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山的導游詞

時間:2019-12-27 16:00:20 導游詞 我要投稿

普陀山的導游詞

  普陀山導游詞一:

  大家好,歡迎來到國家aaaa級旅游區(qū),我們現在所在的地方是普陀山。我是這里的導游,我姓尤,大家叫我尤導。下面聽我講解。

  普陀山雄峙于寧波市杭州灣以東的煙波浩渺的蓮花洋中,與世界著名漁港沈家門隔海相望。"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普陀山以其"三神"——神奇,神圣,神秘成為馳譽中外的游圣地。唐咸通四年(公元863)年,日僧鍔大師從五臺山請觀音像乘船歸國,舟至蓮花洋觸礁,以為觀音不肯東渡,乃留圣像于潮音洞側供奉,遂有"不肯去觀音",普陀山四面環(huán)海,風光旖旎,幽幻獨特,被譽為第一人間清靜地。山石林木,寺塔崖刻,梵音濤聲,皆充滿佛國神秘之色彩。普陀山已成為中外文化交流的窗口。成為集禮佛觀光,避暑渡假,文物考古,海島考察,書畫寫生,影視攝制,民俗采風于一體的國家重點風景旅游區(qū)。我的講解完了,接下來,我?guī)Т蠹胰⒂^各個景點,我會一一介紹......謝謝大家,祝大家旅途愉快!

  普陀山導游詞二:

  出歷史名城錦州西北行十余里,有一座群峰險壑逶迤伴繞,飛泉云岫橫生妙境的名山勝地。這就是聲震遼海、譽播京華的關外第一佛山——錦州北普陀山。

  北普陀山開山歷史源遠流長,文化底蘊深邃豐厚。迄唐武德元年即已肇建諸端寺剎,晨鐘暮鼓梵音法號經年裊渺,祥云喜雨龍光清嵐百代氤氳,故世人皆以南印度普陀珞珈山北院稱之。至遼代,又因讓國皇帝耶律倍長居此山,經大德高僧德韶奏請遼太后,正式定名北普陀山而聞名天下。其中尤以名貫燕云十六州的"石堂松雪、楓林旭日、蒼山觀海、紅石臥龍、滴水觀音、泓池澄暉、烽臺夕照"等景觀而著稱于世。明清兩代,更以遼西"第一洞天"馳名海內,為佛、道兩教高僧、宗師及信眾朝拜之圣地。

  北普陀山擁有奇特壯觀的山巒;千姿百態(tài)的峰石;翠柏菩提掩映的山泉;古樹懸掛的峭壁。名峰、古剎、摩崖移步即景,佳景天成。春可聽鶯啼鳥語,夏可聞蟬鳴桑林,秋可睹櫨紅霜染,冬可觀石堂松雪。四時景致,異彩繽紛,勝如巧笑顧盼焉。九大景區(qū)共有五十多處景觀,其云、石、水、洞、林、花、魚、鳥渾然一體,雄、險、奇、幽、動、靜、美、妙交相生輝。實為洞天福地,人間勝境。國家AAA級風景名勝區(qū),遼寧五十佳景之大觀。

  錦州北普陀山四季美景愿各位朋友玩的開心!

  普陀山導游詞三:

  普陀山是著名的觀音道場,與五臺山、峨眉山、九華山并稱為佛教四大名山。它位于浙江省東部,是舟山群島中的一個小島,全島面積12.5平方公里,形似蒼龍臥海,素有"海天佛國"、"南海圣境" 之稱。

  相傳,唐咸通四年,日僧慧鍔從五臺山請得觀音像泛舟回國,途經普陀山海面時觸新羅礁受阻,于此地登岸,留佛像于民宅中供奉,稱"不肯去觀音院",這就是"佛選名山"——普陀山成為觀音道場的開始

  后歷代皇帝撥幣累建,全盛時期,曾有3大寺,88庵院,128茅蓬,僧尼達4000

  余人。 每年農歷二月十九觀音誕辰日、六月十九觀音得道日、九月十九觀音出家日,四方信眾聚緣佛國,普陀山香煙燎繞、燭火輝煌;誦經禮佛,通宵達旦,其盛況令人嘆為觀止。每逢佛事,信眾求拜,時有天象顯祥,更增添了普陀山的神奇、神圣、神秘的色彩。綿延千余年的佛事活動,使普陀山這方鐘靈毓秀之凈土,積淀了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蘊。觀音大士結緣四海,"人人阿彌陀,戶戶觀世音",觀音信仰已被學者稱為"半個亞洲的信仰。"

  有人曾經對普陀山的美景作出這樣的評價:"以山而兼湖之勝,則推西湖;以山而兼海之勝,當推普陀。"普陀山四面環(huán)海,風光旖旎,作為四大佛教名山中唯一坐落于海上的佛教勝地,被譽為"第一人間清凈地"。除了充滿佛國神秘色彩的寺塔摩崖、山石林木以外,島上林木豐茂、鳥語花香,不僅有樹齡近千年的古樟樹,還有我國特有的普陀鵝耳櫪。而島四周白浪環(huán)繞、漁帆競發(fā),銀濤金沙環(huán)繞著青翠的峰巒、幽靜的古剎精舍,構成了一幅絢麗多姿的畫卷。

  "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渺間"。普陀山以其觀音道場的神圣地位,以及優(yōu)美的自然風景,成為馳譽中外的旅游勝地。相信您也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踏上這次朝圣之旅了,現在就請帶上我們精心為您打造的普陀山游覽攻略,以及景點導游詞,隨我一同走進這海天佛國吧 普陀山是我國佛教的四大名山,位于浙江舟山群島以東的海面上,與沈家門隔海相望,系舟山群島上千座島嶼中一處風光優(yōu)美、古跡眾多、環(huán)境怡人的小島,這里供奉觀世音菩薩,是觀世音菩薩的道場,享有"海天佛國"、"南海圣境"等美譽想不出比"海天佛國"更適合的詞匯來形容普陀山,普陀山是舟山群島眾多島嶼中的一個小島,卻是我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觀音道場,山上寺院禪林星羅棋布,包括普濟寺、法雨寺、慧濟寺三大寺和三十余座禪院;山中古木參天、梵音與濤聲交織,古人曾以"以山兼海之勝,當推普陀"贊之。

  普陀山作文導游詞篇四:

各位團友:

  大家好!現在我們去游覽普濟禪寺。我首先介紹一下普陀山的概況。

  普陀山地處浙江省東北部的蓮花洋上,是舟山群島中的一個小島,與朱家尖、沈家門構成“普陀旅游金三角”,是舟山旅游資源的精華。全島面積12.5平方公里,是鞭菱形,南北長6.7公里,東西寬4.3公里。普陀山歷史悠久,四千年前就有人居住。春秋越王勾踐時就是公元前497——465年期間,稱“甬東”。西漢成帝時,即公元前32——前7年間,由于普陀山洞穴多,水質好,氣候適宜,藥材豐富,煉丹家梅福由江西來山居洞煉丹,人稱此山為“梅岑”。唐大中元年,天竺(古印度)僧人來山燃指禮佛,傳說在潮音洞曾親睹觀音現身。五代梁貞明二年,即公元916年,日僧慧鍔自五臺山請得觀音菩薩途徑普陀山首創(chuàng)“不肯去觀音院”。宋、元時佛教發(fā)展很快。普陀山成為僧侶絕棄塵俗的清靜佛地,原有的佛教各宗也統(tǒng)一歸于禪宗。明萬歷三十三年即公元1605年,神宗賜額“護國永壽普陀禪寺”,山以寺為名,始稱普陀山。明清兩朝,普陀山佛教興廢交替,可謂普陀山佛教的全盛期。遂與山西五臺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華山并稱中國四大佛教名山。鼎盛時期山上有普濟、法雨、慧濟三大寺,庵堂88座,茅篷128座,僧尼3000人,真可謂“有宅皆寺,遇人即僧”,不愧為“海天佛國”。

  普濟禪寺是全山219座寺院中最大的寺院,是山中供奉觀音大士的主剎。又叫前寺,建筑面積為11400平方米。寺前有石牌坊、御碑亭、海印池、湖心亭、多寶塔、萬壽橋等等。 現在,請大家下車步行,迎面看到的是石牌坊。這是一座四柱三門的牌坊,高近20米,柱上橫楣雕刻的云紋與石葫蘆非常精致。請看坊內北側,有一石碑,上面寫著“文武官員軍民人等到此下馬”。據說,這是皇帝立下的圣旨,過去官吏到此,文官下轎,武官下馬,以示對觀音大士的崇敬。現在的步行道,既方便了游人,又保持幽靜,更顯出一派佛國的莊嚴氛圍。

  走過石牌坊就是御碑亭,上蓋黃色琉璃瓦,金碧輝煌。它位于普濟寺正山門前,建于雍正9年,即公元1731年。內豎漢白玉玉碑,高3米,寬1.5米,碑頂刻蟠龍,這是普陀山現存碑石中制作規(guī)格最高,石質最好的一塊。此碑刻于雍正12年,即公元1734年,碑文詳載當年本山興修情況。真是書法精妙,石刻完美,可謂“雙絕”。

  現在,請大家環(huán)視蓮花池。各位團友,我們現已置身于普陀山十二景之一“蓮池夜月”盛景之中。該池古時稱“海印池”,建于明朝,原來是僧眾放生處,后因種植蓮花又得名“蓮花池”。

  講到這里,有人會問:“為什么寺前都要造放生池?”放生,本是我國歷史上一種風俗習慣,后來與佛教的“慈悲”、“不殺生”等教義相融合,進而成為一種較為普遍的佛事活動。對此,有法師更深刻的開示說:信佛的不應該無辜殺生,應慈悲愛護眾生。不僅要求人類之間永久和平,也要求眾生的和合相處。反對殺生,提倡放生,暗含著使整個眾生界成為一個沒有戰(zhàn)爭、沒有苦難的和平樂園。一番話點出了小小放生池的內涵之廣、意義之深。 請往前看,池心有亭榭卓立,八角上翹名“八角亭”,又名“湖心亭”。石徑環(huán)繞,構建精巧,亭水相映,頗具詩情畫意,令人遐想。再請大家朝東看,有一座石拱橋,叫“永壽橋”,高8米、寬7.5米,長40米,是明萬歷三十四年,即1606年所建。橋柱上雕刻神態(tài)各異的小石師40只,精巧逼真。往西看,有一座與永壽橋相呼應的小橋,名“瑤池橋”,四角裝飾有龍頭的圖案,每逢下雨,龍嘴吐水,情趣盎然。

  請各位朝東南看,有一石塔名“多寶塔”,被譽為普陀山“三寶”(楊枝觀音碑,普陀鵝耳櫪樹)之一。建于元順帝元統(tǒng)三年,即公元1335年,是當時普陀山僧人孚中向南京的藩王宣讓王募資建成,因此又名“太子塔”。孚中名懷信,浙江奉化人,以勤儉簡樸著稱,

  為興建名山道場,他多次外出云游募化。塔旁原建有太子塔院,現被毀。

  整座塔用太湖石砌成,方形五層,高18米,有臺無檐;脚_的四個轉角都飾有 (蟲離)首,張口作吐水壯;第二層用蟠龍繞柱,柱頭飾有蓮花,龍的體態(tài)雄健修長,形象生動,線條流暢。每層塔的四面雕壺式門的佛龕,內供全跏跌坐式佛像,屬于古代蒙古族統(tǒng)治者信仰的佛教密宗的造型,如觀世音塑像體態(tài)妙若少女,神情凝嫵媚,給人以親切溫柔之感。頂層的四角飾蕉葉山花,塔剎為仰蓮寶瓶,意為佛報生的凈土。它是目前普陀山現存的最古老的建筑。如此精致而有確切年代的石結構方塔,在浙江僅此一座,有很高的文物價值。

  過去,每到凌晨,人們常在太子塔院中聞聽普濟寺傳來的鐘聲,形成“寶塔聞鐘”的景觀,這也是普陀山十二景之一。在此。也可清晰聽到百步金沙的澎湃潮聲,與悠揚的鐘聲相交融,頗能啟人遐想,發(fā)人幽思。

  講到這里,有人會問:“寺院為什么要敲鐘?”通俗地說,大鐘是警人破迷的信號臺,而且每天早晨、晚上要各撞108下。當然,撞108下是有由來的。對此持兩種意見,一種意見是,“凡撞鐘一百零八聲以應十二月,二十四節(jié)氣,七十二候之數!绷硪环N意見是,因為眾生界有108種煩惱,撞一下,解一個煩惱,常言道:“聞鐘聲,煩惱輕,智慧長,菩提生!边@說明了為什么要聽鐘聲的原故吧。若大家親身嘗試一下,也許就更明了。

  請看,前面就是普濟禪寺。此處三門并立,中為正山門,較高大,東為東山門,西為西山門。三門即“三解脫門”,意為“空解脫,無相解脫,無愿解脫!比T分別叫“空門”、“無相門”、“無作門”。又因為寺院多建于山林之中,也稱“山門”。其他地方所見到的山門也同此理。它是佛界和俗界的分界線。三門雄姿出現在僧俗眾人面前,寓意進門之后,應該僧俗有別,要遵守寺規(guī),不能喧嘩吵鬧,不要擾亂佛門清凈。現在,讓我們步入寺內。寺名的由來,過一會兒再向大家解釋。正山門緊閉著,大概有人會問:“正山門關著,我們怎么進寺內?”在回答這一問題前,我得講一個故事:相傳清乾隆皇帝夜游普陀山。游至佛頂山,游興起,忘了歸程,返回時,寺院大門早已被關,要求開此門,卻遭拒絕!皣袊,寺有寺規(guī)”。乾隆雖是皇帝,也沒有辦法,只有遵守寺規(guī),經東山門入門。后來,乾隆皇帝回宮后,極為惱怒地下了道圣旨:從今以后,正山門不能開,F在只有國家元首、寺院菩薩開光或方丈第一次進門才打開。其實,正門為萬壽亭,內豎明萬歷、清康熙、雍正三塊御碑。中間一塊是康熙御碑,由石赑馱者。相傳石赑是龍的兒子,力大,好負重,曾負過海上仙山。一座功德碑所以要它來背,是暗示人們:康熙皇帝功德無量,只有石赑才能馱得起這無量功德。好,故事講到這里,現在,讓我們從乾隆皇帝走過的東山門入門。

  各位團友,現在請大家在殿前停一下,讓我先介紹一下普濟寺的總體布局及本寺的歷史。

  中軸線上依次為天王殿、圓通寶殿、法堂;東軸線上為伽藍殿、羅漢殿;西軸線上為羅漢殿,其間還有普門、文殊、普賢、地藏四個配殿。堪稱“五步一樓、十步一閣”。整個布局具有清朝宮殿式的風格。如此這般排列有序,左右對稱的院落群,可使信徒有秩序地、有層次地觀賞全部寺院,以達到信仰的高潮。請大家親身體會這種意境。 下面再講一下本寺的歷史。普陀山之所以成為舉世聞名的佛國圣地,也與本寺的創(chuàng)建有關。普濟寺的興衰起落,也就是普陀山的佛教史。該寺是宋神宗元豐三年,即公元1080年,在原“不肯去觀音院”基礎上改建,朝廷賜名為“寶陀觀音寺”。明、清兩朝,本寺經過三次興廢。明洪武十九年,即公元1386年,倭寇騷擾海疆,普陀山寺殿僧徒、佛像被移至寧波棲心寺,就是現在的七塔寺,至明正德十年,即公元1515年由僧人募資修復。明嘉靖三十二年,即公元1553年,倭寇又犯沿海,又遷普陀山佛像于鎮(zhèn)海招寶山,隆慶六年,即公元1572年起,再次興復,朝廷撥金重修,賜名“護國永壽普陀禪寺”。清康熙八年,即公元1669年,本寺被荷蘭侵略者搶劫一空,僧眾被迫第三次內遷?滴醵,海疆平靜,僧眾陸續(xù)回山?滴跞四昙垂1699年,朝廷再次賜金重建,并賜額“普濟群靈”。

  從此,該寺始叫“普濟禪寺”,一直沿用至今。這就是寺名的由來。經雍正九年即公元1731年擴建,寺院規(guī)模宏大,遂成現在的普濟寺。

  現在請到天王殿,正面可以看到殿中塑著一尊大腹便便、開口常笑、身穿金色袈裟的佛像,正在迎接著各位入內。這尊像便是老幼皆知的彌勒像,人稱“皆大歡喜”。

  彌勒是梵語的音譯,是佛教創(chuàng)始人釋迦牟尼佛的既定繼承人。他出生于南天竺的一個婆羅門家庭。先習婆羅門教,后為佛弟子,先佛入滅,上生于欲界六天中第四兜率天之內院。在兜率天內院為彌勒凈土,因此被尊其為“彌勒菩薩”。彌勒經4000歲,相當于人間56.7億年,下生人間,于華林園龍華樹下成佛,叫“補處菩薩”。

  這是彌勒像的化身像。相傳,在我國梁朝時,奉化有一位和尚,名契此,號長汀子布袋師,形體寬胖,常挺著引人注目的大肚子,背著個口袋走于鬧市之中,平常言語無常,樂樂呵呵。他圓寂在浙江奉化岳林寺東廊磐石上。彌勒佛一生功行都異乎常人,在臨終時說了一首偈:“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白億,時時示世人,世人自不知。”后來漢族寺院里都以這位布袋和尚的形象作為彌勒菩薩,供奉在三門口了。有楹聯曰:“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便笑,笑世間可笑之人!

  請看殿西側,分別有四尊氣宇昂然、形體魁梧、神態(tài)威武的佛像,相對而立,個個似我國古代的.將軍。這就是四大天王,又稱“護世天王”,俗稱“四大金剛”。據印度佛教傳說,在古代人類所住世界的中心有座須彌山,其山腰有一山名腱陀羅山,山有四峰,各護一天,掌管四大部洲,即東勝神洲、南 部洲、西牛賀洲、北俱盧洲的山河、森林、土地。這就是四大天王的由來。大家請看,東方持國天王,白身,持碧玉琵琶,是帝釋天的主樂神;南方增長天王,青身,持有青光寶劍,相傳他能令人“善根”增長;西方廣目天王,紅身,手繞纏龍,相傳他能以“凈眼”觀察世界;北方多聞天王,綠身,右手撐混元珠傘,左手持銀鼠,或左手持釋伽牟尼佛寶塔,右手執(zhí)三叉戟。四天王各有一個從者91子和八大名將,輔佐四天王守護十方。四天王各執(zhí)一法器,分別象征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國泰民安。四天王的形象設計主要是受了我國《封神演義》的影響。

  民間流傳這樣一句話:進門拜彌勒,出門拜韋馱。現在,立在大家面前的,形象高大,威武嚴肅的佛像,就是韋馱菩薩,為護法神。關于韋馱的來歷,流傳著兩種說法。一說他是印度婆羅門教所尊奉的天神,其威力無比,能戰(zhàn)勝多種邪惡,使人間得到光明,他用的兵器是金剛杵。另一說韋馱是南天王部下八位將軍之一,居四天王部下32位將軍之首。因韋馱習修梵行,恒力持久,忠于職守,所以把他置于天王殿的背后,面朝全寺中心的主殿,即大雄寶殿、圓通寶殿,監(jiān)視所有進出寺院的人。相傳釋伽牟尼佛曾下法旨,布置韋馱的任務是保護出家人,護持佛法。后來,魔鬼偷走佛陀的佛牙,給韋馱發(fā)現,急起直追,追回了佛牙。韋馱以此聞名,擔當起保護佛塔的重任。為了方便履行職責,一般將他的像塑建在山門背后。東傳中國后,寺院建筑格局有些變化,但韋馱菩薩像與彌勒佛像背靠而塑的傳統(tǒng)格局,卻依然保存下來。

  韋馱現多被塑為青年武將形象,頭戴戰(zhàn)盔,立身,白臉或金黃臉,雙目炯炯有神,時刻注視著前方的大雄寶殿。他的手勢有兩種,一種是雙手合十,兩腕上橫著一條金剛杵;另一種是左腳向前立,左手握住金剛杵的柄拄地,右手叉腰,展示了一種勇猛善戰(zhàn)、一腔赤子衷心的形象。

  好,現在我們過天王殿去圓通寶殿觀賞。它是本山的主殿。

  各位團友,首先讓我們欣賞圓通寶殿的外觀。請看,這是單層重檐歇山頂的木結構建筑,頂蓋黃色琉璃瓦,上檐為七踩斗拱,下檐為五踩斗拱,飛檐翹角,裝飾莊嚴典雅。整個大殿歷時二年才完工,具有典型的清初建筑風格,而且結合了海島地形和抗風需要,在建筑上有新的發(fā)展。講到這里,可能有人會問:“斗拱是什么意思?”這要從中國古代建筑構成來說,由高臺基、大屋頂、乘負重、活動墻組成。臺基是指高出地面的建筑物的底座,最初

  是用來防腐、防潮,后來它的作用擴展到乘托建筑物,主要分普通臺基,較高級臺基,更高級的臺基,即須彌座,最高級臺基。大屋頂,是指很大的房檐,出檐深遠,勢必影響室內的采光,所以人們又把屋檐向上翹起,這樣,房檐不但防風防雨,而且采光效果也好。那么,大屋頂是靠什么來乘托呢?那便是中國建筑特有的斗拱了。斗拱好似中國古建筑特有的構件,方形木塊叫斗,弓形短木叫拱,斜寬長木叫昂,總稱斗拱。它位于柱梁之間,由房頂和上屋構架傳下來的重量,通過斗拱,傳給柱子,再由柱子傳給基礎,起乘下啟下作用。斗拱用于殿式建筑,民宅不得使用。從等級上來講,有斗拱的高于無斗拱的,斗拱多的高于斗拱少的,中國早期木結構建筑是掘坑栽柱,原土回填,后來發(fā)展成筑臺建基,碼放柱石,立柱上梁,大梁之上逐層逐間安裝瓜柱與梁枋,形成骨架,隨即釘椽子與望板,然后鋪泥上瓦。瓦頂完成后再砌墻,裝修地面。因此中國古代木結構建筑有兩個特點,一是在施工時先做屋頂后砌墻,從上往下交活,二是墻倒屋不塌。明清建筑特點,出檐淺,斗拱比例縮小,減柱法基本不采用,重要建筑屋頂主要是全部覆蓋琉璃瓦,強調整體布局規(guī)矩、嚴謹。該大殿寬敞壯觀,人稱“天下圓通殿之祖”,以“活大殿”著稱于世,百人共入不覺寬,千人齊登不覺擠。大殿高21米,寬47米,進深29米,建筑面積1961平方米。請?zhí)ь^看殿前“圓通寶殿”匾額,這是宋寧宗嘉定七年,即公元1214年皇帝所賜。從此,普陀山就被指定為世專供觀世音菩薩的道場。

  圓通殿,即觀音菩薩正殿,為何觀音又叫圓通呢?拒佛教說,觀音是耳根通,用今天的術語說,觀音的耳有特異的功能。觀音一根通,即六根(眼、耳、鼻、舌、身意)通。她聽到苦難的呼救聲便能眼觀,故名“觀音”。圓通即觀音的代名詞,其意思是“不便倚,無阻礙”。即圓滿通達之意。

  普陀山作為觀音菩薩說法道場,寺院庵堂多供觀音像。由于觀音菩薩在中國民間受到普遍廣泛的信仰,且傳統(tǒng)觀音菩薩能顯現種種化身,說法濟度眾生。故圣像形狀變化很多,普陀山供奉的觀音圣像就有使多種,既圣觀音、毗盧觀音、海島觀音,俗稱鰲魚觀音、千手觀音、十一面觀音、數珠手觀音、水月觀音、楊枝觀音、白衣觀音、紫竹觀音(南海觀音)等等。

  好,現在讓我們入殿。迎面看到的就好似本山主佛毗盧觀音。她頭戴毗盧天冠,天冠上有阿彌陀佛像,慈眉善目,臉呈微笑,在蓮花座上結跏蚨坐,右手擎一枝平開蓮花,左手以橫臂擋胸,拇指尖頂在食指尖上,中空成圓形,其余三指而微微分開,結大悲施無畏印。這種形象,就是“圣觀音”,又稱“正觀音”。善財童子和童女惻立兩旁。殿兩側是觀音32化身,展示了觀音在“十方世界”以不同身份出現的各種形象,包括神佛天王、文官武將、僧俗男女和龍、蛇、大鵬鳥等動物和擬人塑像,以顯示普度眾生的“法力廣大”。這些像是1980年重塑的,是出自中國美院雕塑系的師生和72歲高齡的民間老藝人,詹振輝等之手,造型優(yōu)美,雕刻精細,姿態(tài)莊嚴逼真,表情豐富,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觀賞價值。

  講到這里,也許有人會問:“觀音是誰?觀音是男還是女?”好,先讓我們從觀音菩薩身世講起吧。

  “觀世音”是梵文的音譯,譯“觀自在”,音譯為“阿婆羅”等等。唐時避唐太宗李世民諱,改稱“觀音”。關于觀世音的傳說,眾說紛紜,各派也不同。顯教持阿彌陀佛之弟子之說,密教則持阿彌陀佛的化身之觀點。其實,觀音在印度為男身。據佛經說,他原是王太子,名不煦。成佛后是阿彌陀佛的左脅侍,與右脅侍大勢至菩薩,合稱“西方三圣”。觀世音宏愿要免除眾生一切苦惱,佛為他受記,稱“觀世音”。其意思是“苦惱眾生,一心稱名,菩薩即是觀其音聲,皆得解脫!睋鸾浻涊d,觀世音在無量劫前早成正果,號“正法明如來”。為實現宏愿,普渡眾生,今現身菩薩身,到將來成佛之相。佛教各派所傳的觀音,有六觀音、七觀音及三十三觀音,但通常所稱的觀音指六觀音中的圣觀音。

  要說觀音是男是女,從佛教的角度上講,無所謂男、女,那么,中國女性觀音始于何時?據初步考查,女性觀音造像始于南北朝,盛于唐朝,到了明朝,觀音普遍為婦女身。因佛教傳入中國,逐步融合進中國民族文化而漸漸演變。佛教徒和藝術家們,根據“觀音大士慈悲心切,從茲現十界身,以三使二應、十四無畏、四不思議無作妙力”之說,遂把觀音塑作各種化身,而女性觀音也是人們易于接受的一種,成為一種慈悲和美的化身。在中國,觀音菩薩還被說成是古代妙莊王的第二女兒,名叫妙善。從小吃齋信佛,削發(fā)為尼,遭父親妙莊王堅決反對,把她悶死,墜入地獄,而管地獄的閻羅王卻將她復活于普陀山附近的一朵蓮花上。從此她發(fā)誓要超脫世人之外,長出千眼千手,普渡眾生,行善天下。據說她的生日是農歷二月十九,成道日是六月十九,涅盤日是九月十九,逐成了普陀山佛國世界三天香會期,形成了朝拜觀音的薩那個佛節(jié)高潮。十八日、十九日兩天,山上各寺僧中都要舉行隆重的觀音法會,特別是十八日晚,燈燭輝煌,誦經拜佛,通宵不眠。信徒們有的坐夜通宵拜佛,有的經香云路登佛頂。其盛況難以形容。

  各位團友,前面的是法堂,也叫講堂,是演法皈戒集會的地方,建筑規(guī)格僅次于主殿,內供三如來佛。以釋迦居中,東、西方教主各居左右,共供一殿,為“橫三世佛”,表示佛教中以東方為日出之處,象征朝氣升騰,萬物生長,即為生之樂園;而西方則為日落之地,象征萬物歸宿,以西方謝世后之凈土。整個氛圍肅穆端莊,呈示吉祥、順緣之意。

  各位團友,普濟寺的游覽到此結束了,謝謝合作。

【普陀山的導游詞】相關文章:

1.普陀山導游詞

2.普陀山風景名勝區(qū)導游詞

3.普陀山 -資料

4.普陀山島

5.普陀山游記

6.普陀山作文

7.普陀山游記的作文

8.普陀山的英文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