍布在根狀莖周圍,它的根是真根。真根和假根的區(qū)別是真根已經(jīng)有組織分化,有輸導組織和機械組織,根尖有根毛區(qū)。觀察時如果學生注意到了帶有孢子囊群的葉,教師可以告訴學生這是生有孢子的蕨類植物,孢子與蕨類植物的生殖有關。關于蕨類植物的生殖不需要做過多的解釋。

  蕨類植物的經(jīng)濟意義可以通過學生收集資料,進行分析,引導學生認識到蕨類植物的.重要價值。

  教學設計方案

  重點:

  1、蕨類植物的主要特征;

  2、蕨類植物的形態(tài)結構與其生活習性相適應。

  難點:對蕨類植物的觀察結果的分析

  設計思想:

  本節(jié)課是通過對具體幾種常見蕨類植物的觀察,讓學生分析總結出蕨類植物的特征。由于學生對蕨類植物不是非常地了解,所以可以利用實物、錄像、投影等多媒體手段,給學生建立直觀的感受,以鍛煉學生的分析、綜合能力。并通過實驗,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及掌握一定的觀察方法。

  手段:采用觀察實驗、分析討論、教師歸納總結相結合的方法進行教學。

  教學過程:(本課題參考課時為1課時)

  一、導入:

  出示幾種具有代表性的孢子植物(包括藻類、苔蘚、蕨類植物),組織學生觀察。

  提問:請分析所給植物與前一章所學的被子植物有哪些相同點和不同點?

  組織學生進行分析、總結。

  教師補充講解:所出示的植物與被子植物的最大的區(qū)別就是它們不是靠種子來繁殖的,而是在一定的生長時期產(chǎn)生另一種生殖細胞-孢子來完成繁殖后代的。我們把這類植物統(tǒng)稱為孢子植物。從這節(jié)課開始,我們將學習孢子植物中的三大類群:蕨類植物、苔蘚植物和藻類植物。

  二、講授新課:

 。ㄒ唬┺ь愔参锏闹饕卣

  1、出示錄像或投影:

  向?qū)W生演示常見的蕨類植物,如:鐵線蕨、卷柏、腎蕨等,向同學們簡要的介紹這些植物的名稱及生活環(huán)境。

  2、組織學生按照實驗四的方法步驟進行實驗觀察:

  觀察重點:

  (1)識別實驗中所給的蕨類植物是錄像或投影中介紹的哪一種蕨類植物?

 。2)觀察所給蕨類植物的外形、顏色,并對植株的高度進行測量。

 。3)觀察所給蕨類植物的根、莖、葉的特點。

 。4)認真填寫觀察記錄表。

  (5)這些植物具有哪些共同之處?

  3、組織學生匯報觀察結果。

  4、組織學生通過觀察結果的匯總、分析,得出蕨類植物的主要特征。如果學生分析的不全面,教師可進行補充。

  重點強調(diào):

 。1)蕨類植物的地上部分不是莖,而是它的復葉;地下部分是地下莖和根。

 。2)蕨類植物出現(xiàn)根、莖、葉等器官的分化,而且還具有輸導組織、機械組織,所以植株比較高大。

 。ǘ┺ь愔参锏慕(jīng)濟意義:

  1、出示蕨類植物經(jīng)濟意義的錄像、投影或由學生介紹本小組收集的有關資料(這項活動應在課前布置學生完成)。

  2、組織學生討論、歸納出蕨類植物的經(jīng)濟意義。

  3、教師對學生得出的結論進行補充。

  三、總結;

  提出問題:

  蕨類植物的哪些結構與它的生活環(huán)境相適應?哪些特點說明它沒有種子植物進化的高等?

  組織學生回答并及時進行糾正。

初一生物《蕨類植物》教案2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

  1、能夠說出蕨類植物的形態(tài)結構和生活習性;

  2、能夠舉例說出蕨類植物的主要特征;

  3、知道蕨類植物在人類經(jīng)濟生活中的價值以及在自然界中的意義。

  能力目標

  1、通過使用放大鏡或肉眼觀察蕨類植物,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及實驗能力。

  2、通過對蕨類植物和種子植物的比較,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歸納、綜合等思維能力。

  情感目標

  1、學習蕨類植物的知識及其經(jīng)濟意義,使學生進一步關注生物科學知識在人類生活中的應用價值。

  2、了解蕨類植物形態(tài)結構和生活習性等特點,使學生進一步樹立生物體與環(huán)境相適應的生物學觀點。

  教學設計方案重點:

  1、蕨類植物的主要特征;

  2、蕨類植物的形態(tài)結構與其生活習性相適應。

  難點:對蕨類植物的觀察結果的分析

  設計思想:

  本節(jié)課是通過對具體幾種常見蕨類植物的觀察,讓學生分析總結出蕨類植物的特征。由于學生對蕨類植物不是非常地了解,所以可以利用實物、錄像、投影等多媒體手段,給學生建立直觀的感受,以鍛煉學生的分析、綜合能力。并通過實驗,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及掌握一定的觀察方法。

  手段:采用觀察實驗、分析討論、教師歸納總結相結合的方法進行教學。

  教學過程:(本課題參考課時為1課時)

  一、導入:

  出示幾種具有代表性的孢子植物(包括藻類、苔蘚、蕨類植物),組織學生觀察。

  提問:請分析所給植物與前一章所學的被子植物有哪些相同點和不同點?

  組織學生進行分析、總結。

  (4)認真填寫觀察記錄表(見附錄)。

  (5)這些植物具有哪些共同之處?

  3、組織學生匯報觀察結果。

  教案一般包括教材簡析和學生分析、教學目的、重難點、教學準備、教學過程及練習設計等內(nèi)容。為大家提供了初一年級第二學期生物教案,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

  1、通過了解裸子植物的形態(tài)結構和生活習性等特點,進而了解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2、了解裸子植物的經(jīng)濟意義。

  能力目標

  引導學生對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花、果實的比較,從而歸納出裸子植物主要特征,在此過程中,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分析、綜合等思維能力,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

  情感目標

  1、通過裸子植物的形態(tài)結構、生殖與生活習性相適應的特點,使學生進一步樹立生物與環(huán)境相適應的生物學觀點。

  2、通過對裸子植物經(jīng)濟意義的了解,使學生進一步樹立生物科學價值觀,并對他們進行愛國主義的思想教育。

  教學設計方案

  重點:1、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2、松的形態(tài)結構對干旱陸生環(huán)境的適應。

  難點:松的形態(tài)結構與干旱陸生環(huán)境的適應。

  設計思想:

  學生對于裸子植物的生活環(huán)境還是比較了解的,所以可以由此入手,分析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由于上一節(jié)學習了被子植物,所以也可以采用比較的方法來進行學習。對于裸子植物對自然界的意義的這方面內(nèi)容可以在課前布置學生收集有關的資料。

  手段:以學生觀察、討論為主的教學方法。

  教學過程:(本課題參考課時為1課時)

  一、導入:

  1、出示松子和杏仁,提出問題:帶硬殼的松子是松樹的什么器官?杏仁又是什么器官?

  2、學生回答出二者都是種子后,出示松樹帶種子的雌球果(已裂開)和杏的果實(可用刀剖開),引導學生觀察松子和杏仁分別長在松和杏的什么結構上?種子是否裸露?

  3、組織學生匯報觀察結果,并總結:

  (1)松的雌球果并不是松的果實。

  (2)杏的種子長在果實內(nèi),種子是不裸露的,屬于被子植物。松的種子長在雌球果上,種子是裸露在外的。這一類種子植物稱為裸子植物。

  二、講授新課:

  (一)松的生活環(huán)境:

  組織學生根據(jù)自己平時在自然界,在電影電視中所見到的松樹的情況,說出松樹的生活環(huán)境,使學生了解松樹不僅廣泛生活在陸地上,而且還能生活在干旱和土壤貧瘠的地方,甚至是巖石的縫隙中。

  4、組織學生通過觀察結果的匯總、分析,得出蕨類植物的主要特征。如果學生分析的不全面,教師可進行補充。

  重點強調(diào):

  (1)蕨類植物的地上部分不是莖,而是它的復葉;地下部分是地下莖和根。

  (2)蕨類植物出現(xiàn)根、莖、葉等器官的分化,而且還具有輸導組織、機械組織,所以植株比較高大。

  (二)蕨類植物的經(jīng)濟意義:

  1、出示蕨類植物經(jīng)濟意義的錄像、投影或由學生介紹本小組收集的'有關資料(這項活動應在課前布置學生完成)。

  2、組織學生討論、歸納出蕨類植物的經(jīng)濟意義。

  3、教師對學生得出的結論進行補充。

  二、講授新課:

  (一)蕨類植物的主要特征

  1、出示錄像或投影:

  向?qū)W生演示常見的蕨類植物,如:鐵線蕨、卷柏、腎蕨等,向同學們簡要的介紹這些植物的名稱及生活環(huán)境。

  2、組織學生按照實驗四的方法步驟進行實驗觀察:

  觀察重點:

  (1)識別實驗中所給的蕨類植物是錄像或投影中介紹的哪一種蕨類植物?

  (2)觀察所給蕨類植物的外形、顏色,并對植株的高度進行測量。

  (3)觀察所給蕨類植物的根、莖、葉的特點。

  三、總結;

  提出問題:

  蕨類植物的哪些結構與它的生活環(huán)境相適應?哪些特點說明它沒有種子植物進化的高等?

  組織學生回答并及時進行糾正。

  教師補充講解:所出示的植物與被子植物的最大的區(qū)別就是它們不是靠種子來繁殖的,而是在一定的生長時期產(chǎn)生另一種生殖細胞-孢子來完成繁殖后代的。我們把這類植物統(tǒng)稱為孢子植物。從這節(jié)課開始,我們將學習孢子植物中的三大類群:蕨類植物、苔蘚植物和藻類植物。

【初一生物《蕨類植物》教案】相關文章:

初一生物《探索生物的奧秘》教案08-26

初一生物下冊教案02-06

初一生物上冊教案02-14

生物的特征初一生物第一單元教案08-26

《生物的特征》生物教案12-22

生物教案:生物的特征08-27

初一生物《根對水分的吸收》教案08-26

藻類、苔蘚和蕨類植物的教學設計10-26

《生物污染與生物凈化》教案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