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模范劉巴彥爾事跡的心得體會

時間:2023-04-29 16:39:51 心得體會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道德模范劉巴彥爾事跡的心得體會

  劉巴彥爾作為第五屆全國道德模范候選人,已經(jīng)贏得了來自全國各地的一片贊聲。

道德模范劉巴彥爾事跡的心得體會

  我們似乎能夠感受到,當每一個點贊的大拇指豎起,必定會有心海深處的波瀾泛起,不止是一種敬意,更有對良心的叩問,對整個時代的信心,隨著這波瀾在激蕩,在傳遞……

  當鄂爾多斯許多家庭陷入民間借貸危機,許多人成為坑親人騙朋友的“老賴”,劉巴彥爾已歷經(jīng)十年艱辛,替逝去的父親還清了40萬元債務!案競舆”,并不是法律規(guī)定的義務,只是他抱定的一個良心;甚至有的債務也“無憑無據(jù)”,但他說他對此有印象,他還債憑的就是良心。“良心”,一個簡單樸素的詞匯,一如這個蒙古漢子樸實無華的外表,卻蘊含著撼人心魄的力量。劉巴彥爾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牧民,40萬元對于他來說不啻為一個天文數(shù)字,但因為有良心支撐,他和一家老小為了還債可以過最艱難、最簡樸的生活,而且一過就是十年,把良心打磨成恒心,鑄造成信心,最終贏得“無債一身輕”。

  相比之下,我們已經(jīng)耳聞目睹了太多令人心寒的故事,防不勝防的有毒食品,讓人不敢放心吃飯;明明是見義勇為,卻被獲救者栽贓陷害反咬一口;明明是欠債不還,卻想方設法轉移資產(chǎn)與法律兜圈子;至于父子兄弟因為利益反目成仇對簿公堂甚至釀成血案的也屢見不鮮。打開微信朋友圈,經(jīng)常會看到這樣善意的忠告:“不要輕易借錢給朋友,因為你不僅會失去錢,還會失去朋友!”言外之意,許多人已經(jīng)不相信“良心”,在現(xiàn)代文明高度發(fā)達的今天,“良心”已被私利“買斷”,成為稀世之珍。而劉巴彥爾憑良心還債,不僅沒有虧欠眾多債主,也贏得了世人的尊重,難怪朋友圈又發(fā)出這樣的聲音:“不要輕易借錢給朋友,除非他是劉巴彥爾!”

  如果說法治是一個社會的底線,更多地需要外力的監(jiān)管,那么德治就是一種文明的高度,更多地要靠靈魂的自覺。在慨嘆劉巴彥爾的道德良心的同時,我們不禁會反躬自省、捫心自問:我的良心還在嗎,我能贏得他人的信任嗎?在與人交往中,我能否做到以誠相待、問心無愧;在集體利益面前,我能否做到不動私心、不存雜念;在工作勞動中,我能否做到盡心盡力、任勞任怨……這種良心的叩問,答案自在心底,卻不難見出高下,如果已經(jīng)“病入膏肓”卻完全不自知,恐怕真的無藥可救了。

  好在,這種良心的叩問,喚起了一個時代的良心和信心。劉巴彥爾說,他要讓自己的孩子永遠記得,做人得有誠信,要做個清清白白、堂堂正正的人。而那些背信棄義、見利忘義者,你給子孫臉上抹了黑,說不準哪天就會被子孫唾罵與拋棄。憑良心做人,這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大智慧,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正是要重拾這份智慧,力求構建一個文明、和諧的美麗中國。處在社會最底層的劉巴彥爾已經(jīng)用行動為我們樹立了一座燈塔,我們不應該再有迷茫與糾結,再說了,不是還有一句古話:“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秧!辈还艽蠹倚〖,其實道理都一樣。

【道德模范劉巴彥爾事跡的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優(yōu)道德模范事跡05-24

道德模范事跡心得體會02-14

道德模范先進事跡06-17

全國道德模范事跡02-09

道德模范事跡材料01-12

道德模范事跡材料03-29

關于學習道德模范事跡的心得體會06-04

關于學習道德模范事跡心得體會03-22

道德模范人物事跡09-23

敬業(yè)道德模范事跡(精選7篇)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