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棘鳥》讀后感

時間:2023-01-04 12:14:40 讀后感范文 我要投稿

《荊棘鳥》讀后感(5篇)

  當(dāng)品味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需要寫一篇讀后感好好地作記錄了。那么你真的會寫讀后感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荊棘鳥》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荊棘鳥》讀后感(5篇)

《荊棘鳥》讀后感1

  生如夏花般燦爛,死如秋葉般精美!}記

  “傳說中有那么一種鳥,它畢生只歌唱一次,但歌聲卻比世界上任何生物的歌聲都悅耳。它一旦離巢去尋找荊棘樹,就要找到才肯罷休。它把自己釘在最尖最長的刺上,在蓁蓁樹枝間婉轉(zhuǎn)啼鳴。它超脫了垂死的劇痛,整個世界都在屏息聆聽。一次絕唱,竟以生命為代價!只有忍受極大的痛苦,才能達(dá)到盡善的境界”

  這是《荊棘鳥》書頁的開端。當(dāng)尚年幼對世界的認(rèn)知還懵懵懂懂的我初次翻開這本厚厚的書的時候,就被荊棘鳥的傳說吸引。全書以梅吉和拉爾夫的愛情為主線,展開了一幅生動的新西蘭—澳大利亞的19世紀(jì)末到20世紀(jì)上半葉的畫卷。栩栩如生的人物刻畫,曲折優(yōu)美的情節(jié)發(fā)展,刻骨銘心的愛情歷程,都深深地把我?guī)肓四莻傳說的時代,那片美麗的土地。而到現(xiàn)在,當(dāng)我重啟記憶,當(dāng)初的那份熱情早已冷卻,少了些稚氣,多了些成熟和理智,也漸漸能從人生的角度來看待這本曾經(jīng)深深吸引我的小說,最終發(fā)現(xiàn)的,也是猶如新大陸般豐盈的感受。它,的確是一本值得讀,充滿魅力和生命精華的書!  肚G棘鳥》的主題,是愛與命運。究竟愛在跌宕起伏的命運中有怎樣的糾纏?究竟命運在悲喜交織的愛中有怎樣的痕跡?究竟是愛主宰了命運,或是命運主宰了愛呢?荊棘鳥的傳說,一直在淡淡地講述著。哀傷彌漫,但也許哀傷并不是作者想要表達(dá)的。從麥吉和拉爾夫的跨越了時空距離的愛情糾葛中我們也許可以領(lǐng)悟些不同以往的東西。有關(guān)愛,也有關(guān)于命運。

  當(dāng)然當(dāng)初那個懵懂的孩子依舊是不能領(lǐng)會那字里行間透出的深沉的滄桑。無論是帕迪的含蓄溫雅,或是菲奧娜的冷漠脆弱;無論是暴烈渴望的弗蘭克,或是驕橫尖酸的卡森夫人;無論是單純執(zhí)著的丹尼,或是古怪理智的朱絲婷。一個個有血有肉、有棱有角的面容次第出現(xiàn),我卻無法真正地感覺到他們的愛恨糾纏中所蘊涵的復(fù)雜的思想。直至現(xiàn)在,我依舊是無法完全理解這個家族的命運。而我所最鐘愛也是最迷戀的,只有麥吉和拉爾夫神父之間的那場刻骨銘心的愛情。

  初讀其中的每字每句的時候,我的情緒都是在時刻為麥吉和拉爾夫而波動起伏,為他們的相遇而欣喜,為他們的相知而溫暖,為他們的相別而哀傷,為他們的相憶而唏噓,直到最終的最終,拉爾夫在麥吉的懷中平靜而安詳?shù)厮廊サ臅r候,忍了許久的淚,終于落在了書頁上。也許死亡并不是終結(jié),生命依舊在延續(xù),因此這場持續(xù)了半個多世紀(jì)的`深沉的愛戀也終究是在世界上留下了痕跡。亦如麥吉依舊活著,亦如拉爾夫依舊愛著。

  其實從一開始就是明白的,這份愛,無論多么銘記,也終究只會化為回憶里逐漸淡去的風(fēng)景。就如初見的時候,10歲的麥吉和28歲的拉爾夫,距離的不僅僅是18年的長度,更是,一生的無法逾越。神父的身份注定了拉爾夫會走上對愛情來說是條一去不復(fù)回的無歸之途,也注定了麥吉從少女成長初始就在悄然萌芽的依戀終會沒有回報。因此,此后的分離、重逢、再次永別似的別離,直到,生死殊途。至始至終,麥吉和拉爾夫都是寂寞的,盡管他們之間的愛超越了距離,超越了世俗,甚至,超越生死。但是,彼此的獨自等待,無法相守,亦無法相見,還有欲愛不能,欲罷也不能的情感掙扎,都在書里抹染得淋漓盡致,也是,讓人痛徹心肺。正如小說結(jié)尾中寫的那樣:“當(dāng)我們把荊棘扎進(jìn)胸膛時,我們是明白的。我們是了解的。然而,我們卻依然要這樣做,依然要把荊棘扎進(jìn)胸膛!笔堑,盡管清楚地懂得這份愛沒有完美的終點,卻矢志不渝;盡管清楚地懂得這份愛痛遠(yuǎn)遠(yuǎn)多于幸福,卻至死不悔。荊棘鳥的生命的意義就在于尋覓自己生命的意義——歌唱,也是絕唱。雖然短暫,雖然逝去,但歌聲猶在,愛猶在。

  曾經(jīng)聽人把荊棘鳥和枯葉蝶作為對比。荊棘鳥,把所有的生命濃縮在最后的絕唱中,雖然短促卻是倍加絢爛;枯葉蝶,把所有的生命鋪墊在持久的寧靜中,雖然單調(diào)卻是歲月綿延。截然不同的選擇,也就注定了截然不同的命運。一個,縮短了生命,只為了瞬間燦爛;一個,放棄了華麗,只為了延長生命。大千世界就是這么奇特,一種生命所追求的,卻恰恰是另一種生命所放棄的。然而,你又能說誰是誰非呢?你是愿意做一只追求最后絢麗的荊棘鳥,還是愿意做一只追求永久淡泊的枯葉蝶?只是看你想要的是什么罷了。而這本書,正是說明了前者存在的意義。即使付出生命,即使需要難以想象的代價,也要絢爛的終結(jié),也要所夢想的一切:愛與美好。

  重讀小說的時候我就在想,麥吉,這個內(nèi)向卻倔強(qiáng)的女子,從單純天真的小女孩到飽經(jīng)歲月風(fēng)霜的女人,從對愛情的懵懂無知到對無望的愛戀依舊孤獨堅定地守侯,她經(jīng)歷的究竟是多沉痛的掙扎,面臨的究竟是多殘酷的將來,但她依舊是挺過去了,并且堅持了她一直想堅持的愛。整本書從始至終幾乎貫穿了麥吉的一生,作者在麥吉身上也是落筆最多也是最不留余力的。可以說,在麥吉飄搖浮蕩的一生中,寄托了整本書的靈魂所在——堅定、執(zhí)著、不顧一切,即使痛也要愛著,即使受傷也要孤獨地走下去。麥吉,就是一只荊棘鳥,她窮盡一生,不過是為了守住那渺茫的愛情中曾經(jīng)微弱的光芒。包括和拉爾夫的結(jié)晶戴恩死后,她最后的慰藉也終于坍塌。然而,她依舊選擇了堅強(qiáng),選擇了寬恕。麥吉似乎什么也沒有得到,其實她也是什么都得到了。像荊棘鳥一樣,一旦走上了那難以想象的艱難而痛苦的道路,她從沒有后悔,她也無從后悔。荊棘鳥始終都是遵循著一個永不改變的法則:痛得愈深,也就愛得愈沉。

  在終于重讀完《荊棘鳥》后,我才豁然開朗。也許真的,經(jīng)典都是隨著自身的成長而不斷地產(chǎn)生新的感受。和從前初次被它吸引的那個懵懂的孩子相比,現(xiàn)在的我,似乎懂得了更多,也許會在以后,懂得更多。

  泰戈爾曾說:“生如夏花般絢爛,死如秋葉般靜美!辈恢趺,卻覺得格外地應(yīng)景。荊棘鳥,是不是也正是夢想著那夏花般絢爛的歌唱呢?

《荊棘鳥》讀后感2

  路迪精明的眼睛停在那張漂亮的面孔上,點了點頭!斑,相信。我想,你的性情和身體都對路子。這活兒使你覺得比其他男人要強(qiáng),能勝過他們!彪m然路迪被拴在了他繼承下來的甘蔗地上,遠(yuǎn)離學(xué)術(shù)界,沒有機(jī)會和其他人交往,但他是一位人類性格的熱心研究者。他讀過許多羊皮面的大部頭書,書脊上印著弗洛伊德、榮格、赫胥黎和羅素之類的名字。

  他不是個壞人,或者說不像是個壞人,只是他獨身已久,不知道該怎么和另外一個人共同生活罷了。他是個頭腦簡單的人,冷酷地追求著一個專一的目標(biāo),百折不回。他想得到的是一種具體的東西,縱使是一個夢想也罷。經(jīng)過不懈的努力和艱苦的犧牲,肯定會得到實實在在的報答。為此,人們得尊敬他。她片刻也沒想過,他會花錢讓他自己過得豪華舒適。他是說話算數(shù)的。錢將留在銀行里。

  麻煩的是,他沒有時間,也不愿意去理解一個女人。他似乎不知道女人和男人是有區(qū)別的,需要他所不需要的東西,正如他所需要的東西她不需要一樣。哦,這可能很糟糕。他也許會比安妮·穆勒更冷酷地、更欠缺考慮地讓她去干活兒的。在這個山頂上,她反倒不會受到任何傷害。哦,可是這里和德羅海達(dá)太不一樣了!

  盧克那健壯的身體上,每一塊肌肉都在不同程度地疼著。除了感到渾身上下像釘在十字架上那樣疼痛之外,他什么感覺都沒有了。兩只手都涂上了藥膏,包了起來,伸直了身子躺在分配給他的那張床上。他拉下蚊帳,在那周圍都是令人窒息的.小洞眼的天地里,合上了眼睛。他要早知道不可避免地要忍受這種考驗,他決不會愿意在梅吉的身上浪費他體內(nèi)的精華的。在他的思想深處,她已經(jīng)成了一個凋萎的、多余的、不受歡迎的形象,被打入冷宮了。他知道,在他割甘蔗的時候,他會將她拋到腦后去的。

  在阿恩和盧克身上有許多相似之處。對于女人的盛贊艷羨他們既感到自負(fù),又感到受用,但也就到此為止。他們什么都不曾給過那些女人,他們把一切都獻(xiàn)給了甘蔗。

  對盧克來說,這工作具有一種美好而又痛苦的感覺,好像他終生都在等待這種感覺似的。在這種常人力所不能及的活計中,那帶著宗教儀式的節(jié)奏的彎腰、直腰、再彎腰,具有某種神秘的意味。在觀看阿恩對他進(jìn)行示范的時候,他想,能夠勝任這種活兒,就會成為全世界體力勞動者最精干的隊伍中的佼佼者;不管他走到哪里,都可以引為自豪,因為他知道,他所遇到的人,幾乎有一個算一個,都頂不住在甘蔗田里干一天。英國國王也不比他強(qiáng),要是英國國王認(rèn)識他的話,也會對他贊不絕口的。他可以用垂憫和蔑視的眼光看待醫(yī)生、律師、耍筆桿的人和老板們?释疱X的白人就得去割甘蔗——這是一個偉大的事業(yè)。他愿意坐在鐵床的邊上,體味著他胳臂上那條條凸起的肌肉在發(fā)酸發(fā)脹,看著那雙布滿老繭和疤痕的手掌,那棕褐色的、線條優(yōu)美的腿。他笑了。一個能干這種活兒的男人,一個不僅能忍受下來而且還喜歡這種活兒的男人,才真正是條漢子呢。他懷疑英國國王是否能明白這個。

  梅吉見到盧克,是在四個星期之后。每個星期日,她都在自己那汗津津的鼻子上撲點兒香粉,穿上一件俏麗的綢子衣服——盡管她已經(jīng)不再受長襯衣和長統(tǒng)襪的罪了——等待著她的丈夫。而他根本沒來。安妮和路迪·穆勒什么都沒說。每個星期日,當(dāng)夜色突如其來地降臨,就像燈光明亮、空蕩蕩的舞臺突然落下了大幕的時候,他們只能眼巴巴地看著她那一團(tuán)高興慢慢地泄了勁。確切地講,并不是因為她需要他,只是因為他是她的,或她是他的,不管怎么說最恰當(dāng)吧。想想吧,在她日復(fù)一日,一星期又一星期地等著他,無時無刻不掛牽的時候,他居然沒有想到她。一想到這個,不由人不心中充滿了惱怒、沮喪、辛酸、羞憤和凄惋。就像在鄧尼小客店那兩夜一樣,她感到厭惡。那時她至少是頭一次跟他在一起。現(xiàn)在,她發(fā)現(xiàn)自己實際上希望當(dāng)時與其疼得叫喊,還不如把舌頭咬掉呢。當(dāng)然,事情就是這樣的,她那受罪的樣子使他對她感到厭倦了,破壞了他的快樂。由于他對她的疼痛漠然處之,她生過他的氣,可現(xiàn)在她后悔了,最后,她感到這全都怨自己。

  第四個星期天,她沒有煞費苦心地打扮一番,只是穿著短褲、汗衫,光著腳在廚房里走動著,給路迪和安妮做了一頓熱氣騰騰的早餐。他們每個星期享用一次這種與天氣頗不協(xié)調(diào)的食物。當(dāng)后臺階上響起腳步聲的時候,她從咸肉嘶嘶作響的平鍋旁回過頭去。有那么一陣,她只是呆呆地盯著那站在門口的、高大、多毛的漢子。盧克?這是盧克嗎?就好像他是巖雕石刻而成的,不是人。可是那雕像卻穿過廚房,咂咂地吻著她,然后坐在了桌旁的椅子上。她往鍋里打著雞蛋,又放了幾片咸肉。

  “要是我說我喜歡這個活兒,你會信嗎?”盧克笑了起來,往自己的盤子里倒了許多吃的。

  路迪精明的眼睛停在那張漂亮的面孔上,點了點頭!斑恚嘈。我想,你的性情和身體都對路子。這活兒使你覺得比其他男人要強(qiáng),能勝過他們!彪m然路迪被拴在了他繼承下來的甘蔗地上,遠(yuǎn)離學(xué)術(shù)界,沒有機(jī)會和其他人交往,但他是一位人類性格的熱心研究者。他讀過許多羊皮面的大部頭書,書脊上印著弗洛伊德、榮格、赫胥黎和羅素之類的名字。

  安妮在洞外搞了一個暖房,立起一些長短粗細(xì)不一的赤陶管,然后在管中填上土,種上一些蔓生的、懸垂的東西。有各種不同顏色的蘭花,蕨類植物、富于異國情調(diào)的爬山虎和灌木叢。地面軟乎乎的,散發(fā)著木屑的清香;頭頂上的托梁上掛著鐵絲籃,里面種滿了蕨類植物、蘭花或月下香;樹皮縫里長出的日蔭葛爬滿了基樁;這些管子的底部種了一圈五顏六色、絢爛多彩的秋海棠。梅吉喜歡隱身在這里,比起德羅海達(dá)來,這是黑米爾霍克所有的事物中唯一受到她贊許的。德羅海達(dá)根本沒有希望在這樣一小塊地方中長著這么多的東西,這只是因為那里的空氣中濕度不夠。

  “這地方可愛嗎,盧克?也許你認(rèn)為在這里呆上兩三年之后,能為我租一間房子讓我住吧?我渴望給自己搞一塊這樣的地方。”倘若事情僅僅是一起躺躺的話,也許她會發(fā)現(xiàn)他倒是個好伴兒。黎明就像黑夜一樣迅速而又令人悲哀地來臨了。聽不到雄雞報曉聲,以及另外那些喚醒德羅海達(dá)的羊叫、馬嘶、豬哼和狗吠。這似乎有些奇怪。

《荊棘鳥》讀后感3

  “有一個傳說,說的是有那么一只鳥兒,它一生只唱一次,那歌聲比世上所有一切生靈的歌聲都更加優(yōu)美動聽。從離開巢窩的那刻起,它就在尋找著荊棘樹,直到如愿以償,才歇息下來。然后,它把自己的身體扎進(jìn)最長、最尖的棘刺上,在那荒蠻的枝條之間放開了歌喉。在奄奄一息的時刻,它超脫了自身的痛苦,而那歌聲竟然使云雀和夜鶯都黯然失色。這是一曲無比美好的歌,曲終而命竭。然而,整個世界都在靜靜地諦聽著,上帝也在蒼穹中微笑。因為最美好的東西只能用深痛巨創(chuàng)來換取……反正那個傳說是這么講的!

  這是這部小說的題記。這個凄婉的故事也是這部書的隱喻。所有的美好,都是悲劇的;最美好的物事,在悲劇的高潮。

  小說第一代荊棘鳥,是女主角菲,她出生高貴,性格溫順,舉止典雅,愛上了有夫之婦,政治前途無量的“漢帕克”。在前途和愛情之間,“漢帕克”自然選擇了前途,他成了菲心中永遠(yuǎn)的“刺”。她從他那里“取得”了孩子,但為家族所不容,只好帶著孩子下嫁窮人帕迪。她不愛帕迪,但也不是所有的生活需要愛。她學(xué)會了沉默,學(xué)會了操持家務(wù),學(xué)會了忍耐貧窮,她為生活生兒育女。后來在帕迪的孀居富豪姐姐寫信要求下,她隨丈夫來到了德羅海達(dá),最終住進(jìn)了“大宅”,擁有了像樣的生活?墒,她仍然把所有的愛都給了弗蘭克,——她與“漢帕克”的孩子。但一場大火,帕迪葬身其中,她終于醒悟,“我愛他,可是我卻再也沒有機(jī)會對他說了,我太不幸了!

  一見誤終身,回首已是百年人,曾經(jīng)固執(zhí)的那份愛,自以為是的,是真愛嗎?榮譽(yù)、地位、金錢、理性甚至信仰,那些拋棄愛情的冠冕堂皇的理由!“我將于茫茫人海中,訪我唯一靈魂之伴侶。得之,我幸;不得,我命!边@是詩人徐志摩的理想與愛情,可惜菲,遇到的是政客,而不是詩人。那個與你煙火人生的才是唯一,她最后帶著懺悔,在那根帶血的刺上,唱出了自己。

  依然是小說的第一代,帕迪的姐姐,瑪麗,行將朽木的老寡婦,貴婦人。丈夫去世,她可以不用守寡,但精致的利己主義的她,總以為別人企圖的是她的家產(chǎn),她雇傭各類人物,但不信任任何人。她變得怪戾殘忍,就像代爾夫指責(zé)的那樣:“你沒有選擇再婚,使你無法容忍的孤獨之中”。這種孤獨,考量著人性。她內(nèi)心是愛著教士拉爾夫的,可是她太老太老了,她無法得到他。得不到的,以另外一種形式毀滅,她變成金庸筆下的李莫愁類人物,但好像又不是。她修改遺囑,讓代爾夫選擇:把財產(chǎn)捐給教會?還是留給弟弟一家?作為野心家,代爾夫為了自己的前途,選擇了捐給教會,這樣他獲得晉升的機(jī)會,也就失去了他深愛的梅吉。

  這部小說,把瑪麗描繪十分陰晦,審美品格低、嫉妒心強(qiáng)、還有些女權(quán)主義,作者讓其尸體“布滿蛆蟲”,為人生厭。而她生前欲愛不能的代爾夫享受著她富可敵國的產(chǎn)業(yè),一面惡毒地咒其“老蜘蛛”。沒有成全別人的愛,以另一種方式鐘情自己的愛,即成為不可愛的人。

  就這樣,第一代宿命般的糾葛,愛情的災(zāi)難流向第二代——梅吉。當(dāng)神父代爾夫第一次看到十歲的梅吉,他被震撼了。是的,愛情是宿命般的,對或錯,都是跌跌撞撞。隨著梅吉的成長,青春蓓蕾的打開,他情不自禁更加愛她。作為神父,任何女人對他流露愛意,他都無動于衷,卻愛上梅吉?這于信仰的宗教也是不能原諒的。梅吉,也萌發(fā)了幻想,愛上了大她26歲的神父。彩云易散琉璃碎,所有美好都是容易破滅的。她送給他一朵灰色的干玫瑰花,他夾在書頁,作為愛的終結(jié)。主教的身份,信仰,是他最終的.追求。梅吉,決定尋找替身,嫁給了與他酷似的流浪漢尼克。但尼克只鐘情于流浪生活,他沉醉于家以外的勞動體驗。梅吉生女兒時,他沒有回來。代爾夫恰好趕來,在她恢復(fù)期間,他們度過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她從他那里“取得”孩子,她以為孩子延續(xù)著愛,以此方式打敗他信仰的上帝。但是26年后,這個孩子戴恩溺水身亡,他過早地把自己獻(xiàn)祭給了上帝,她還是失敗了,也就是她為之奮斗了一生的愛還是失敗了。誰都無法主宰愛,主宰命運,美好永遠(yuǎn)是血染的荊棘。

  在代爾夫把兒子的遺體帶回德羅海達(dá),六小時之后,他帶著愧疚、懺悔,心力憔悴,死去。死,是最好的解脫,他征服不了自己的欲望,只能征服自己的生命。他的遺愿,把自己葬在德羅海達(dá)。梅吉曾說,“你在德羅海達(dá),是我的!奔t衣主教的身份,最終是愛情道路上的殉祭?

  作者看到了天地間最大的不仁,捧出來的卻是驚天動地的悲憫之心。

  第三代,梅吉和尼克的女兒,朱絲婷,一個無愛的結(jié)晶。為了擺脫母親的冷眼,她桀驁不馴,游戲人間,把愛寄托在同母異父的弟弟戴恩身上。她以超然的、游戲的態(tài)度看待愛情。她選擇當(dāng)演員,在劇本中體奧深情和背叛。在弟弟溺亡后,自責(zé)自怨,要求放棄鼎盛的職業(yè)生涯回到母親身邊贖罪。

  這是一群俯首于命運的人,也是一群不甘于命運擺布的人。它以悲劇的形式出現(xiàn),卻以無悔告終。梅吉,最后清醒地認(rèn)識道:“一切都是我自己造成的,我誰都不怨恨,我不能對此有片刻的追悔!瘪R利榮先生在《情愛現(xiàn)象學(xué)》里說:“一種受到輕視的愛已是一種十足實現(xiàn)了的愛,就如一個被拒的禮物已是一個完全給出的禮物一樣!笨鬃诱f:“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在愛的經(jīng)緯里,最動人的還是“恕”吧。

  我在思索,這里面蘊含的深意絕不僅僅是愛情,而是,而是他們每個人都在努力地,主宰自己的生活,主宰身邊的世界。菲,很老很老了在大宅里主管賬簿;梅吉,一直做好馴牧人的身份;朱絲婷,努力為理想而歌,成為成功的演員……他們所有的人都在經(jīng)歷火災(zāi),大旱,戰(zhàn)爭……自愿上火場,上戰(zhàn)場,上十字架。無論經(jīng)歷了什么,無論有沒有了愛人,他們也能活下去,一直活下去。

  其實,荊棘鳥是什么呢?它,或許是愛著生活,向著生活而愛,為愛而活的執(zhí)著的一群人啊。那帶著血的刺,是色彩,是理想,竭全力以斗,以生命為獻(xiàn)祭……愿我們每個人都能為愛而活,為夢而活。

《荊棘鳥》讀后感4

  有一個傳說,說的是有那么一只鳥兒,它一生只唱一次,那歌聲比世上所有一切生靈的歌聲都更加優(yōu)美動聽。從離開窠臼的那一刻起,它就在尋找著荊棘樹直到如愿以償,才歇息下來。然后,它把自己的身體扎進(jìn)最長、最尖的荊棘上,在那蠻荒的枝條之間放開了歌喉。在奄奄一息的時刻,它超脫了自身的痛苦,而那歌聲竟然使云雀和夜鶯都黯然失色。只是一曲無比美好的歌,曲終而命竭。然而,整個世界都在靜靜地聆聽著,上帝也在蒼穹中微笑。因為最美好的東西只能用深痛巨創(chuàng)來換取。

  《荊棘鳥》是澳大利亞當(dāng)代作家考琳·麥卡洛的一部長篇小說,在宏闊的歷史背景下演繹著絕世的愛情,是一本言情小說,但又不僅僅局限于此,被譽(yù)為澳大利亞的《飄》。

  你相信有上帝的存在嗎?你覺得一切都是命運的安排嗎?你愿意拋棄一切只愛上帝一個嗎?該作以主人公梅吉和拉爾夫的愛情糾葛為主線,講述了克利里家族三代人的故事,時間跨度長達(dá)半個世紀(jì),與其說是三代人的故事,我倒覺得寫克利里家三代女性的愛情婚姻更為合適,講述了在那個時期澳大利亞女性進(jìn)步的一個過程,也是整個世界女性進(jìn)步過程的一個縮影。

  第一代 菲

  菲本是阿姆斯特家族的小姐,在一次社交中認(rèn)識了一個有婦之夫,便墜入愛河,但兩個人是不會有結(jié)果的,她的父親為了不壞了家族的名聲就悄悄把已有身孕她嫁給了剪羊毛的帕西。她生下了弗蘭克、杰克、休吉和梅吉?伤黄珢鄹ヌm克一人,大概是因為他是所愛之人的孩子吧。她每天郁郁寡歡,在家里忙來忙去,就像個行尸走肉一般,把生活當(dāng)做了一種工作,沒有目標(biāo),沒有信仰,沒有追求,這一切在他們到了德羅海達(dá)弗蘭克被捕入獄后變得更加嚴(yán)重,她忽略了所有人,忽略了梅吉,忽略了帕迪,忽略了雙生子帕西和詹斯。而當(dāng)帕迪在一次雷雨天氣中被雷劈中去世后,她才意識到自己這么多年來早已愛上了那個敦厚、老實、包容她一切的帕迪,世事就是這個樣子,得不到的永遠(yuǎn)在騷動,被偏愛的有恃無恐,我們往往都是在失去后才懂得什么最珍貴,終在德羅海達(dá)度過余生,管理著牧羊場。

  第二代 梅吉

  只是在人海中多看了你一眼,從此便難以忘掉你容顏。愛情這種東西總是說不清道不明的。我們一輩子大概會愛上許多人,但最愛的只有一個;會愛上不該愛的人,最愛的可能就是這個不該愛的人。當(dāng)梅吉還是個小姑娘,隨著全家從新澤西搬到德羅海達(dá)時,她與拉爾夫神父第一次見面,就有了一種不一樣的情愫。她錯把這種感覺當(dāng)崇拜,拉爾夫錯把這種感覺當(dāng)做對小孩子的憐愛。隨著朝夕相處,拉爾夫越來越喜歡梅吉,這一切都被梅吉那個富有而乖戾的老姑媽看在眼里。當(dāng)卡爾森姑媽去世時留給拉爾夫教士下了遺囑,如果他公開這份遺囑所有財產(chǎn)都將屬于他,他將會得到自己夢寐以求的財富、權(quán)利,而梅吉一家只能得到農(nóng)場的使用權(quán),但這意味著他也將離梅吉越來越遠(yuǎn)。如果不公開這份遺囑,他將永遠(yuǎn)只能是德羅海達(dá)這個地方的一個小教士。在欲望與梅吉之間他選擇了欲望,他離開之前梅吉向她袒露心聲,而他以要將自己的一生獻(xiàn)給上帝為由就離開了。梅吉飽受相思之苦,有這樣一句話我覺得很貼切:或許我能遇見更好的人,但現(xiàn)在你就擋在我面前,像從天倒掛的瀑布,三百六十度的震耳欲聾,除了你我什么都看不見。身邊有許多人追求梅吉都被她拒絕了。直到有一天一個酷似拉爾夫神父的盧克出現(xiàn)在梅吉的生活中,他很風(fēng)趣、幽默,然后梅吉就嫁給了他,其實她嫁的不是盧克這個人,只是像拉爾夫的感覺罷了。雖然有些人注定不能留在身邊,但我們會把他留在心里,他是一個秘密,我們的秘密,然后瞞著其他人又愛了很久,很辛酸,可至少這樣心里不會空蕩蕩的。梅吉就這樣稀里糊涂的嫁給了盧克。可她并不幸福,我覺得是因為三觀不同,沒有什么共同語言。盧克一個人出去工作,把梅吉丟給了安妮夫婦。梅吉懷孕了,就在梅吉生產(chǎn)的那一天,拉爾夫找到了她,梅吉把這些年的`想念全部化作了憤怒,拉爾夫又離開了。梅吉生下的女兒叫做朱絲婷,她對這個孩子并沒有什么愛,大概就像她的母親對她一樣。盧克對梅吉的不聞不問讓她傷透了心。在安妮的好心安排下她前去度假,拉爾夫神父在去羅馬前找到了她。"在我是一個神父之前我是一個男人,是我錯了,我不該一直用看待女孩的眼光看你,你是一個女人。"然后他們愉快的度過了幾天。拉爾夫離開了,梅吉也要離開了,她要離開盧克會德羅海達(dá),此時她已懷有身孕,是拉爾夫的孩子,她要以另一種形式留住拉爾夫。孩子叫做戴恩,與拉爾夫像是一個模子里刻出來的。上帝怎么會允許你從他那里竊取東西呢。在戴恩 8歲的時候他想要當(dāng)個教士,也要將自己的一生獻(xiàn)給上帝。命運弄人啊,此時拉爾夫已經(jīng)當(dāng)上了紅衣主教,他并不知道戴恩就是自己的兒子,只是像愛梅吉的兒子一樣去愛他。更糟糕的是在戴恩26歲時,上帝永遠(yuǎn)奪走了他,因為救別人溺水而亡。直到最后一刻,梅吉才把戴恩的身份告訴拉爾夫,幾個月后拉爾夫也去世了,結(jié)束了他與梅吉這一輩子的愛恨情仇。你不過是先走,深愛是讓不舍離開的人好好走,這一次揮手,再也無法問候。

  第三代 朱絲婷

  朱絲婷,臉上有著雀斑的小女生,她是克利里家族的最后一個女性,天生叛逆,與她祖母和母親不同,她厭煩德羅海達(dá)牧場一成不變的生活,不想在那個小島上度過一生。她前去倫敦學(xué)習(xí)表演,成為了一個優(yōu)秀的女演員,她經(jīng)歷了行為的叛逆與內(nèi)心潛在的脆弱之間的掙扎,進(jìn)而追求獨立的人格、成功的事業(yè)、平等和諧的愛情與婚姻。在經(jīng)歷了喪失弟弟的痛苦與內(nèi)疚的長期的掙扎之后,她嫁給了雷恩,那個愿意等她的男人。真正的愛人是值得等待的。而帕迪的其他兒子們都終身未娶,一生都獻(xiàn)給了德羅海達(dá)那片他們深愛的土地。

  其實整本書中三個女人的故事經(jīng)歷就是女人們的成長史,菲的對生活的妥協(xié),梅吉對有一點點的反抗,但在兒子去世后又信服了上帝,朱絲婷的頑強(qiáng)抵抗以及不將就,最終獲得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以前車馬很慢,一生只愛一個人。現(xiàn)在交通發(fā)達(dá),通訊方便,愛過很多人,可最愛的還是那一個。我們都是荊棘鳥,都在努力尋找著荊棘樹,有的人找到了,展開了歌喉后"曲終命竭",有的人還在尋找,在找到前絕不歇腳,美好的東西總是要用深痛巨創(chuàng)來換取。人這一輩子啊,總要有一個人,深深地留在心底里,活在告別里。你要知道,在某種意義上,有人想念也是一種幸福。我們有過各種創(chuàng)傷,但我們今天仍要快活。長大之后多了些責(zé)任,少了些奮不顧身,就讓那些留戀的放在回憶里,往前走。

  愿漂泊的人都有酒喝,愿孤獨的人都會唱歌。愿相愛的人都有未來,愿等待的人都有回答。愿孤獨的人不必永遠(yuǎn)逞強(qiáng),愿逞強(qiáng)的人身邊都有個肩膀,愿肩膀可以接住你的喜怒哀傷,愿你最愛的人也最愛你。

《荊棘鳥》讀后感5

  生如夏花般絢爛,死如秋葉般靜美。

  ——題記

  傳說中有那么一種鳥,它畢生只歌唱一次,但歌聲卻比世界上任何生物的歌聲都悅耳。它一旦離巢去尋找荊棘樹,就要找到才肯罷休。它把自己釘在最尖最長的刺上,在蓁蓁樹枝間婉轉(zhuǎn)啼鳴。它超脫了垂死的劇痛,整個世界都在屏息聆聽。一次絕唱,竟以生命為代價!只有忍受極大的痛苦,才能達(dá)到盡善的境界……也許傳說就是這樣。

  這是《荊棘鳥》書頁的開端。當(dāng)尚年幼對世界的認(rèn)知還懵懵懂懂的我初次翻開這本厚厚的書的時候,就被荊棘鳥的傳說所吸攝,從此一發(fā)不可收拾,進(jìn)入了荊棘鳥的世界。作者考琳?麥卡洛用細(xì)膩的筆觸為我描繪了從20世紀(jì)初葉到半個多世紀(jì)后的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澳大利亞廣闊恢弘的畫面,充斥著克利里家族傳奇式的家世歷史。

  栩栩如生的人物刻畫,曲折優(yōu)美的情節(jié)發(fā)展,刻骨銘心的愛情歷程,都深深地把我?guī)肓四莻傳奇的時代,那片美麗的土地。而到現(xiàn)在,當(dāng)我重啟記憶,當(dāng)初的那份熱情早已冷卻,少了些稚氣,多了些成熟和理智,也漸漸能從人生的角度來看待這本曾經(jīng)深深吸引我的小說,最終發(fā)現(xiàn)的,也是猶如新大陸般豐盈的感受。這,的確是一本值得讀的,充滿魅力和生命精華的書。

  當(dāng)然當(dāng)初那個懵懂的孩子依舊是不能領(lǐng)會那字里行間透出的深沉的滄桑。無論是帕迪的含蓄溫雅,或是菲奧娜的冷漠脆弱;無論是暴烈渴望的弗蘭克,或是驕橫尖酸的卡森夫人;無論是單純執(zhí)著的丹尼,或是古怪理智的朱絲婷。一個個有血有肉、有棱有角的面容次第出現(xiàn),我卻無法真正地感覺到他們的愛恨糾纏中所蘊涵的復(fù)雜的思想。

  直至現(xiàn)在,我依舊是無法完全理解這個家族的命運。而我所最鐘愛也是最迷戀的,只有麥吉和拉爾夫神父之間的那場刻骨銘心的愛情。幾乎讓我肝腸寸斷,情不自禁。

  也許是女孩子對這樣無奈又沉痛的愛情的無限憧憬,然而,在初次讀著其中的每字每句的時候,我的情緒都是在時刻為麥吉和拉爾夫而波動起伏,為他們的相遇而欣喜,為他們的相知而溫暖,為他們的相別而哀傷,為他們的相憶而唏噓,直到最終的最終,拉爾夫在麥吉的懷中平靜而安詳?shù)厮廊サ臅r候,忍了許久的淚,終于落在了書頁上。

  也許死亡并不是終結(jié),生命依舊在延續(xù),因此這場持續(xù)了半個多世紀(jì)的深沉的愛戀也終究是在世界上留下了痕跡。亦如麥吉依舊活著,亦如拉爾夫依舊愛著。

  其實從一開始就是明白的,這份愛,無論多么銘記,也終究只會化為回憶里逐漸淡去的風(fēng)景。就如初見的時候,10歲的麥吉和28歲的拉爾夫,距離的不僅僅是18年的長度,更是,一生的無法逾越。神父的身份注定了拉爾夫會走上對愛情來說是條一去不復(fù)回的無歸之途,也注定了麥吉從少女成長初始就在悄然萌芽的依戀終會沒有回報。

  因此,此后的分離、重逢、再次永別似的別離,直到,生死殊途。至始至終,麥吉和拉爾夫都是寂寞的,盡管他們之間的愛超越了距離,超越了世俗,甚至,超越是生死。但是,彼此的獨自等待,無法相守,亦無法相見,還有欲愛不能,欲罷也不能的情感掙扎,都在書里抹染得淋漓盡致,也是,讓人痛徹心肺。

  正如小說結(jié)尾中寫的那樣:“當(dāng)我們我們把荊棘扎進(jìn)胸膛時,我們是明白的。我們是了解的'。然而,我們卻依然要這樣做,依然要把荊棘扎進(jìn)胸膛!笔堑,盡管清楚地懂得這份愛沒有完美的終點,卻矢志不渝;盡管清楚地懂得這份愛痛遠(yuǎn)遠(yuǎn)多于幸福,卻至死不悔。荊棘鳥的生命的意義就在于尋覓自己生命的意義——歌唱,也是絕唱。雖然短暫,雖然逝去,但歌聲猶在,但愛猶在。絢爛的的生命也從此不再蒼白。

  曾經(jīng)聽人把荊棘鳥和枯葉蝶作為對比。荊棘鳥,把所有的生命濃縮在最后的絕唱中,雖然短促卻是倍加絢爛;枯葉蝶,把所有的生命鋪墊在持久的寧靜中,雖然單調(diào)卻是歲月綿延。截然不同的選擇,也就注定了截然不同的命運。一個,縮短了生命,只為了瞬間燦爛;一個,放棄了華麗,只為了延長生命。

  大千世界就是這么奇特,一種生命所追求的,卻恰恰是另一種生命所放棄的。然而,你又能說誰是誰非呢?你是愿意做一只追求最后絢麗的荊棘鳥,還是原因做一只追求永久淡泊的枯葉蝶?只是看你想要的是什么罷了。而這本書,正是說明了前者存在的意義。即使付出生命,即使需要難以想象的代價,也要絢爛的終結(jié),也要所夢想的一切愛,與美好。

  重讀小說的時候我就在想,麥吉,這個內(nèi)向卻倔強(qiáng)的女子,從單純天真的小女孩到飽經(jīng)歲月風(fēng)霜的女人,從對愛情的懵懂無知到對無望的愛戀依舊孤獨堅定地守侯,她經(jīng)歷的究竟是多沉痛的掙扎,面臨的究竟是多殘酷的將來,但她依舊是挺過去了,并且堅持了她一直想堅持的愛。整本書從始至終幾乎貫穿了麥吉的一生,作者在麥吉身上也是落筆最多也是最不留余力的。

  可以說,在麥吉飄搖浮蕩的一生中,寄托了整本書的靈魂所在——堅定、執(zhí)著、不顧一切,即使痛也要愛著,即使受傷也要孤獨地走下去。麥吉,就是一只荊棘鳥,她窮盡一生,不過是為了守住那渺茫的愛情中曾經(jīng)微弱的光芒。包括和拉爾夫的結(jié)晶丹尼死后,她最后的慰藉也終于坍塌。然而,她依舊選擇了堅強(qiáng),選擇了寬恕。

  麥吉似乎什么也沒有得到,其實她也是什么都得到了。像荊棘鳥一樣,一旦走上了那難以想象的艱難而痛苦的道路,她從沒有后悔,她也無從后悔。荊棘鳥始終都是遵循著一個永不改變的法則:痛得愈深,也就愛得愈沉。

  《荊棘鳥》的主題,也是永恒不變的:愛,與命運。究竟愛在跌宕起伏的命運中有怎樣的糾纏?究竟命運在悲喜交織的愛中有怎樣的痕跡?究竟是愛主宰了命運,或是命運主宰了愛呢?荊棘鳥的傳說,一直在淡淡地講述著。哀傷彌漫,但也許哀傷并不是傳說想要表達(dá)的。從麥吉和拉爾夫的跨越了時空距離的愛情糾葛中我們也許可以領(lǐng)悟些不同以往的東西。有關(guān)愛,也有關(guān)于命運。

  在終于重讀完《荊棘鳥》后,我才豁然開朗。也許真的,經(jīng)典都是隨著自身的成長而不斷地產(chǎn)生新的感受。和從前初次被它吸攝的那個懵懂的孩子相比,現(xiàn)在的我,似乎懂得了更多,但也會在以后,懂得更多的更多。我期待著將來,《荊棘鳥》會給我更加迷人的答案。

  合上最后一頁,忽然想起泰戈爾的一句詩:“生如夏花般絢爛,死如秋葉般靜美!辈恢趺矗瑓s覺得格外地應(yīng)景。荊棘鳥,是不是也正是夢想著那夏花般絢爛的歌唱呢?

【《荊棘鳥》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荊棘鳥作文02-18

荊棘鳥作文11-30

荊棘鳥的傳說11-01

《荊棘鳥》讀后感04-29

荊棘鳥讀后感03-28

《荊棘鳥》讀后感08-20

荊棘鳥讀后感12-17

荊棘鳥讀后感12-17

讀后感-荊棘鳥12-16

荊棘鳥讀后感09-22